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剑》第332章少爷中邪了![2]

大宝剑最新章节目录
   见过一次,看见少爷“深情款款”的抱着某位先祖的牌位温柔抚摸险些吓死,封知平也惊了够呛,差点没把牌位扔出去。
    还好小桃比较憨傻,信了封知平“闲来无事打扫祠堂”的说辞,没多想,满口答应一定保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少爷偷偷“尽孝”,只是看着少爷苍白的脸疲惫的眼还是放不下心,暗暗决定再观察一阵,如果少爷真是“中了邪”一定告诉老爷夫人,赶紧请些老道高僧回来给少爷作法驱邪。
    封知平不知道小桃的心思,但经历了这一把,他更小心了,每次修炼都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天一亮就将东西放回原位,反复确认确保没有留下动过的痕迹。
    白天的时间主要用来看书,跟控制剑种的痛苦想必,研读手记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反而像休闲娱乐。
    外功无法直接帮他控制剑种,但可以帮他提高出手时的速度、精度及变化,尤其最后的变化,直接决定了能否以最少的力气取得最大的战果。
    要知道九分力的一剑不等于三次三分力的剑招,出剑的力道越大变招花费的精力和内力就越多,其中还包含着回气、内力运转、新旧力接替交换、击中击空的力量反噬乃至身法步法耗费的力量等等因素,单纯靠体能的话自然行动越少越直接越好,可在有内力支撑的情况下就不一定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因素,结合起来很值得深究。
    这是一个极其缜密而繁琐的工作,很耗费精力,也很需要悟性,正常人练武都是练会了就行,没有几个会去深入研究这些东西的,只要内力足够高,干嘛去计较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问题?
    只有武技到达某个瓶颈寻求突破时才会有人探究一二,而且大都是后天境高手,在步入先天境后,在“一力降十会”的大环境下,其他人寻求突破更多采用的还是提升修为,研究这些的人就更少了。
    封莫修无疑是其中的异类,封知平怀疑天元大陆的先天高手中,老头子很可能是在武技上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一个。
    手记里有很多需要意会的玄奥内容,也有很多精细到令人发指的完成品,其细致的程度连某时某刻的眼神、表情及肢体上的小动作都包括在内,而且还附加了许多后续变化,目的只有一个——扰乱对手,达成目标。
    起初,封知平很诧异,因为父亲教授武艺时从没要求得这么严苛,更多的是在他练熟后让他自己感悟,融会贯通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可这份手记不同,简简单单那的一招洋洋散散的注解了四五页纸,简直是一份详细得不能再详细得使用手册,学习的人根本不用动脑,只要照做就行,这完全违背了父亲一贯的教学理念。
    事出有异必有妖,封知平没有忽视,认真研读。
    看完第一遍,若有所悟,再看几遍,心悦诚服。
    老头子真的写了份傻瓜手册,但他不是将学习的人当成了傻瓜,而是彻底看透了对手面对这一招时的所有反应,无论对方如何应对都逃不过他写的后续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将此招的所有变化全部背熟练熟,熟到融入本能,那么对战时只要双方修为差距不是太大,此招一出必定建功!
    这是杀招,真正的必杀之招!
    “这得多闲呐!一招四页半,封家剑十几路上百招招式千变万化,全分析透了那不得装满半个泉州城?到死也学不完呐!”
    封知平挠头感叹,而后露出微笑:“不过我喜欢,这种杀招不需要太多,多了没用反而累赘,而且杀招也不保险,世上没有真正的必杀之招。老头子说过,招是死的,人是活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变’字。这一点跟兵法一样,不,是跟所有的理与法一样,善谋者多胜,筹算多者多胜,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不代表无谋无算,一力降十会不代表毫无变化,会变的才是活物,没变化的都是死物,石妖与石头都是石头,但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就是这个道理。”
    敲敲翻开的手记,封知平低声道:“老头子这一招很完美,但完美只属于他,不属于我,也不属于其他人。我要练,但不能死练,还是像以前先练熟,然后一点点调整磨合,直至成为独属于我的完美剑招。只是这招消耗太大,而且不够漂亮,对我不太合适,我得学着自己创一招出来,那一招就不错,从哪入手呢?”
    脑海中,一朵明亮而美丽的银色三叶草浮现出来,起初是三叶,而后是四叶,直至九叶同现,化为一朵内外三层交替旋转的银色剑莲。
    九叶剑莲是封家剑的绝学之一,是封知平心中最美的一招,也是他练得最顺手的一招,可惜他虽然知道用法,修为和境界都不够标准,没有内力时最多只能开三叶,有内力后勉强能开到五叶,根本算不上剑莲。
    九叶化莲短时间内是没指望了,现有的三叶和四叶倒是可以好好计较一番,单做一门绝杀。
    又多了一门功课,封知平一头扑了进去,这回不仅小桃,前来汇报的牛春寒都看了出他气色不对,刚刚混熟的两人拉上吴东私下里一合计,得出一致的结论。
    祠堂阴气重,少爷很可能中邪了!
    问题是,要不要报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