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天下一根钉》第二百八十四章解决[2]

乱明天下一根钉最新章节目录
   智者,五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尽管才十五岁,但聪慧之极,他们到了归化,才明白那些归来的喇嘛为什么会如此坚持。
    在归化,这个喇嘛参访团受到了盛大的款待。
    临别之时,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华丽马车,人人再一次目瞪口呆。
    这个参访团里,团员不仅仅是喇嘛,还有很多实际统治藏地各地的贵族首领。
    七百年前,吐蕃王朝土崩瓦解,跟着又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全藏就分为了许多许多的小部落。
    这些小部落各霸一方,此后,不管谁家掌权,这种基本的格局就没有彻底改变过,一直持续到今天。
    看到汉人的军队如此强悍,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汉人在他们这儿能呆多久,现在就与之做对是不行的。
    所以,青藏总督邓玉文组织这个参访团的时候,人人都踊跃报名,即便头领不亲自去,也会把亲信派去,以便好看看风色。
    这个参访团规模极大,足足有一千人之多,加上仆从侍卫,总数超过五千之众。
    从藏地到归化,很多喇嘛和头人都是骑马来的,坐车的很少,但现在,汉人竟然给他们准备了三百多辆极其华丽的马车。
    坐上这些极其舒服的马车,不论喇嘛,还是头人,都决心自己回去也照这样的弄一辆。
    这些马车或者没有他们在家的马车奢华,但要论舒服,那是他们的马车远远比不上的。
    三百多辆大车,平均一辆坐三个人,就是躺着都行。微风习习,太阳有比马车还大的伞蓬挡着,就别提有多舒服了。
    从归化出来,入境山西,每到一地,都早早有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及至进到北京这个天大的大园林境内,所有人再次震惊了。这里是天堂吗?怎么可能这么美!
    到了这儿,很多喇嘛都明白了一件事。
    在归化,他们听说很多蒙古王公都去了京城安家,大为不解,还以为是被强迫的,所以听说都是自愿去的,他们还不信,但到了这儿,所有人都信了,因为要是有可能,他们也极想来。
    这儿,是和他们那儿完全不同的世界。
    -----
    正当藏地的参访团往北京城赶的时候,另一个代表团也越过了奔腾咆哮的黄河,进入了山东地界。
    这个代表团的团长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儒、也是南明朝廷的刑部尚书刘宗周,副团长分别是监察院都御史黄道周和粮道提督文震孟,他们三位大儒率领三百多大儒和士林青年俊杰,前往北京参加辩经大会。
    这次组团去北京,懿安皇后打心底是不愿意的。
    过往的经验表明,陈海平只要主动出招,就会无往而不利,每次都逼得她穷于应付。这次也一样,刘宗周这些书呆子又怎会是陈海平的对手?
    但,和过往一样,这次陈海平出招,她还是不得不接着。
    如果不同意,那刘宗周等人一定群情激昂,而更为重要的是,不去也没用,她所担心的、不愿面对的局面一样还是会出现。
    如果可能,她一定倾尽全力,阻止有关北方的消息传入江南。但,这是不可能的。她或许能隔绝贫民百姓,不让他们知道北方的消息,可对这些士林中人,则绝对不可能。
    何况,即便是贫民百姓,隔绝消息也只能是暂时的,因为要是不能下决心彻底阻断南北商路,那这就是没可能办到的事儿。
    既然不能阻止,那就索性大方些,组织士林大儒赴北京参加辩经大会如是,没有阻止陈海平恭请各地大德高僧去北京也如是。
    放开心胸之后,懿安皇后反倒想明白了,凡事有利有弊,这次也一样,所有人都了解北方之后,固然会有极其不好的后果,但同样,让那些坚定反对北方的人清楚了形势之后,也必定会起到极好的正面效果,对她今后的施政定会有极大的帮助。
    进入山东之后,代表团迅速分化,大部分人愤恨难平,陈海平这是在挖他们的命根子,但也正如懿安皇后所期望的,这些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
    还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是投机分子,他们把财产往北方转移的心更坚定了。
    最后是极少极少的人,他们是带着惊奇和欣喜的目光看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w w w b o o k .c o m]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