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要“弄”霍家的信号,所以,逼不得已的魏相最终竟然亲自跪下谢罪,霍家的家奴,才骂骂咧咧地离去。
后两家奴争道,霍氏奴入御史府,欲躢(ta)大夫门;御史为叩头谢,乃去。
青史君相信,在魏相跪下的那一刻,所有的屈辱往事,一定都在他的脑海里一一闪现:曾经自己秉公执法,却因为霍光的“暗箱操作”,而遭受牢狱之灾;现在自己是堂堂的御史大夫,却要向一个奴才,低头认错·······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大汉朝堂政治动向的魏相,通过汉宣帝的老丈人平恩侯,向汉宣帝建议(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让霍光曾经的副手、车骑将军张安世,接替霍光留下的大将军之位。
精通人心与权术的汉宣帝立马就明白了,魏相这个建议的高明之处:
虽然,在此之前,汉宣帝已经册封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摆出了一副霍禹会成为新一任的大将军的架势。
可是,很明显:有着远大抱负的汉宣帝早就受够了霍家人的专权,他当时的举动,完全是为了安抚霍光,好让其“安心”离去。
青史君可以肯定:汉宣帝从来都没有真的想过,让霍家人再次坐上大将军的位置。不过,由于当时霍家人依然把控着大汉朝堂上几乎所有的要害职位,所以,汉宣帝到底要怎么巧妙地将“大将军”变成“自己人”,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而魏相的这个建议,则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由于张安世的哥哥张贺曾经抚养过汉宣帝,所以,张家和宣帝可以说是渊源颇深——汉宣帝可以争取张安世改换阵营。
事实上证明,最终汉宣帝成功了。
而霍家人也一直把张安世当作自己人;所以,先让有经验的车骑将军张安世接任大将军,然后再将权柄过渡给自己,这是霍家人对于宣帝此举,最为美好的愿景。
果然,霍家人对于汉宣帝的“夺权”之举,没有任何抵触!
不久之后,魏相再次建议宣帝:取消辅政大臣的行政决策权。
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雍蔽。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由于,第一辅政大臣张安世已经被汉宣帝成功策反,所以,汉宣帝几乎毫无阻力地就将霍家人变成了睁眼瞎。
后来的事,青史君在文章开头已经讲过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纵观汉宣帝“团灭”霍家的整个过程,魏相的两条建议,可以说是关键之举,说他是诛灭霍氏集团的“总设计师”,一点也不为过!
最终,在汉宣帝成功剿灭霍家之后,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这位“总设计师”直接被提拔为大汉相国!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网络上见过这样一个词语——塑料友情,它指的是:那种平时好得不得了,却在关键时刻经不起任何考验的朋友关系。
虽然人们总是对这种事情充满了鄙夷,但是非常不幸,此种“黑色幽默”却在时常上演。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段“塑料友情”——张耳与陈余的故事。
这段塑料友情,不仅直刺人性的弱点,更是在无意间影响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张耳,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在其少年时期曾经做过魏国公子信陵君的门客;虽然,在人才辈出的战国时代,张耳确实没有什么“傲人战绩”,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绝对是一个外向型的领导人才。
因为,后来的张耳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亡命天涯,独自一人跑到了魏楚交界之地的外黄县。
在那里,孤身一人的张耳硬是凭借着个人魅力,迎娶了一位“白富美”,并且凭借着老婆的家产,广交门客、贤名远播,并最终获得了外黄县的县令的职位(标准的软饭硬吃)!
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
陈余,同样是战国时期大梁人,喜好儒学的他曾四处游学,却无人赏识;最终,他投靠到了同乡张耳的门下。
而且,根据史书记载,这个陈余也是个“软饭王”:
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陈余),亦知陈馀非庸人也。
既是同乡,又有着颇为相同的人生经历,所以尽管张耳与陈余年龄相差甚远,但是,二人却惺惺相惜,关系异常亲密,史书上说其是“刎颈之交”。
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
那些曾经和魏国庙堂有所关联的人,大多数都选择隐姓埋名,以求换取一条生路;可是,张耳与陈余却不一样,他们依然心念故国,并且四处活动。
终于,此两人的“反动”行径被秦国官府获悉,于是,秦廷发布高额悬赏,抓捕他们。
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
好在,张耳平时人缘不错,二人最终得以逃脱。
从最初的惺惺相惜,到后来的刎颈之交,再到现在的亡命天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张耳与陈余的关系都属于“铁磁”。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打响了反对秦王朝统治的第一枪;早已“苦秦之日许久”的六国人士纷纷响应。
作为早已在秦廷那里挂了号的“谋逆分子”,张耳与陈余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他们一溜烟地跑到了陈胜那里。
而陈胜早也早就听过这两个人的故事,所以对他们非常看重;并最终让他们和自己的心腹武臣一起去赵国故地,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最终,张耳与陈余不负所托,成功帮助武臣拿下了赵国全境。但是,事情发展到这里,却慢慢地变味了:
随着事态的发展,陈胜的“阶级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他开始重用亲信、猜忌功臣。
这时候,张耳与陈余就建议武臣自己称王,不然,以他现在功高盖主的身份,回到陈胜那里,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武臣乃听之,遂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
就这样,陈胜的起义军开始分裂。
公元前208年,赵王武臣被部下李良所杀;张耳、陈余凭借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不仅得以逃生,更是趁机成功收服了武臣的故旧部将,然后拥立赵国王族后人赵歇为王,彻底掌握了赵国之地。
张耳与陈余的故事,如果发展到这里就结束的话,那么绝对堪称完美——曾经的难兄难弟相互扶持,终于走向了人生巅峰。
可惜,现实不是童话故事!
就在张耳与陈余迎来一个人生小高潮之际,秦国名将章邯与王离所率领的几十万秦队,将张耳和赵王歇围困在了巨鹿之地。而此时的陈余,也收拢了几万人马,驻扎离巨鹿的北部地区。
由于,秦军围困太甚,张耳有点熬不下去了,就数次派人通知陈余来救自己,可是,陈余却明白,自己这几万军队,根本就不是数十万秦军的对手,于是一直推脱不前。
张耳见状非常生气,便派遣自己的心腹张黡(yan)、陈泽前来斥责陈余:原来我张耳和你陈余是刎颈之交,现在我朝不保夕,而你却见死不救!我算是看透你了!
谁知陈余却说道:不是我不去救你们,而是现在秦军势大,我去了也是白搭。我保存实力将来给你们报仇也不是挺好的吗?
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单看陈余的这一段话,确实有点不够意思。
但是,如果青史君告诉你:当时张耳的儿子张敖手下也有一万多人马,同样迫于秦军的威压,驻扎在巨鹿城外不远处,不敢前去相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
而且,陈余最终还是派遣了五千人马给张黡、陈泽,让他们去救张耳;但是,结果正如陈余所言,包括张黡、陈泽在内的五千人全军覆没。
后来,由于霸王项羽率领楚军“破釜沉舟”,才解了巨鹿之围。
不过,很明显:经过这一次的“生死考验”,张耳与陈余的友谊小船已经摇摇欲坠了。
果然,张耳在脱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陈余的大营里“算账”——责问陈余为什么见死不救?!并且还怀疑自己的心腹张黡、陈泽是被陈余弄死的!
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陈馀怒曰:“张黡、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馀。
陈余一听,气愤地说道:想不到你竟然这么不相信我!
于是,就解下自己的兵符印信,要让给张耳,以表示自己的“清白”。
谁知,这个张耳稍加犹豫就将陈余的五万人马收编了。
至此,这对曾经患难与共的朋友,彻底决裂。
后来,楚汉争雄,刘邦想要拢陈余归降自己时,陈余却说道:只要杀了张耳,我就归降!(当时,张耳已经投靠刘邦)。
可见,两人怨念之深!
直接说结果吧:后来,由于陈余在楚汉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在公元204年,被韩信(张耳)的杀死。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
纵观张耳与陈余整个交往过程,青史君颇为惋惜:曾经惺惺相惜、生死相托的二人,由于自身位置的不断变化,开始变得不断计较得失、不断权衡利弊;以致最终反目成仇!
青史君认为,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二人对人性的两次考验:
在自己儿子都不来救自己的情况下,张耳竟然想着陈余可以来救自己!
在面对权柄时,父子都会相残,而陈余却以为张耳会经得住兵权的诱惑!
正因为,这两次期待过高的考验,曾经的刎颈之交,最终变成了反目成仇,岂不痛哉?!
(呼……果然如七月所言……隔段很舒服……起码不会那么有压力……推荐老兄弟也是老朋友的一本书《大魏读书人》……喜欢读书人……春秋的读者老爷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