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中霜色》正文第二十八回剑谱秘密[2]

鞘中霜色最新章节目录
   、荼毒众生。
    为此,吾将‘鸾’、‘凤’剑术略加篡改,使之出剑凝滞晦涩,招式断续迟缓,因此功力大减,双剑合璧亦无数倍之威。此谱即便歹人得之,已无大碍也。
    但先祖之心血,吾岂敢擅废?故将原谱隐写于其中,由各代传人教授族中子弟。
    此乃本族绝密,只许嫡系传人知晓,并于临终前传与后任。至嘱!至嘱!
    祥兴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看完这一段,陈文祺始知不出自己所料,这戢刃剑法除“鸾谱”之外,的确还有一册“凤谱”,而刚才所练两招,不过是这位周天烨老前辈篡改过的招数,怪不得觉得那么别扭。
    这时,狱卒送来了饭菜。陈文祺收起剑谱,接过饭盒,不顾狱卒张口瞠目的神色,一阵风卷残云,将饭菜吃了个一干二净。狱卒当然不知,在中午的琼林会武宴上,先是与尹直、尹维父子联对,后又与国丈张峦“舌战”,最后被皇帝下令直接押送大牢,除了喝了几杯淡酒,大半日来粒米未进,腹中早已饥肠辘辘。此时被饭菜香味一撩,哪里还顾得上斯文?
    吃过晚饭,陈文祺精神百倍,准备继续探究剑谱之中的秘密。但转念一想,今日还尚未打坐。要知道剑术招式无论如何精妙,还要有足够的内力才能发挥到极致。而这个内功没有速成的办法,只能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于是,陈文祺请狱卒帮忙打来温水,洗涤一番后,开始做每日例行的功课。
    翌日,趁送早饭的机会,陈文祺向狱卒讨要两支蜡烛。狱卒望着昨日尚未用完的蜡烛,迟疑着半天没有反应。
    “哦,是这样,狱中无事,只好以读书来打发时间。你看这里面光线黯淡,我又有眼疾,不点蜡烛根本就看不清楚书上的字。”陈文祺笑着解释道。
    大约狱卒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又为他拿来两支与昨天一样的蜡烛。
    陈文祺将剑谱端端正正的放在低矮的床上,然后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向剑谱拜了三拜磕了三个头,虔诚地说道:
    “周家老前辈,晚辈陈文祺既非周氏族人,更非贵家族传人。但戢刃剑谱既在晚辈手中,也算晚辈与前辈有缘。晚辈发誓:习练戢刃剑法,只用于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匡民济世、报效国家,决不以强凌弱、欺良压善;日后得遇周家传人,即将剑谱璧还。倘有故违,定遭天谴。”
    拜罢,陈文祺点燃一支蜡烛,接着昨日将剑谱中密写的文字逐一烘烤出来。第二页书眉和图形空白处显现的文字,是剑法总要,书云:
    “‘戢刃剑法’分‘鸾’、‘凤’两谱,‘鸾谱’剑招以前唐诗人李白《将进酒》中诗句命名,‘凤谱’剑招以前唐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诗句命名,各七招四十九式,分则自成体系、进退有序,合则且攻且守、相得益彰。‘鸾谱’剑招如左:
    第一招: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一式:龙蛇飞动;第二式:旱地拔葱;第三式:平步青云;第四式:旋转乾坤;第五式:御剑飞行;第六式:泰山压顶;第七式:水银泻地。
    第二招:斗酒十千恣欢谑。第一式:把酒言欢;第二式:推杯换盏;第三式:觥筹交错;第四式:似醉如痴;第五式:酣歌醉舞;第六式:醉玉颓山;第七式:如醉方醒。
    第三招:……”
    陈文祺一心想验证真正的戢刃剑法之威力,便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文字烘烤出来,就着烛光看了两遍,已觉七式要领记得精准,遂吹灭蜡烛,在牢中演练起来。初时一招一式的模仿尚不觉得如何,及至动作熟练、各式之间转换自然,逐渐显露出招式的不凡。剑招甫出,人如飓风旋转,剑如灵蛇,倏然间冲天而起,凌空虚步,身形倒转,挺剑下刺,待到剑锋将至“敌”之头顶,剑芒化为漫天刀影,天罗地网般罩住“敌”人,须臾之间,一招七式一气呵成。那气势、威力,与先前习练篡改过的招式相比,简直判若云泥。随着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剑招的威力还在不断加强,“旱地拔葱”最高时可蹿升五尺左右,“平步青云”则能虚空行走三步。
    陈文祺大喜过望,自此以后,除吃饭、睡觉、打坐之外,全部心思都扑在研习戢刃剑法之上,乐此不疲,浑不觉自己尚在囹圄之中。
    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已将戢刃剑法“鸾谱”七招练得滚瓜烂熟、得心应手,自觉剑术比之以前精进许多。一天,陈文祺又将剑谱捧来研读,忽然想到,密写七招以后,剑谱后面还有三页空余。这三页之中,或许密写着“凤谱”七招?如果真有“凤谱”七招的话,就可以知道沈姑娘的剑法是否与它同源。想到这一节,陈文祺毫不犹豫地将“鸾谱”的后三页凑到烛光旁边,不大一会,果然有字慢慢显现。不过并非陈文祺想象的“凤谱”七招,而是一大段话: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余创‘鸾’、‘凤’剑法虽尚算奇异精妙,然若无内力催动,也不过是银样镴枪,徒有其形而无其利。是故学习剑术,必修内功。
    大凡内功修炼,鲜有速成之道。偶闻服食千年人参、万年灵芝之类奇珍异果者,可倍增数十载功力,然余迄今未有一见。即便果有其效,奇珍异果又有几人可获?余每念及此,不免嗟吁。是故遍访名家、博采众长,竟日探寻内功速成之法。所幸愚者千虑或有一得,廿载心血遂成一诀,皆因修炼此诀可以洗筋易髓,不在少林‘易筋经’之下,余将之取名为‘易髓功’。
    此诀可使练功者迅速打通人体各大要穴,使之真气流转自如、聚散随意。到达最高境界(第九层)时,可蕴含真气于无形,调动真气于刹那,凝聚真气于一处,遍布真气于四周。
    此诀虽可加快内功修炼,但仍须循序渐进,由第一层渐次而行,切不可急功近利,贪多务得,以至气血岔乱,伤身折寿。切记,切记!”
    陈文祺始知后面几页是能够速成的内功心法。从文字的口气来看,这段文字并非出自隐写者周天烨之口,而是剑谱创始人周侗老前辈的原话。照此看来,最后两页应该是“易髓功”的修炼法门。
    果不其然,后面两页加以烘烤后,显露出来的文字就是详细介绍“易髓功”一至九层的修炼方法以及到达各层功力的生理标志和内力表现,如“打通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三十一穴,即为第一层”,达到“易髓功”第一层后,“内功略有小成,可借助内力加快行走速度、提升蹿纵高度和加强出击力度,大异于常人”……“打通督脉、任脉五十二穴,体内经脉、穴位‘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即为第九层”,达到“易髓功”第九层,“内功登峰造极、超凡入圣,罡气随意念而收发,聚则护身如铁壁,发则伤人于无形;身轻如飞燕,劲道逾百钧”。
    陈文祺虽然武功甚高,但内功稍有不及,年前与“岭南八凶”单雪比拼内力时,若不是师傅柳慕丰及时赶到,难免要吃大亏。这时见“易髓功”如此神奇,当下便博闻强识,将“易髓功”的口诀、要领背得滚瓜烂熟,将诏狱当作练功密室,心无杂念地练起了“易髓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