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事》第162章秘密

闺事最新章节目录
   更鼓都敲了好几遍,姚姒依然没有睡意,直愣愣地望着帐子顶的缠枝花煎熬着,上一世的种种如走马灯花在脑海中闪过,不甘,难过,悲愤,失望等等情绪纷纷砸来,如散落一地的沙,叫人无能为力去拾捡。
    事到如今,要么受柳筍的胁迫,要么就要对赵斾和盘托出这个令人惊悚的秘密,可怎么选,又都像入了死胡同一样,前者叫人不甘不愿,后者令人惊慌害怕,似乎就没有一个妥当的法子能解决。
    窗外月影照朦胧,寂静的夜是如此的难过。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姚姒怕承担不起失去赵斾的后果,人如果没动心动情前,似乎所有关乎情爱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可一旦爱了,人就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会患得患失,她曾经无数次的设想过把重生的事情告诉赵斾,可念头一起就被掐灭,世上有几个人能接受这种玄乎其玄的事情?
    直到窗外渐渐染上晨光,一夜未眠的她也没能想出个好办法来,实在心烦意乱,再不肯在床上躺着,就着晨曦,悄悄地避过了在外间值夜的海棠,抱臂坐在了染着微露的台阶上。
    远处的天边一片彤云流过,万物似乎都因熬过了漫长的黑夜而舒展开来,耳边是叽叽地不知名的鸟儿在练唱,晨风拂来微微的凉意和草木的芬芳,似乎还能听到街角攒动的人声,大地无处不生发起渤渤的生机。
    在这微凉的晨光里,她闭起了起,心中忽然闪过几许的明悟,再没有人能比她懂得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不可欺,命运的不可捉磨,以及任何境地里都不能失去的信念与勇气,如果凡事尽了力,至少不能让生命再留下遗憾。
    她忽然拿定了主意。
    纵是一夜未睡,可她精神头却尚好,除了眼底的浮着的青色外,竟是看不出一丝异样来。用过了早饭后,她先是给赵斾写了一封信,并交待海棠亲自去送,却等海棠出了门后,便唤了焦嫂子来,吩咐她亲自走一趟静云庵。
    这两件事都安排下去了,午间就睡了个回笼觉,下午又去太子府里看望了一回姚娡,见她肚子仿佛又大了些,一切安好,身边服侍的春嬷嬷等人也都尽心尽力的,便觉得自己下的决心是对的,若是这件事后会有想像不到的后果,那么至少这一世的亲人都还好生生的活着。
    赵斾接到海棠送来的信后当即拆开来看,信很短,不过寥寥数语,信上写着约他后日在静云庵见面,赵斾心里却并未多想,以为他两个又有几日没见面了,不过是她想念他,却又怕他堂而皇之的登门叫人说嘴,是故以烧香的名义让两人在静云庵见面,因此合起了信,只问了海棠几句姚姒的日常起居,便打发了海棠。
    静云庵在京郊,便是骑马也要一个多时辰,赵斾换了身玄色的竹叶青暗纹的袍子,身边只带了个小厮,打马便朝静云庵去,路上刚好经过玉芳斋的点心铺子,想着姚姒爱吃用这家的一味酥糖卷点心,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她的面,便勒了马亲自往玉芳斋叫伙计包了两匣子素点心,一路打马往静云庵而去。
    可是到了静云庵,却并未见姚姒迎出来的身影,倒是海棠在山门口静候着,他很有些急切,把两匣子点心交到海棠手上,便问她,“你们姑娘几时到的?这会子在哪里?”
    海棠欠身给他引路,“姑娘倒是早就到了,先头在各处上了香,这会子正在后面厢房里,奴婢这就带五爷去。”只是这话说出来后,想到今儿姚姒的一些异样,便有些踟蹰,将将转过一道月亮门,还是照实把话和赵斾说了,“五爷。”她略停了脚步,朝着厢房的方向望了眼便道:“有些话,奴婢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要和五爷说一声。”
    赵斾这才察觉海棠有些异样,立即意识到可能是姚姒的事,忙收了步子问她,“你只管说,是不是你们姑娘出了什么事情?”
    海棠叹了口气,低声回道:“奴婢发现姑娘这两日很有些反常,只是要说具体哪里有些不一样,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自从姑娘遣奴婢给五爷送完信后,姑娘除了去太子府看望过娡姑娘,后来就再没出门过,不是歪在榻上出神,便是一个人坐在花树下发呆,昨儿个也不知为何,忽然就赏了我和绿蕉许多东西,说是给我和绿蕉添妆。”
    赵斾连忙问她,“那你们姑娘平日不出门的时候,一般在家都做些什么?”海棠是他调教出来的人,她的话自然是有些道理的,可心里却忍不住猜测,难道她是因为和他的婚事即将要作实时而在忐忑么?越想越觉得是,不然也不会就在媒人快要上门说亲的时候忽生反常来。
    海棠自己还一头雾水,又怎么能想得通其中关窍,因此只是回他,“一般都是在房里看会子书,要不就是做针线,偶尔也会和那几位掌柜的娘子们说说话,像这两天懒散发呆的情形还真是少见。”
    赵斾便一笑,却带头朝姚姒的厢房走去,“别胡思乱想了,你们姑娘这病啊,保准儿我一会就把她治好。”他揶揄的口气,倒着实安了海棠的心,她本就不是个多心的人,一径儿的就上前去替赵斾引路,到了屋里却见姚姒背对着屋门,并未迎上来,只听得她冷清的声音吩咐,“海棠你且退下,没我的命令不准人靠近这间厢房。”
    海棠不疑有它,转身出了屋子并把门给掩上,赵斾却是好笑,唤了声姒姐儿,正要挨上前的时候,却叫姚姒出声拦住了,“五哥你别上前,我今日约五哥来,其实是有话要和五哥说。”她淡淡的声音里,却有着掩饰不住的哀伤,赵斾急了,连忙出声问,“姒姐儿,你怎么了?怎地五哥来,你却背着身也不看一下五哥?”
    姚姒敛了敛神,双手绞在了一起半晌才令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不那么反常,“五哥你别上前,这样就好。”说完径自往垂了白幔的里间走去,屋里供了菩萨像,赵斾见她踅身就跪在了菩萨像前,真的不回头看自己一眼,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姒姐儿,有什么话要和五哥说,却弄得这样神神秘秘地?”她这样子,一个在里头一个在外间,感觉就像他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再不似从前那样的亲昵无间,这种违和感,令到赵斾心都要提起来。
    屋里因是闭着门,光线并不充足,阳光斑驳地从木门的格纹里洒进屋,堪堪只让赵斾能够看清她跪得笔直的身影,她穿了身素衣,便是连头上也只簪了根白玉簪,从背后看过去,她正双手合十跪在菩萨面前,就像一个游离于红尘俗世的方外人,他正准备抬脚上前,却叫她清泠泠的声音打住了。
    “这静云庵,过去并不叫这名字,三十多年前,静云庵还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庵,当时有个大户人家生了个女儿,那姑娘自打落地就身子骨不好,且家中连连出事,有个云游方外的和尚和那姑娘的双亲说,若是想姑娘平安顺遂地活下去,便要舍了姑娘出家,只有这样才能保得家宅平安,姑娘的父母自然是不舍的,只是家中接二连三的出事情,最后这家的老太太便发了话,要把姑娘舍了作方外人,姑娘的母亲却不能忤逆婆母的话,虽是不舍却也无法,便把姑娘送到京郊的一座小庵堂来做了俗家弟子。”
    “姒姐儿……”听着这与他们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他心内的不安渐渐扩大。
    她却并不停顿,只用平静无波的话声制止他,“姑娘做了俗家弟子,这家的家运果然好了些,而姑娘的身子竟然也慢慢开始好转,随着姑娘一日日地长大,知晓了当初父母的无奈之举后,便真的舍了这身红尘出了家,法号惠安。姑娘在家时闺名叫静云,姑娘的母亲得知女儿发下宏愿出家,也只得接受,于是出了一大笔的银钱将这座庵堂重建并改名叫静云庵,此后三十年里,静云庵收留了无数无家可归的女子,惠安师傅会给人看病,慢慢地静云庵善名远播,香火也开始旺盛起来。”
    “惠安师傅心有大爱,可人的寿数有限,于开平十八年坐化,这一年的冬天,远在福建彰州的姚府里,有个叫姚姒的姑娘在她祖母大寿的前三天得了重病,其母姜氏一向和婆母关系不睦,因为府中的大太太使了绊子,是以等到姜氏察觉女儿病重时,彰州城里的大夫都断言说没得治了。可姜氏不信也不愿相信这个令人绝望的事实,于是在女儿的屋里供着的观音坐前磕了半夜的头,只愿女儿能醒过来,许是上天垂怜,她终于醒了过来,可醒过来的人是她,却又不是她。”
    赵斾再也站不住,他不知道自己在听到她这席话后,能用什么来形容,他心头隐隐知道,她将会说出一个她曾揭力隐瞒的事情,这个秘密甚至连他也曾是隐瞒的对像,他静静地立在白色的幔帐前,想撩开这该死的幔帐,却又有些害怕后面未知的东西,仿佛这是一条楚河汉界,而她离他越来越远。
    “她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做了一场荒唐地梦,梦里,她也病得很严重,可姚府老太太的寿宴依然大宴四方,这一日很多与姚府交好的故旧都来府里贺老太太的寿,姜氏的外家这个时候却出了事,远在京城来了人,把这事情经由姜氏的丫鬟回禀了姜氏,姜氏听完后就恸哭起来,老太太恼姜氏不分场合失了身份,很快老太太便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便借由这满堂宾客在场之际,禁了姜氏的足,可怜的姜氏就算是想为娘家做些什么,到了这时也无能为力。老太太叫人赶走了京城来送信的人,随后便对外做出一种欲与姜家划清界线的姿态出来,姜氏的身子原本就不好,而小女儿的身子因这次的病也落下了暗疾,后来姜家的案子判了下来,姜氏也知道了娘家的事情再没得救了,很是伤心了一阵子,可是到隔年的端午那一日,姜氏在家庙里忽然就上了吊,并在死前放了一把火,把家庙也给烧着了,因此姚家对外放出消息,说是姜氏因娘家之事怨恨姚家而放了一把火烧家庙来泄恨,却在事后轻生。”
    “她自是不信的,姜氏并非那等怯懦之辈,她还有两个女儿在,犹其是小女儿一幅病歪歪的模样,她怎么舍得丢下女儿而轻生?她发现老太太身边的廖嬷嬷很有些可疑,终于叫她使诈套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于是她当场质问老太太,说姜氏死得不明不白,她
    要把事情闹大,可老太太是何人,说她得了疯病,当即就把她关了起来,并交待人把屋里都封住,不留窗户,屋里一年四季都是黑的,老太太交待人不能和她说话,就这样足足把她关了三年,这三年期间,她所谓的亲人甚至是亲生父亲,除了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偶尔会买通婆子送些吃食给她外,再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她施以援手。就在她和姐姐快守完姜氏的孝时,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