《民国风水怪盗》第十章天雷劫

民国风水怪盗最新章节目录
   多年以前,我家还是个书香世家。祖上最厉害的做过知州,七品以上的官员更是不胜枚举。
    传至我太祖父一辈,家道却日渐衰落。太祖父十八岁考中了秀才,但此后却霉运不断,不是因病因事错过考试时间,就是答题释义对不上主考官胃口,屡考不第。
    太祖父年纪渐长后,便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祖父身上,自己选择在乡间私塾教书终老一生。
    到了祖父却更是不济,祖父本人无“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终日喜欢与香草药物为伍,虽未正式拜谁为师,但凭着其天资聪颖,十来岁倒是出落的一身看病治人的好本事,诸多民间医生看不好的病,被祖父瞧过后,施以医治,药到病除。
    祖父十五岁那年,不堪太祖父要求科考的责辱,愤而离家出走。几年后,祖父留着一把大胡子回到乡间,除了医术更为精湛外,更添得一手驱魔辟邪的本事,从此名震乡里,人称“王大胡子”。
    关于祖父离家出走那几年的故事,无人知晓,只知道他大约是去了赣粤交际的南岭,拜了一孙姓道士为师。
    老家地处偏僻乡村,民间妖魔鬼怪故事流传甚多,现在看来,有些是愚昧所致,但有些却至今也无法解释。
    祖父治病救人和驱魔辟邪的功夫,我所知道的有几例。
    一例是邻村一平日活蹦乱跳的两岁小孩,忽然之间不吃不喝,尽是呕吐些黄水,黄水还泛着死尸味,瞧过许多医生均不见好转。
    小孩父亲属中年得子,眼见小孩成天呕吐,日渐消瘦,心疼得不行。听人说邻村的王大胡子治奇症有些本事,一天晚上,急匆匆摸黑抱到我家来,恳请祖父医治。
    祖父细看后,问小孩父亲最近是否有孕妇摸过这小孩。
    小孩父亲回忆起前不久一远房女乡亲路过讨水喝时,这女子感觉小娃娃乖得很,曾跟小孩一起耍了一会儿,看那样子,这女子腹部隆起,势必怀有身孕。
    祖父说,这必是阴胎换子之故。那妇人怀孕时肯定过一坟场,被一咒怨极深的枉死小鬼缠体,如今借你小娃来还魂来着。
    小孩父亲一听,大骂道,日你先人哦,借我家娃来还魂,太没道德了。当即恳请祖父救这小娃。
    祖父说道莫急,我且叫它有来无回,魂飞魄散。
    于是叫家人在屋前遍撒石灰,屋堂中间摆了一祭台,上面放祭一死公鸡头,下面摆一盆水,水中放一鸡蛋。
    摆完这些祭品,祖父嘴巴嘟囔开始念了起来,不到一盏茶功夫,却见微风轻飘,窗台稍曳,屋前平整的石灰面上缓慢地显现出一对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对小脚印,步履轻缓地朝祭台走来。
    此时,小孩父亲吓得浑身哆嗦,但嘴巴兀自喋喋不休地骂,真来了,真来了,日你先人哦。
    眼看脚印就要上得祭台,祖父桃木剑一指,死公鸡头忽然“呱”一声张开嘴巴,原本闭着的眼睛突然怒目圆睁,嘴巴却朝脚印狠狠地啄了过去,啄完后,在地上奋力地扑棱一会,就不动了。
    此刻那对小脚印也消失不见了,只见原本毫无动静的盆中鸡蛋却在水中忽上忽下起浮沉来。
    祖父见状,喊声“受死!”,举起剑猛地砍向鸡蛋,“噗”地一声,鸡蛋裂开,奇迹一般,生鸡蛋却慢慢流出许多鲜血,布满了整个脸盆。
    待鲜血流尽,祖父把剑收起,对小孩父亲说,好了,那妇人腹中阴胎已破,即将流产,不日你娃便可痊愈。
    小孩父亲感激地向祖父磕了数个响头,才抱着娃回去。不出几日,果然如祖父所言,那小孩又恢复了原有活波可爱的模样。
    另一件事,现在想起来也颇为有趣。
    老家农村的妇女大多勤劳能干,却又大大咧咧,说话不像城里人那么文明,口中也经常带着脏字,本村一妇人便因此吃了个大亏。
    话说有一日,这妇人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扫晒谷坪。
    正扫期间,却隐约看见河对岸凭空多出两块几十米高的巨型石块,并且在缓慢移动,两石块中间弥漫着团雾,仿若有一个巨人在空中挑担,将这两石块挑走一般。
    妇人惊讶之余,大喊道:亲娘哎,哪个死鬼恁大力气,挑着大石头赶死去呦!话刚刚说完,那两石块却兀自不动,“轰”地一声从空中掉落,停在原地了。
    此刻空中却莫名其妙地吹来了一阵大风,大风扫脸而过,硬生生把这妇人的嘴巴给吹歪了,无论这妇人怎么撇嘴,却再也恢复不了原状。
    妇人无法,只得歪着嘴流着哈喇子来求助祖父,并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同祖父讲了。
    祖父听完,骂道:你这不长眼的东西,这是仙人挑担去堵上游发大水河堤的窟窿眼,你却嘴贱去挑破,没吹歪你这棵糊涂头,算是祖师爷开恩了!
    妇人吓极,忙问祖父该如何破解。
    祖父告诉她,你需耗尽家财,去两块巨石落脚处修座道观,道观修好后,向道观磕九九八十一个响头,每磕一个响头,虔诚地喊一句:爷爷我错了,您收了神通吧。磕完头再来找我。
    妇人果真将家中钱物变卖了个精光,去那两石头落脚的旁边修了个道观,并按祖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将头磕完了。
    回来后,妇人歪着嘴巴哭着对祖父说:大胡子,您看我头都磕出了血,祖师爷咋还不开恩呢?
    祖父不说话,冷不丁地狠狠扇了这妇人一巴掌,边扇边说:弟子代祖师爷教训你个不长眼的家伙!没想到,巴掌过后,妇人嘴巴竟然合拢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王大胡子名声威震乡里,却给全家招来了一场祸事。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我们说的慈禧太后,生了重病,众太医束手无策。也合该祖父走霉运,老家邻县有一人在京城做太医,他听闻祖父医术惊奇,无病不除,便推荐祖父进京给太后瞧病。
    消息传到祖父耳朵,祖父吓得全身发软,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弄不好丢了自己性命还不止,倒是要连累家人。
    父亲安慰祖父,给太后看病到也不失是个机会,瞧好了可光宗耀祖,重塑王家辉煌也未可知。
    祖父大骂父亲,你懂个屁,太后得病能不能治好尚且不论,治好了,岂不是要强行把我留下专给这帝王家瞧病。所谓伴君如伴虎,但凡有个小失误,势必客死京城,难以落叶归根,我走后,你带领全家离开此地,隐姓埋名躲起来。
    没几天,祖父收拾完行当,悄悄拉我到一旁,说:太后已是七十四岁高龄,近年来革命党闹翻天,红毛洋鬼到处窜,估计太后心焦力竭,大限之日不远,爷爷十有八九是回不来了。你父亲性格急功近利,自小不为我喜欢。你虽年幼,但天资聪敏,悟性较佳,爷爷很是宽慰,我一生行医,又学术于岭南王氏,对治病救人自有独特理解,全在这羊皮包裹里,你且拿去,有兴趣就学,若无兴趣,附赠有缘之人即可,但不得丢失,切记。
    当年我才八岁,只顾流泪扯着爷爷那长长的胡子,叫他别走。至于他老人家说的话,也只是一知半解,他给我的羊皮包裹,后面也不知被我随意丢弃在哪个角落。
    正如爷爷所言,他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听说爷爷给慈禧太后的病出了一方,但该方子需要茅房陈年旧疴作为药引。太后震怒,认为是大不敬之罪,连同邻县举荐的太医一并处斩,并派官府要将我家全投牢役。
    幸好父亲按照爷爷嘱咐,一早远远的搬家离乡,隐姓埋名起来,才免受了一场灾难。
    当年冬天,慈禧太后去世,本以为至此可过上太平踏实的日子,但是突发的一场大水,将我们新家冲得一干而净,父母亲人至此失散,独我抢回来家里一榉木箱子。
    二、夜拜真君观
    爷爷给我取名王小牧,具体是啥涵义,也没人跟我解释过。
    可惜我出生时太祖父已然逝世,不然以太祖父自以为傲的肚中墨水,祖父给我取这名字必然被骂个狗血淋头。
    但在农村,能取出登堂入室的大名,已然非常不错。我小时候的玩伴,大多叫些诸如猪古、瘌痢头、告化佬、烂卵鬼之类的名字,现在想来,也甚是可笑。
    后面我遭遇的一些故事,颇为离奇怪诞,为叙说方便,我姑且用“王小牧”这第三人称。
    前面说到,王小牧家里遭遇变故,父母亲人至此失散,众多邻里乡亲死得死,伤得伤,失踪的失踪,独他抢回来一个榉木箱子。王小牧对着残破不堪的家,伴着萧瑟的妖风,在家门口痛哭了一场。
    人在任何时候,总是有求生的欲望。
    王小牧人虽小,但总归没亲眼看到亲人的尸体,更没有就此死去的念头,只得开始边流浪边寻找失散的亲人。
    王小牧一十来岁小娃,手无缚鸡之力,干不得重活,只好做些给东家割稻子、西家看仓库这类勾当,有活干且主家方便时,住在主事家里,没活干时,就找些破庙观来住。
    榉木箱子被王小牧打开后,里面除了些许旧衣物,竟然还留着他爷爷当年给他的羊皮包裹,打开一看,却是一本线装的书。
    在家庭的熏陶下,王小牧倒是识得许多字,这本书没有书名,但里头却分上、下两篇,全是蝇头小楷写成,上篇是《医术本辑》,下篇是《方术小论》。
    王小牧对医术不大感冒,倒是对下篇的《方术小论》充满了兴趣。
    这下册集子又分为“本术驱妖、御灵降魔、邀仙涤世”三个章节,每个章节环环相扣,逐相进阶,到得第三章“邀仙涤世”部分,对他来说,完全就成了天书了。
    晚上无事,王小牧拿出爷爷留下的书来研读,时间久了,倒也囫囵学到个二三成本事。
    在破庙观居住,王小牧最担心的就夜间野兽出没,说不定哪天在睡梦中就被这些畜生当着美餐给解决了。
    于是,王小牧按照爷爷书中的做法,买来些黄纸,上面滴上些许黑狗血,在草席周边画上道驱邪符,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说也奇怪,在未弄这些物事之前,半夜常听得夜猫、狐狸乱叫,但自从摆上这些东西后,恍若罩上了金钟罩,偶尔有些畜生过来,看到王小牧之后也转身就跑。
    当地最多的道观,叫做“真君观”,有些香火旺盛,有些却残破不堪。
    “真君观”供奉的人为传说中的许真君,当地关于许真君的故事颇多。
    据说,许真君母亲怀孕时,曾梦见金凤入肚,尔后生下许真君。许真君年少,有一次去野外打猎,射中了一只母鹿,母鹿身怀小鹿,被许真君射中后,小鹿却出生堕地。母鹿却顾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