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正文3第八章突厥和议!

人皇纪最新章节目录
   这一翻话立即吸引诱了众人的注意,刹那间,所有人都望了过去。
    只见不远处的一张紫檀小酒桌后,一道器宇轩昂的身影,满目赞赏的鼓掌,仔细看去,他的服饰和大唐明显不同,带着一股浓烈的异域风情。
    在他身后,赫然还有数道与他服饰风格类似的人,正是参与春雨宴的各国使节。
    而殿内群臣听到这番话,纷纷笑而不语。胡人因为汉语不流利,所以赞美之时才修辞夸张,不过殿内群臣倒都明白他的意思。
    看到所有人都望了过来,那名胡人却没有坐下,而是待麟德殿内那几名“惊雷应鼓”的表演者离开后,不慌不忙,以突厥之礼,缓缓朝着麟德殿中央主座的唐皇道:
    “突厥大汉阿史那账下大王子阿史那萃,恭祝大唐万世永昌!”
    一瞬间,所有大臣的神色都有些错愕。
    这一次春雨宴,诸国的使节尽列其中,突厥大王子阿史那萃自然也在其中,只是,这本来只是纯粹的宴饮聚会而已,纯为娱乐,谁也不知道这位突厥大王子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头。
    不止如此,突厥与大唐如今关系紧张,连年征战,已经成为大唐北边的心腹之患,这位大皇子身份特殊,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特别关系。
    ——事实上,突厥大可汗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会出现在大唐就已经足够令人惊讶!
    一瞬间,大殿里,不少大臣都皱起了眉头。
    不过了可史那萃倒是神色如常。
    “阿史那生于边荒,从未见识过这样的乐律,这样的盛会,感谢唐皇让阿史那亲观,真是大开眼界!不辞阿史那千里迢迢,奉命来大唐了!”
    “另外,阿史那也祝唐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阿史那萃没有理会众人,一边说着,一边满是尊敬的再次朝着唐皇再次躬身一礼,他的举止看起来漫文优雅,倒根本不像出身突厥蛮荒之地的人。
    “大王子多礼了,王子喜欢就好,说明至少大唐没有失了待客之道!”
    唐皇高坐上方,摆了摆手,淡淡道。
    来者是客,不管大唐与突厥关系如何,至少这位突厥大王子举止还是得体的。
    “春雨盛宴,大唐举国同乐,阿史那也愿意趁此机会,为唐皇陛下送上一份贺礼!”
    “这一次前往大唐,阿史那其实还奉了突厥可汗之命,特来与大唐和谈,一解前冤,也希望大唐和突厥能够永世交好!”
    话音刚落,群臣神色一愕,纷纷怔住了,刹那间,麟德殿内针落可闻。
    而宴席灾害上,闭目养神,一直没怎么开口的李太乙也瞬间睁开双眸,一双凌厉的目光朝着对面的突厥大王子看了过去。
    春雨宴!
    阿史那!
    和谈!
    记忆中的那场大事件终于来了!
    这正是“惊雷之变”的关键!也正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那一刹那,李太乙的眼睛微微眯起,望着这位大王子迸射出一股彻骨的寒意。
    而另一侧,阿史那萃还在继续道:
    “突厥人和汉人的征战,其历史渊源其实由来已久,归根结底,来自双方的不了解,不信任。数百年前,中土大秦、大汉两朝,都曾经杀入突厥大草原,突厥人死伤惨重,因此一直视中土为大敌。”
    “然而这么多年双方征战,突厥虽然表面胜多败少,但大唐毕竟不是弱国,突厥人也同样死伤惨重,许多曾经的水草肥美之地,都不能够放牧。”
    “许多母亲都失去了孩子,儿子失去了父亲,家族无法团聚,牛羊战马也损耗极多,想必陛下也知道,不久之前,我们草原上还发生了一场大雪灾,许多牛羊冻死,不少牧民饥寒交迫,而战争还在继续!”
    “大唐认为突厥帝国一定会南侵,而我们突厥人也一直认为唐人会像大秦,和大汉时一样,深入草原,以我们再次逐出家园,逐出草原,这是双方的误会和不了解。”
    “但是在下不同,我从小接受了唐人的教育,仰慕大唐的风华和文华,未来如果在下继位,必定会与大唐永世交好。”
    “事实上,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劝导父汗,包括告诉父汗中土的百姓爱好和平,对于大草原并无想法。”
    “我知道唐皇心中还有疑惑,但其实这么多年,父皇心中早有和谈休战之意,只是碍于面子,不好主动提出。”
    阿史那萃顿了顿,接着道:
    “不止如此,这次大唐之行,父汗还命阿史那萃为唐皇带了突厥瑰宝,以示诚意!”
    “并且愿意以牛羊十万头,战马八千,以及十万两黄金进行赔偿,请求大唐原谅!”
    话音一落,阿史那萃手一扬,立即取出了一封压金边的文书,双手奉上,态度看起来诚恳无比。
    显然,他手上的正是以突厥语、唐语,双语草拟好的和谈协议!
    “轰!”
    看到这一幕,麟德殿内的大臣们终于沸腾起来。
    突厥人愿意和谈,并且还拿出了突厥重宝,牛羊十万头,战马八千匹,以及十万两黄金赔偿大唐,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突厥大帝国要议和?这是真的吗,真的吗?”
    “不会有错的,他们连继承汗位的大王子都派出来了,如果不是真的和谈,会这样吗?”
    “这么多年,大肆战争,尤其是和突厥人的战争,消耗了帝国不知道多少财力、物力、人力!如今突厥主动议和,是好事啊!”
    “如果真的停战了,不仅减少了百姓的赋税徭役,还能让百姓回归和平生活。”
    ……
    麟德殿内,群臣闻言,顿时满脸喜色。
    两百年前,突厥突然兴起,延伸西域,随后便鲸吞式迅速发展壮大,逐渐受到各国重视,而且每一任突厥可汗野心勃勃,更是将突厥疆域扩展了好几倍。
    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没有人喜欢战争,而且大多数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都和战争有关,百姓们因此也厌恶战争。
    突厥人提出的赔偿还在其次!
    如果他们真的是来议和,这绝对是这场春雨宴中最好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大唐的黎民百姓能够恢复到以往和平的生活了!
    然而,就在麟德殿内众人越来越喜,议论纷纷的时候,唐皇右侧之下的紫檀小酒桌后,李太乙的神色独自一个人饮着酒,眼神也越来越冷。
    满嘴胡言!
    这位突厥大王子的概慷陈辞或许可以骗骗殿上的其他人,但却骗不过他!
    若突厥是真的想要议和,李太乙倒也乐见其成,但真实的情况根本不是如此。
    在他所了解的历史上,正是因为在春雨宴中轻信了突厥人的和议,轻信了那十万牛羊,八千战马,十万两黄金,以及所谓突厥人瑰宝的份量和诚意,才使得大唐一落千丈,无法挽救!
    突厥人选择的时机太好了!
    大唐连年战争,国力空虚,劳民伤财,百姓早就已经开始厌战,人心思安,没有人喜欢战争,每个人都渴望着和平。
    尤其是朝内文臣,对战争的反对尤其激烈,这几年每日里请求停战和谈的折子都是堆积如山,不断的递呈唐皇。
    人心思安!
    突厥大王子的这封和谈文书对于中土众人绝对是场及时雨。
    事实——
    李太乙的目光瞥向大殿上方,只见唐皇低头翻看那本递呈上来的突厥议和文书,讳莫如深,仔细看去,居然透着一丝犹豫。
    显然,就连父皇也对突厥人的提议隐隐有些意动,已经开始在权衡与突厥议和的利弊。
    一刹那,李太乙神情凝重不已。
    很显然,在群臣以及朝野的影响下,就像父皇心中也早有休战的意思!
    这绝不是好事!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太乙心知肚明,父皇绝不是什么昏君,即便心中有休战之意,涉及到国家社稷,苍生万民,父皇从不会妄下决断。
    “魏将军,你怎么看?”
    不知道过了多久,殿内群臣还在满脸喜色,议论纷纷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唐皇开口了,他的声音隆隆,响彻整个麟德殿。
    一时之间,麟德殿内骤然一静,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望了过去。
    只见距离李太乙不远处,一名高大魁梧的身影忽的站了起来,他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久战沙场的威严气势,让人望而生畏,正是灵武道行军大总管魏元忠。
    而他,也正是被唐皇指派北面,阻挡突厥寇边的“定海神针”。
    北部的大草原,突厥大帝国兵强马壮,正是鼎盛,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如果不是魏元忠魏将军和其他二位帝国最重要的“定海神针”,屡屡在关键时刻,阻挡了突厥人的进攻,大唐北部恐怕早已失守。
    在帝国,这位魏大将军绝对拥有极重的份量。
    这也是唐皇会询问他的原因。
    “这——”
    魏元忠眼中流露出一丝犹豫的神色:
    “陛下,臣对抗突厥人多年,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在兵法军事上,臣倒是颇为擅长,但是这朝堂政事……,臣不是太懂,只是微臣,不管是和是战,兹事体大,最好还是谨慎行事,三思而后行。”
    魏元忠说到最后,对着大殿上的唐皇一礼,神色恭敬无比。
    文臣治国,武将戍边,魏元忠在军事兵法上极其擅长,战场上奔勇杀敌,死生无畏,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谈到朝堂政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朝堂并非沙场,武力在这里毫无用处,而且从武道到文道,特别是涉及到参政议事,可以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横亘在中间。
    而另一侧,李太乙看到魏元忠犹豫的模样,立即就明白了。
    魏元忠沙场征敌,对自己麾下的士兵很是爱护,每每有士兵战死,必然会亲自捧着士兵的遗物登门安慰其亲属,在民间,这是被广为称赞的。
    而突厥人正是利用了魏元忠爱民如子的特点,才故意挑在这个时候来大唐谈议和之事。
    想到此处,李太乙看向不远处阿史那萃的目光越加冰冷。
    此时,阿史那萃根本没有注意到李太乙,他望着魏元忠的反应,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中阵阵得意。
    事情太顺利了!
    只要他再推波助澜,虚与委蛇一会儿,就能签订和平协议了。
    待他们哄骗大唐交出要地,再设计诛杀那个阻挡他们进攻步伐的魏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