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水怪盗》第三十章阴兵墓之斗(二)[2]

民国风水怪盗最新章节目录
   着个红肚兜,正是蛤蟆子绣花用的,再仔细一寻找,发现床底下好多鸡毛和鸡骨头,里面还发出阵阵血腥味。有的鸡毛花纹还颜色不一,这下黄一吹却是认识,因为自己家中正好有一只颜色不一的芦花母鸡。
    敢情这鸡不是被黄鼠狼叼走的,却是被自己这儿子给吃了去,但从这些残留的鸡骨头来看,显然又不像是被煮过熟鸡,因为鸡骨头还有鸡毛上都粘着鲜血,难道这小子是生吃?
    联想到最近蛤蟆子的怪异行为,黄一吹头皮都发起麻来。当下忧心忡忡地出得了门去,回到自己房间,却又怕吓到老伴,不敢跟她讲。只得叫老伴把鸡用鸡笼装起来,每天晚上放到自己的房间里。
    这一来,鸡倒是不丢了,但蛤蟆子这问题总是要解决啊,黄一吹心里有了主意。要说这主意,其实也很简单,黄一吹常给人去吹唢呐闹白,但凡是白喜事,都会有些道士先生在,看个日子、断个地脉、作点哀告什么的。黄一吹就打算,等到下次有人作白事,就把蛤蟆子带去,让这些道士先生看看,没事则好,有事当场可以处理了去,省的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这主意刚刚打定,没想到过了一两天。蛤蟆子却自己从外头带来一个人,这人看摸样才四十上下年纪,鬓发却有一半已经发白,脸色沉重地走进了黄一吹的家门,黄一吹也不认识,听其口音,却又是附近村子里的人。
    蛤蟆子说:爹,这人要闹白事,找你要乐队咧。
    那人咳嗽两声,对黄一吹说:黄师傅,我家中突遭不幸,有人故去,找了个先生断了日子,说是晚上要出殓,麻烦你找支乐队来闹下白。
    黄一吹干这行这么多年,还没有听说晚上出殓的,就问:怎么这么急,还一定要晚上出殓?
    那人说:先生说过世的日子不太对,必须要晚上。黄一吹一听,既然是先生说的,也不好说啥。那人却接着说:还有几件事要强调一下,乐队成员不要有属虎的人。乐队的乐器上不要系白布,直接系红布,也不要扮哭相。
    农村葬礼,人为人的属相相生相克,出葬时要避免有相冲属相的人在场,否则死者不能入土为安,因此,要求属相相克的人回避也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奇怪。但一般来讲,乐队去给人家闹白事,虽然不会像死者的家人一样穿白戴孝,嚎啕大哭,但为了对死者表示尊重,都会在乐器上系上根白布,同时,乐队成员为配合哀伤气氛,都会摸点锅底灰,和点水,抹在脸上,做成痛苦状,这就叫做扮哭相。
    听老一辈人讲,扮哭相的人越多,哭声越大,证明死者生前受人的尊敬越多,福气未享够就死了,家人朋友都很伤心。阴间拿人的小鬼听了,会回去将这情况向阎罗王汇报,阎罗王就会认为死者在生前常做善事,是个好人,在阴间就能让他受到优待,可以早日投胎转世。
    黄一吹听到这人说乐器上不系白布,反而要系红布,而且不需要扮哭相,就有点哭笑不得了,哪里有在葬礼上系红布的?
    所有的丧礼都系白布,这风俗大底南北都差不多。要说系红布的,也不是说没有,但极为少数。有些地方在死者下葬封完最后一钵土之后,就开始不叫办丧事了,叫办好事,意思是逝者已入土,家运开始平安。会叫上所有帮忙送葬的亲朋好友海吃海喝几天,中间也能挂红穿绿的,寓意从此鸿运当头。
    那人仿佛看出了黄一吹的疑虑,说:你且别管这些,你到时来就是。说完留了定金就走了。
    黄一吹一看那定金,都够以前闹五场白佣金的总和了。不由地问蛤蟆子:这人是哪来的?
    蛤蟆子说:附近村庄的,我以前去玩耍赌博时认识的,今天碰巧在路上遇到了。
    黄一吹见蛤蟆子讲得也是实话,不再怀疑,当下拿起那些定金,出门去招呼队友了。由于这些队友都在隔壁村庄,不多久就把七八个生肖不属虎的唢呐队员给叫齐了。
    下午大家在大坪里熟练了一下曲子,黄一吹专门交待了一下主家的规矩。待到天黑,黄一吹带着蛤蟆子,一行八九个人拿唢呐、拿镲子浩浩荡荡向隔壁村庄进发。
    行了大概十来里路,总算赶到了主家。
    主家看起来是个大户人家,一栋偌大的宅子,宅子正中是个大大的族厅,两旁的住房显得齐整而干净,看得出来是个勤快人家。整栋房子灯火通明,所有亲朋好友都在忙碌着。族厅前摆了十几桌供客人吃喝用的桌子、凳子,上面摆满了油炸果、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
    族厅里面摆了一副棺材,死者已经入殓,但奇怪的是,这些人个个面目无甚表情,也看不出悲戚之意,只是一味地在忙碌着。
    来叫黄一吹闹白的那位白鬓汉子出来接待了他们。黄一吹带着唢呐队员进入族厅,先向死者行了拜祭礼,表示对逝者的哀悼。众人按主家的要求,在乐器上都系上了红布,由于不要扮哭相,仪式也相对简单,黄一吹等人在一旁找了张桌子,开始奏起乐来。
    一般来讲,乐队最开始半个时辰要不停地奏哀乐,然后可以休息一阵,有亲朋来上香祭拜时,伴随着这些亲人的哭声,来一个会奏一遍哀乐,凸显悲戚。
    鉴于这主家给的工钱比较丰厚,黄一吹从一开始就带领大家足足奏了一个时辰不停的哀乐。然后在一旁磕着花生、瓜子等着逝者亲人来作祭礼。
    陆陆续续有些亲朋来了,这些亲朋都不像别人家那般胳膊上挂着白布,而是都挂着红布,进得族厅,也不哭,只是默默地在做祭礼。
    众人虽觉得奇怪,但觉得或许这就是主家独特的规矩,也不去管,只见来一个亲朋,便卖力地奏出一首曲子。就这样吹吹打打闹了半夜,众人都有些困意,但都在强撑着等待送葬道士做最后的送葬礼。
    又过得半响,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响,送葬道士出来了。那道士头戴道士方巾,手执杨柳枝,踏着碎步往族厅里走去。这时,逝者的至亲在族厅门口全部齐刷刷地跪下,意思是感谢道士为自己逝去的亲人送葬,道士说了声:起也。然后把他们一个个拉起来。
    这里说明一下,逝者至亲除了跪拜逝者外,一般还有三跪。第一跪便是拜谢送葬的道士;第二跪是拜谢逝者长兄,如果逝者是女人,则是拜谢这女子的兄弟,如果逝者是男人,则拜谢逝者的哥哥或者弟弟,意思是“天大地大,舅公最大”;第三跪便是拜谢扛棺材下葬的八个汉子,俗称拜谢“八仙”。
    那道士拉起人后,进得族厅,口中念了篇祭文,无非是逝者生前道德高尚,一生正气成就非凡,子女出息孝心感人之类,然后用杨柳枝在棺材四周洒了洒,然后朝四方作揖拜了拜,拖长音叫了声:引路仙子请高坐!
    话音刚落,便有人从旁边搬来张椅子放在族厅正中,椅子上插满了幡旗、黄符。这时,一人赤着上身,穿个红肚兜从族厅厢房走了出来,屁股往椅子上一坐,然后竟然对着大家“格格”地笑了起来。
    黄一吹一看,吓得瞬间从条凳上摔了下去。那在族厅中央藤椅上“格格”笑的人,那人正是自己儿子蛤蟆子!
    三十三、雷劈之礼
    族厅正中央,蛤蟆子穿个红肚兜,光着个膀子,脸面也仿佛光滑红嫩起来,完全不是原来疙瘩平铺、眉眼乱挤的模样,更让人惊奇的是,蛤蟆子的胸前也似乎微微隆起,那举手投足之间,完全跟个女子没什么两样。
    只见蛤蟆子坐在藤椅上,笑意盈盈地环顾四周,手还翘起了兰花指。就在这时,主事家的几个一直跪在送葬的亲人,齐齐地向蛤蟆子跪下,一起高声喊道:露滋三秀草,云护九如松。上苑梅花早,仙阶柏叶荣!祝奶奶千秋万岁、永享仙福!蛤蟆子听完众人的祝词,莞尔一笑,朝下面抬了抬手,对众人尖声尖气地说:行了,都起来吧。
    众人听了蛤蟆子的话,全部站了起来,此刻,边上有人端来了一个烤瓷大汤碗,上面盛着的是满满的面条,面条上还有点缀着两只熊鸡头,边上另外一人又拿来一个紫砂酒壶。
    端面之人把面放在了地上,口中开始念道:一鸡欢唱寿更高,二鸡欢唱日月皓,良辰吉日还魂去,嘴衔几根曼陀草!说完,那端面人手往两个雄鸡头上轻轻一摁,那拿酒人忙将酒壶里的酒围着那碗面的周围轻轻地撒上了一圈。端面人赶紧将面拿到了蛤蟆子面前,说:奶奶,快吃吧。于是蛤蟆子接起面开始吃起来。
    黄一吹原本一直在起劲地吹着唢呐,完全没有去管身边的蛤蟆子到哪里去了,这个时候,环顾四周一看,果然早早就没了蛤蟆子的踪影,那族厅里坐着的,确确实实就是自己的儿子蛤蟆子。跟着黄一吹一起来的乐队伙计们也都看得目瞪口呆,有个人拿手拽了一拽黄一吹,满脸疑惑地说:黄哥,咱大侄子怎么跑到人家祭祖厅里吃起面了?
    黄一吹满头是汗,却又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想起原来蛤蟆子在家里发生的种种怪事,双脚发抖,瘫软在地上硬是爬不起来。
    那蛤蟆子把面吃完,便有人打开了族厅里原本一直摆着的棺材,那棺材盖一打开,众人抬眼一看,里面却没有尸体,竟然是一口空棺材!敢情做了一晚上的祭礼,都是对着这口空棺材做的。
    这个时候,抬棺材的八仙也全都过来了,把蛤蟆子从藤椅上抬了起来,就往棺材里放下去。蛤蟆子此时正享受地闭着眼睛,就要往棺材里躺。
    要说亲情的力量也真是强大,黄一吹尽管吓得站不起来,此时见八仙就要将蛤蟆子往棺材里抬去,不知哪来的力量,“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把唢呐往旁边一丢,喊道:臭小子你是要作死啊!说完就往族厅里冲。那些乐队成员也看出了端倪,只是不知道蛤蟆子之前的事,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妖异之事,只是认为这蛤蟆子惯于胡闹,今儿个又在这人家葬礼上耍宝,也纷纷看不下去了,都跟着黄一吹一起往族厅里冲去。
    没想到,一众人等刚到了族厅大门,前面却飘飘忽忽地冒出许多浓烟,组成了一堵气墙似地,任凭怎么用力,双腿却再也迈不进不去半步。黄一吹急得满头大汗,这时耳边一个声音向他喊叫道:黄一吹,快快跪下来拜寿,磕足十七个响头!
    黄一吹被耳朵边的声音喊得迷迷糊糊,人也开始不清醒起来,那声音仿佛有巨大魔力,在耳边回荡,一股说不出的威严压迫着黄一吹最后一点理智。黄一吹竟然“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按照要求准备磕起头来。也亏得边上有一个乐队机灵的伙计,名叫小耗子的,见了这个场面,瞬时反应过来,明白这肯定是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