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水怪盗》第二十一章盔甲(读者暂不订)[13]

民国风水怪盗最新章节目录
   福气相,跟村中的厨师或杀猪师傅有点像。后庭摆放的是祖先灵位,用来供后人祭奠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族厅的大梁上一般都放置好了许多成品的空棺材。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棺材虽是装尸体之物,但在民间,“棺材”与“官财”谐音,将棺材置于族厅大梁上,表示子孙后辈有官又有财。另一个意思是,农村人一般比较穷苦,生前不敢奢望享福,惟愿死后能不受暴尸荒野之苦。人到五六十岁,便提前为自己在山上看好了墓地,然后花上多年的积蓄,打好一口棺材,放在族厅大梁上,留着死后用。
    需说明的是,并不是村里所有上了年纪人的棺材都可放在族厅大梁上。能放置在族厅大梁上的,一般都是族里比较有威望,或者说生得儿孙多,所谓命比较好的人。
    那物事正是推开梁村族厅大梁上的一空棺材的盖板,从里面哗地一下跳了下来,跳下来后直扑摇篮中哭闹的小娃而去。
    众人抬眼一看,这物事竟然是只长了两条尾巴的猫!
    吴叔公喊了一句:魔天煞!手中捏出一道黄符,从祭台上跳将下来,奋力地往那两尾猫身上贴去。
    没想到那猫一个腾挪,跳将开来,吴叔公扑了个空,险些摔倒。那吴叔公人虽小,心机却是灵敏,见那猫躲开,也不再追,转声抱起摇篮,连同小娃一齐转到了祭台后面。
    那猫见摇篮被拿,眼睛刺红,咧着嘴冲祭台窜来。
    吴叔公说了句:来得好!
    只见他迅速地拔起那祭台上的纸人,朝猫射去,那猫又转身躲开。吴叔公又拿起纸人频频弹射,那猫虽一一躲开,但那些纸人却正好在猫前后左右围了一个圈,这猫左转右转却硬是冲不出去。这些纸人都点缀着丹红色的嘴唇,仿佛咧嘴冲那猫嘲笑。
    吴叔公大声喊道:大家拿起铜钱放在胸口上!
    那二尾猫知道自己被困,朝东边一个冲撞,想撞倒纸人逃去,没想到那纸人“突”地一下全身着起了火,吓得它又跳回了纸人圈。那猫左冲右撞,反而使全部纸人着起了火,将其团团围困起来。
    吴叔公开始念起了咒语,咒语一念,众人胸口的铜钱发起了奇怪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既有人说话,又有人买卖,还有赌博,总之,恰是录入了铜币每任主人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那猫耳闻得铜币发生的声音,发出了凄厉地“喵”叫声,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眼睛里充满了怨恨。
    正所谓“一棵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众人中有一个胆小怕事的,本身流着大哈喇子,见了这场面,哈喇子也忘流了,那猫凄厉地一声惨叫,吓得这人脚一软,扑通一声摔倒在地,那铜币自然摁不到胸口上。
    就在这哈喇子倒下的刹那,朝向着他这边的纸人因为缺乏了铜钱发出阳气的逼迫,火突然一下就熄灭了,那猫见了,知道此乃天助,猛地从这个缺口跳出纸人圈,朝族厅门口狂奔而去。
    吴叔公喊了声糟糕,只怕要被这猫逃了。
    因为他知道,逃出纸人圈,整个族厅目前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众汉子拉的尿。近年来梁村小娃都被猫叼走,苦于找不到许多童子,没办法只得挑了些精干汉子充数。要是猫冲逃而出之处,正好碰到的那汉子还是童子,倒还可把它再困一困,倘若不是,只怕以这猫的修为,一下就可冲出去。那这精心设计的布局可就全泡了汤。
    事有凑巧,那猫刚跳出族门,闻到一股怪味袭来,没想到正好碰到了童子尿!当下一昏头,脚步蹒跚地停了下来,不敢再往前冲了。
    吴叔公大喜,心道:好极!快速摔出一根红色的绳索,那绳索便是吴叔公这一脉道家师传的“捆妖绳”。
    那红色的绳索仿佛长了眼睛一般,一下就套住了那猫的脖子,吴叔公双手用劲一扯,便牢牢地把那猫捆住了。那猫自知逃脱无望,在那呲牙咧嘴地叫唤。
    吴叔公总算松了口气,暗叫多谢祖师。
    吩咐众人将猫用铜笼子装了。吴叔公拜谢了祖师,然后收了祭坛后,问众汉子:谁敢去把这猫杀了?
    听吴叔公这么一说,当中就有两个汉子立马说他们愿意去。原来这两汉子是亲兄弟,年前刚生的小娃都被这猫给叼走了,再则,那猫爬出来的棺材,正是他们父亲准备百年后的寿材,没想到他们父亲没睡,这猫竟然给他们当了回爹,在那里安逸地躺了起来,所以对这只猫恨之入骨,时刻想剥它皮、抽它筋。
    吴叔公交待他俩:杀了之后,无比要将其剥皮,然后挂在柳树下暴尸三日。那两汉子满口答应,吴叔公于是把铜笼子交给他们,然后又吩咐人把小娃给送回去了。
    那两汉子这下寻到了出气之处,高兴地提着铜笼子走,就在两汉子转身的瞬间,吴叔公却看见那猫眼角里流出了泪水。
    吴叔公当时毕竟还小,未深刻体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道,想起这猫的前因后事,又觉得这猫甚是可怜,全家被冤死,虽然通灵而且饱含怨气,却也一直未伤及人命,这样让它魂飞魄散难免不公,不免一下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叫住两汉子,只说怕他们处理不干净,还是由自己亲自处理较为妥当,便把那猫收了回来。两汉子心有不甘,但刚刚见识了这小道士的本事,也只好把猫交换给吴叔公。
    吴叔公把它带到山上,对猫说:你原本不应再存活,奈何我看你修行不易,倒是有心饶你性命。
    那猫听到吴叔公这样说,竟然在铁笼子里朝吴叔公跪下磕起头来。
    吴叔公说:我答应不害你性命,但我却怕你再出来害人,到时我要被父亲责骂。我需把你魂魄封在山上,让你做一个有神无体的石猫,你看是否愿意?
    那猫流着泪点了点头。
    吴叔公拔了两根猫胡须,然后刺出些猫血,把这些东西埋在了山顶的石头下,念起来摄魂咒,把这只猫的魂魄死死地封在了石头上。
    那猫魂魄一丢,肉身很快就死了。
    吴叔公也算是完成了父亲交待的任务,扛着剑回去复命了。
    十六、往事由来
    吴叔公说:都怪当年一时妇人之仁,酿成今日之错。未想到那石头本是天生灵石,每天受风吹雷劈吸尽了天地灵气,这猫的魂魄虽困于石内,修行反而日渐精长,年头久了,竟然渐渐地还了原神。因此那山顶看起来像极了一只石猫趴在那里吞云吐雾。附近老百姓都称它为“猫子岭”。
    大熊恍然大悟:难怪这“猫子岭”要吃梁屙宋,原来这猫对梁村人还是一直充满怨恨啊!
    吴叔公说:丧夫失子之痛,谁能一时消散?这些年来,我见她虽然吃了梁村一方膏脂,那也是梁村人自己作孽该有的报应,却也肥了宋村一方百姓,也未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也就由得她去了。失去了最好铲除她的时机。
    大熊说:你当年都能把她拿下,现在应该更不在话下。
    吴叔公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正是这猫的狡猾之处。我们都差点忘了她本来身份,她原就是有了二条尾巴的通灵猫,当年我才九岁,现在已经七十二岁了。她明里吃梁屙宋,其实是打着这个幌子掩人耳目,暗自趴在山顶修炼年轮,如今六十三年过去了,她现在已经多修出了七条尾巴。
    大熊惊呼道:九命猫妖?!
    吴叔公点点头说: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道者务必要当断则断,千万不能有丝毫犹豫,否则像今日一样,祸患无穷,我现在能否将其收服,恐怕还未知。
    王小牧疑惑地问道:不对呀,叔公,这猫既然只恨梁村,为什么宋木匠父子却遭了灾难?!
    吴叔公点了点头,夸道:问得好,我昨日正在调查这事,现在弄清楚了。你是否记得村民传说宋木匠大儿子上山偷半山腰人家冬笋的旧事?
    王小牧说:听说过。
    吴叔公说:天下事也是如此巧合,那个半山腰的家庭,正是那野猫还未通灵之前的主家。更巧的是,那婆娘被沉潭冤死的丈夫和儿子当时也就埋在这家房屋边上。这半山腰的家庭也是一心向善之人,每到清明,都会顺道把这穴孤坟给打扫、祭拜一遍。这九命猫妖甚为感动,所以命令田鼠们去给这家人挖冬笋,暗地里叼到他家仓库里,以报其恩。但这家人也是没享福的命,大雪压塌了房子,一家人被压死了。那宋木匠大儿子去偷冬笋,这冬笋变成猫毛也是活该,更可气的是,这小子犯起了浑,不仅在这九命猫妖丈夫和儿子的坟前撒尿,还把他们骨头都烧成了灰烬,这猫妖岂能容宋家父子活在世上?
    王小牧说:我在真君观里碰到得猫正是她了!
    吴叔公说:没错。这九命猫妖那段时间正是长第九条尾巴之时,那段时间她妖法薄弱,更何况那真君庙也有些年头,乃半仙地,否则你怎能逃出她的魔掌?她急需九口阳气疏通致阴之体,但迫于直接动用妖法吸食阳气,又会有损修行,她只能幻化成人,嫁到宋家,通过迷惑宋家父子去猫子岭,吸引村民来猫子岭找人,或者让手下两个田鼠精捉人的办法,来弄足所需阳气。
    王小牧说:那岂不要乘早解决了她,她只剩两口阳气没吸了!
    吴叔公说:所以一定要在她彻底妖变前收服她。
    大熊说:妈拉个巴子,听说九命猫妖有通天彻地,移山排海之本事,要是这样,这娘们太可怕了!
    吴叔公又听见大熊说粗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大熊只得低下头不说话了。
    讲完这些,天已大亮。
    天空中突然飞来几只乌鸦,“呱呱”地乱叫一番,然后围绕着猫子岭山顶上那群像极了猫的石头,盘旋了几圈,似乎在预示此处的不详与危机,尔后,又扑棱着翅膀向远方飞去。
    众人虽一夜未睡,但却都未觉丝毫困倦。
    王小牧突然觉得手心里开始沁出了点点汗珠,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担心。
    吴叔公一脸肃穆地站起来,说了句:东方既白,可以行动了。
    于是三人起身朝山顶怪石走去。
    那山顶石头甚是奇怪,近看起来高低起伏不平,密密麻麻地无边无际,怎么看都是一堆乱石岗而已,哪里会像一只猫?但若从别的山头远处望去,这群石却实实在在像极了一只慵懒趴在山顶的石猫,甚至连猫的眼睛呈半闭合状都瞧得一清二楚。
    王小牧这才想起,宋木匠儿媳妇那天看自己的眼神跟这石猫半闭半合的样子一模一样,难怪自己觉得怪异不已。
    吴叔公告诉王小牧和大熊,昨夜进去的那硕大溶洞,正是这山猫的猫嘴。附近有大小溶洞若干,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