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699.第699章何谓兄弟!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宁边州是燕云极西之地,第一座军事堡垒。 这十几年以来,由于宁边州附近越来越多的军队在此安营扎寨,变相的带动了这里的商业繁荣。再加上从武大开始,到武哲继位以来,燕云对宁边州一直实行的是大力扶持政策,所以宁边州发展的极为迅速,已经变得无比繁荣。就像是在后世,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广州就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发达城市一样,如今的宁边州,差不多也就是那个样子。但是,无论多么繁华的地界,有富庶之地,自然也就有贫困之所。宁边州西城角落里,就是宁边州的贫民窟。每日清晨,在街头岔路口,都有一位白发过半,满脸风霜的小老头,在此卖竹篓。他的手心里长满了茧子,很明显是常年握刀留下的痕迹,然而,在世人在这里的这个小老头,手上的茧子只不过是编制了太多的竹篓留下的罢了。对了,这个小老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痕迹,他只有一只手臂,一只胳膊。他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张平!独臂张平!“独臂张平”这四个大字,在燕云上层是声名赫赫的大人物,然而在这个贫民窟,他只是一个编竹篓的小老头。十年前,武大接回了李师师,与大宋白依依结下了五年之约,兄弟们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但是,张平却死活不愿意回北燕王府,他独自一个人,单人单刀,骑着一匹瘦马,回到了宁边州。他是武大最为心腹最为铁杆最为知心的兄弟之一,武大不想让他受这份苦,但张平却自愿甘于平凡。当然,最重要的是,张平心里头很清楚,宁边州对于燕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宁边州不容有失!如果张平不在此亲自坐镇,那么张良或者吴刚,或许有一个人就要来这里。而张良与吴刚早已成家立业,早已有了妻儿,张平不忍兄弟拖家带口来到这里,所以,他一个人独自来到了这里,以编竹篓为生。一晌午的工夫,张平只卖掉了两个竹篓。然后他便背起剩下的竹篓,起身回家。在路上,他碰到了几个孤儿,把卖竹篓得来的几个铜板,给了他们,让这些孤儿有口饭吃。然后,张平回到家里,与他的糠糟之妻吃饭。妻子,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儿子,但张平不在乎,他就只是想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罢了,何况这老伴对张平也的确不错,洗衣做饭,伺候张平,算是一个贤妻良母。娶个大的,还免费送了个小的,张平也算是有儿子了,还算不错。可惜,儿子找了个尖酸刻薄的儿媳妇。这不,饭还没吃两口,胖的跟猪一样的儿媳妇,就来了。一老两口已经开始吃饭了,便掐着腰,尖着嗓子喊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今儿卖了几个钱?还不快点给我叫出来?孩子大了,要去私塾读书了,钱不够!”伸手跟张平老夫老妻要钱,儿媳妇丝毫不觉得羞愧,反而很是理直气壮的样子,也不知她哪来的自信?难不成老两口欠她的?老伴拽了一下张平的衣角,张平沉默了一下,放下碗筷,淡淡说道:“街角有几个没人要的孩子,都是孤儿,无依无靠,我可怜,给他们买饭吃了。”儿媳顿时不依了,大吵大闹了起来,“孤儿?孤儿怎么了?孤儿没爹没娘可怜,我们有爹有娘没人管,更可怜!你个老不死的,居然老是把钱给外人,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有没有你孙子?”张平白捡来的儿子,性子弱弱,低声劝道:“算了算了,几个竹篓卖不了几个钱,你又何必……?”儿媳两眼一瞪,“几个铜板就不是钱了?这个老不死的隔三差五的就把钱给外人,还要不要我们娘俩活了?我那可怜的孩子,还等钱上学呢!”张平的确是经常把卖竹篓的钱给那些孤儿,但儿媳一口一个老不死,依旧让张平感觉无比的刺耳,于是乎,张平起身,淡淡说道:“我的钱,是我卖竹篓换来的,我想给谁就给谁!你们年纪轻轻的,手脚齐全,出去到城里做工,饿不死!”这话说的没错,张平的这个儿媳为啥胖的跟猪一样?整天好吃懒做不干活,自然也就吃肥了。儿媳顿时就怒了,如泼妇骂街。就在此时,门口,街道上,突然变得马蹄阵阵。宁边州是军事堡垒,不缺军卒,但军卒的确很少来贫民窟这里。而且,从马蹄声上就可以听出来,来的军卒非常多,非常之多,恐怕是一个整编营!最为重要的是,那些人居然在张平家门口停了下来。儿媳吓了一跳,喃喃道:“没理由啊,即使这老不死的整天把钱给外人,难不成官府还管这个?怎么会惊动这么多人?”这个白痴,简直就是没长脑子!军卒突然大批赶至,惊动了附近的邻居,一个个都探头探脑的。宁边州的百姓不怕当兵的,因为燕云有铁律,军人扰民,杀无赦!可这次来的这些当兵的很奇怪,队列整齐的排列在张平门口,并没有冒昧进入,一句话也不说。他们……难道不敢打扰张平?张平皱了下眉头,想了一会儿,突然牵起了老板的手,起身往外走去。老伴慌了,呐呐道:“老张,外面……你……你要干什么?”张平极为难得的挤出一个微笑,咧了咧嘴,“有几个小家伙过来了,可能是出事了,你是我张平的妻子,总要让那群小兔崽子认识认识你的。”老伴愣愣的被张平牵到了门口,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老伴彻底懵了,让儿媳与儿子彻底傻眼了,也让附近所有所有的邻居,全部目瞪口呆!那些军卒的首领模样的大人物,平之后,满脸炙热的单膝跪地行礼,“末将胡海,参加大统领!”本书来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