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海贼》第七百一十八章大整编

大宋海贼最新章节目录
   子一天天的在接近靖海国建国大典的日子,而徐毅却挥兵将,平定中京道一带的金人势力,这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少金人的旧部,在四处作乱。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要派出不少兵将,去收编那些地方上的义军,这是在立国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中京道将会成为决定双方胜负的战场,这一点徐毅十分清楚,金兀术现在是实在腾不出手,来对付自己,而北方的金人被杨再兴等人,牵制的也无暇分身,来破坏自己立国大计。
    但是这不代表金人会这么轻易的放弃中京道,徐毅深知,金国正在重新积蓄力量,以图和自己决战,而决战的战场,将会是在中京道这一带,靖海国是否能屹立于这个世上,这一战至关重要。
    所以他一边做这些事情,一边命李波亲帅制支蓬的象军,另外还有一万精锐,兵出锦州北上,出兵攻打广宁府,也就是辽国时期的显州,而另一面,刁斌引兵,出盖州,一路西进,和李波军相对而行,从另一侧进攻广宁府,而驻守这里的金军,只有区区不足三千人,还是当初宗望军南下的时候,淘汰下来的一些老弱残兵,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
    之所以打广宁府,是因为这里地处中京道和辽东之间,打下这里,便可以打通中京道和辽东的陆路联系,将两块飞地,连为整体,并且在这里陈兵,向北可以防止金军从北方长驱直入,攻打辽中,还可以和辽阳府成角之势,威胁汤州的宗翰军,对宗翰军形成半包围之势,是宗翰军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徐毅才会在这个时候,依然派兵出征,前往广宁府,在李波大军到达广宁府之后,根本就没有攻城,这里的守军便一哄而散,跑了个干净,让李波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广宁府,不久便和赶来地刁斌军会和,这样一来,便彻底打通了辽东和中京道之间地联系,形成了靖海国对北方的防御纵深。
    在两军会和之后,李波将广宁府交给刁斌御守,自己率军立即出广宁府,由南至北,朝汤州方向攻去,而正在北上的杨再兴,则忽然率军掉头,重新回到了辽阳府,并且一刻不停的出兵,直奔汤州而去,攻向了宗翰大军。
    伏波军这个动作令宗翰有些措手不及,他地大军现在几乎被伏波军打成了惊弓之鸟了,军中将士军心涣散,战斗力和当初攻打大宋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本来他想借着退兵,在汤州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再谋和伏波军决战,但是形势却急转直下,周边的地盘纷纷被伏波军攻克,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便对他所在地汤州,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当得知东南两路伏波军攻向汤州之后,宗翰想都没想,直接命大军从汤州拔营,根本不和伏波军对决,便退往了懿州,在那里依托辽国时期构建的众多头下军州重新站住了脚跟,才算是安稳了下来。
    不过至此,伏波军也暂时停止了继续对金国的军事行动,毕竟开春以来,伏波军将士们已经连续征战了数月,即便是铁人,也都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必须要进行一番休整,才能恢复到开春时候的兵强马壮地状态,加上徐毅登基在即,他们也已经以众多战功,向徐毅献上了一份厚礼,该歇一下了。
    整个北方的战事,到了这个时候,终于又告一段落,暂时安静了下来,也让金国上下,总算是得以了喘息的机会,趁着这个机会,吴乞买也没有再逼着宗翰出兵,和伏波军交战,而是加速了调集兵马,争取在秋收之后,和伏波军再开战决死一站。
    这一战将关乎金国的兴衰,吴乞买下了死令,在会宁府以北扩军增兵,开始练兵备战,同时传令南方的金兀术,令他立即结束对大宋的战争,收缩战线,哪怕是让出一些地盘,也要尽快回兵燕山府,到时候配合北方兵马,两面夹击中京道的伏波军。
    而这个时候的金兀术,也早已没兴趣和宋军继续纠缠下去了,局势已经让他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屁股了,燕山府和大定府之间,不过区区四百多里远,而在他还跟宋军纠缠的这段时间里,燕山府以北大片区域,尽落于伏波军之手,让他现在夹在了伏波军和宋军之间,辗转腾挪地区域日渐狭小了起来,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的话,等伏波军腾出来手,那么定会进攻燕山府,到时候,他再想从大宋拔足就为时晚矣。
    还有就是他当初打好地主意,让赵或者赵桓在真定登基,搞一个宋朝小朝廷,牵制大宋的计划,也因为赵赵桓二人地失踪而告吹,所以他也只能另想办法,从河北的战争泥沼之中拔足了。
    他不得不忍痛放弃了河北不少州县,将兵力逐步收缩了起来,并将大军分兵转移到了燕山府一带屯驻,并将战线由东向西收缩到了德州、河间府、真定府、代州一线,放弃了这一线以南大批土地,将拳头逐渐地握了起来。
    虽然金兀术开始逐渐收缩兵力,放弃大片土地,但是他每放弃一城,便会让金军放手劫掠两天,然后丢下一个空城留给宋军,甚至临走的时候,会将一些城镇干脆一把火烧掉,将大批百姓强行迁往北方安置,造成了大片赤地,路上到处都是被杀或者倒毙的老百姓的尸体。
    他地这种做法,也起到了牵制宋军地作用,让宋军即便收复了这些土地,却也只获得了一些白地,给宋军造成
    的困扰,不得不分兵屯驻,有些县城,甚至因为无只能派几百人驻守,给大宋制造了无数的麻烦,所以虽然明知金军在收缩阵线,却还是不敢轻易冒进,以防被金军集中兵力,再杀个回马枪,逐个吃掉他们的兵马,整个南线地宋金战场,就这么也开始逐渐的冷了下来。
    各种消息潮水一般的涌入到大定府之中,堆在了徐毅地案头,现在他身边可靠的参谋人员不多,而最信得过的马哲又忙活的想要吐血,在准备立国登基的事情,徐毅只好把自己埋在这些消息里面,进行梳理,这个时候他也不敢有些许的大意,别这边立国,那边就被人家金国赶出了中京道,那可就丢人大发了。
    从各种消息上看,徐毅可以确定,暂时会有一段平静的时间,但是这种平静最多持续到秋收,便将会再次爆发一场他和金国的大对决,这一次,他要面临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他地靖海国将会遭到金军两面夹击,金国这一次会不惜代价的和他进行一场对决。
    得出了这个结论之后,徐毅还是将白忙之中的马哲给揪了过来,商议了对策,开始从辽东调动兵马,逐步朝中京道增兵,这一战的关键已经不在辽东了,而是将会集中在中京道一带展开,南面的.河一线将会迎来兀术大军的猛攻,而北面将会受到从临潢府、懿州方向来的金军猛攻,西面还会遭到从大同府而来的完颜宗隽率军猛攻,三面将会同时开战,这一仗比起辽阳府一战,将会更加惨烈,胜者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败者,将很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徐毅现在已经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不会放弃既得利益,不为别的,即便只是为了汉人不再受北方游牧民族地侵袭,他也不会选择退出这场角逐,所以徐毅在登基大典之前,开始大刀阔斧的对他地军队开始了改编换防工作。
    于是一支支兵马,开始分水陆两路从辽东方向开赴了中京道,而伏波军在辽东的攻势就此也再次转为以辽阳府为中心地守势,西南北三面,汤州、沈州和盖州围绕辽阳府形成有力的支撑,分别屯驻兵马,任何一个地方遭到金国大军攻击,都立即可以得到其它城池地支援,形成了一个堡垒网络。
    而作为徐毅麾下第一将的杨再兴当然不会再被留在辽东战场上了,他被徐毅抽调到了大定府之中,出任靖海国元帅一职,在这里配合徐毅准备和金国决战。
    而辽东的防务,则移交给了高俊全权负责,原来的三个师因为伏波军的急速扩张,各军人数都早已超编了不知道多少倍,于是徐毅干脆将这三个主力师全部升级为军团,三个军团长还是由高俊、肖剑锋、李波担纲,高俊的第一军命为胜捷军,肖剑锋的第二军被命名为俘敌军,李波的第三军被命名为陷阵军,
    其下军官各据战功进行提升,每个军团按照兵种不同,分设以骑兵为主的游奕军一支,四支步军,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命,分为中军、左护军、右护军、和后军,人数方面根据职责不同,各有不同,每军再配一支被命名为烈日的直属炮军,装备各型火炮百门左右,外加一支数量不等的毒蛇分队。
    这样的三支军团,支撑起靖海国的陆军的脊梁,而且每支军团还配属一支数千人的辅军,装备大批骡马,负责协助主力进行物资转运和协助作战,主要以战俘和民壮改编过来,基本上每支军团的兵力,都达到三万人左右,而主要中底层军官,基本上都是以前少年军校出来的人或者是一直跟着徐毅打天下的那些老兵们担纲,在经过这样的改编之后,战斗力十分强悍,而且忠诚度不会出现问题。
    除了这三支兵团之外,各城还成立相应的守备军,专司守城,算是靖海国的地方军,数量根据所守城池大小不同,人数上各有不同,然后各自授以军职,这些人随时都可以补充到主力军之中。
    而徐毅在大定府原来的亲卫队的基础上,扩编了一支三千人地龙威军充当他地近卫军,主将为大牛担纲,而侯成转为王宫侍卫长,专职负责徐毅的贴身护卫,所用侍卫都是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忠诚度极高而且具有相当功夫基础的老兵担当,一共二百人,以此作为徐毅地内卫。
    在经过了这么一番大调整之后,基本上靖海国的陆军正式成形,也比以前更加适合这个时代战争的需要,取消了原来地师一级的编制,省的有人忌讳师这个字和死的读音接近,也更能激励将士的士气。
    因为时间紧迫,虽然这次改编动作非常大,但是好在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真正的变动并不是很大,所以在徐毅作出这样的决定后,各军很快便完成了改编,肖剑锋地第二军团,在接到徐毅的命令之后,立即便将防务交接给了高俊的第一军,然后迅速启程,从汤州走广宁府,进入到了中京道,并一路赶往大定府。
    整个伏波军所控制的区域中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色,都在为下一步更加激烈的交战做着各种准备。
    为了这一场即将发生的大战,各处都在做着积极的准备工作,一条条伏波军的船只,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在往来穿梭于大海之上,将各种物资,继续源源不断地运抵锦州,靖海国立国的消息也早已送抵流求岛各处和独龙岛,各地人员都欢欣鼓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