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两赋》第二十四章江南烟雨塞鸿飞

正邪两赋最新章节目录
   辰时初刻,小雨连绵,下起一片大雾,不管好坏一并隐没在白茫茫的雾里。
    街边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地上支这一把大伞,不大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包子便出了一笼。
    相比北国的薄皮大馅的肉包,这南方的包子小巧玲珑,便是女子都能一口气吃上一笼。
    明玉与其妹进了城中,将马匹寄放客栈,又付了房钱,嘱咐其好生照顾,莫要让这马吃了惊吓,莫再尥蹶子踢伤了人。
    明玉望着这一条长街,各式各样的小吃点心,真乃是数不胜数,她平时也出过远门,但未曾来到这江南鱼米之乡,虽说找人要紧,却难免起些玩心。
    那卖包子的小贩吆喝声最大,明玉走到近处问道:“你这包子如何卖来?”
    那小贩二十来岁,头带蓝巾,手上端着一屉包子,见有人问话,便谦声答道:“娘子,这包子按一屉一算。”
    明玉点了点头,笑道:“几文一屉?”
    小贩道:“十文一屉共八个。”
    明玉听了连连摆手道:“哪里吃得下那么多,平日里能吃下三个,都要算我胃口好,吃得下去呢。”
    小贩听了忍不禁儿的发笑,明玉见他笑出声来,问道:“笑甚?”
    小贩道:“娘子听口音并非是杭州人士,应是自北向南,一路赶来吧?咱这地界不必北方,这包子还没娘子的巴掌心儿大哩!”
    明玉听他这般说来,转头往他的摊子上一瞧,那包子果真小巧,她这一口能塞进去两个还有余富呢。
    明玉一笑从怀中拿出十文铜钱交于他手,又嘱咐他装个袋子,要边吃便游戏杭州。
    那小贩听了赶忙拿了纸将包子包好,刚想伸手去递,心头一惊,自骂道:“唐突,唐突,娘子莫要怪罪,这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小的竟一时忘了。”说着将包子放在台子上,任明玉自行拿取。
    她也不介意又给了他十文钱放在台上,那小贩连连道谢,明玉也不答话直直往前走去。
    过了会子身后脚步声急促,明玉虽说武功并非决定,但这点警觉还是有的,耳听得声至身边,她猛地回头,但见自家妹子,手里提着两把罗伞。
    明玉见莺儿额头布满汗珠,身上衣物已被淋湿,哪里能不心疼,夺过伞来为她撑伞,嘴上还忙不乱的责怪:“这般冒失,让你拿把伞耽误几多时辰?”
    莺儿小脸气做一团,皱皱巴巴,小嘴一撅,心下是老大的不乐意。明玉见她这副模样,咯咯一笑,伸手刮她鼻子一下,又哄道:“莫要耽误时辰,姊姊给你买了包子,你吃些吧。”
    一听有吃的苦闷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莺儿一把拿过包子,将纸包打开,包子还是热气腾腾,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嘴巴里送,吃的好不开心。
    明玉趁着她吃的功夫,找来几名行人询问西湖所在,从而得知,只需再东进一刻左右,便能直达西湖。
    这一路上明玉倒是忘了找人的烦恼,只一心带妹妹好好游逛西湖,一路闲言碎语的聊着,不知觉间已达西湖。
    二人望着水光潋滟、碧波万顷的湖面,由内而外的舒心,已是许久未曾这般放松过了。
    二人放慢脚步,时而看看这西湖美景,时而又站在岸边杨柳下闲聊,好不惬意。
    莺儿心性犹如孩童,折了一截柳枝轻拂水面,流水无痕,平时话多,活泼的莺儿,却是这般温柔恬静。
    走了一会儿便觉得累了,更是这冬月令人止不住的打这寒颤,说来也巧,这冬天虽冷,但这湖面并未结冰,仍有人租卖小船。
    明玉与她走上前去,正见一五十余岁的老汉,皮肤黝黑,穿着一身皮袄,站在岸边饮酒取暖。
    明玉道:“此船借价几何?”
    老汉斜眼打量明玉,端起酒杯又饮一杯,这才道:“二钱银子。”
    明玉身上已无铜板,只有些散碎银两,只得拿出一两银子放在掌心,道:“再为我们准备些酒菜,这一两银子便归你了。”
    老汉拿过银两掂量一下,笑道:“娘子,我去哪儿给你找人下厨?酒到是有一坛,还有些卤菜,你若嫌弃良口,我便拿水烫一下。”
    明玉自是不介意,原来孟家破落时,她有不是没跟着遭过罪,莺儿更是无所谓,她吃了些包子,便是不吃也不觉饿。
    莺儿道:“既然如此也不为难你,如此一来只得将就将就了。”
    那老汉答应一声将酒菜放在船上,随后招呼一声:“二位娘子请上船吧!”
    明玉牵着裘袍上了船去,又扶着莺儿一同上来,二人进了乌篷之中,正中间摆了一张小桌,上有温黄一壶,酒杯两只,卤菜三盘。
    那老汉跳上船头喝了一声:“哎,坐稳了!”说着一推手上木浆,乌篷船缓缓而去。
    莺儿坐在船上不禁一笑,明玉饮下一杯水酒,见她笑声连连,心下不知为何,问道:“笑些什么?”
    莺儿笑道:“这船乌漆墨黑,不知有个什么名字没有。”
    明玉亦是不知,只好转问老汉,那老汉听了亦是一笑道:“娘子有所不知,此船有名,名唤乌篷,乃是我江南独有的小船。”
    明玉点了点头只闷闷饮酒,莺儿吃了口卤菜,见自家姊姊又是愁眉苦脸,不说便知,定然是为了自家大爷的事烦心不已。
    莺儿劝慰道:“迟早会找到的,现如今这般烦心个甚?”
    明玉仍旧不语,只倒酒喝酒没完没了,莺儿见状便想打个岔,让她忘却烦恼事。
    莺儿朗声道:“渔家,江南可有什么山歌小调,你且唱来听听?”
    老汉笑道:“粗人一个唱的吵耳,说起着小调,娘子应当听听这儿的奚琴,那小调能把个九尺男儿听的黯然落泪!”
    莺儿掩嘴一笑,打趣道:“我怎的不信?难不成你会弹?”
    老汉道:“我哪里会弹,小女在城口卖艺,弹得便是奚琴。”
    莺儿谐谑道:“好嘛,原是让我去照看你家生意去了!”
    老汉长叹一口气去,似有气无力般说道:“哪里,但凡是有一口吃的,我哪里舍得让她在这口子去摆弄奚琴,唉……”说着又连连叹气。
    明玉倒有些可怜他了,自比之下,又想起儿时自己流落街头的模样,恐怕比他女儿还好不到哪儿去呢。
    若不是孟家有意收留,凭借她的姿色,定然是被人抓进窑子里去,被不知多少人轮番玩弄,日夜不休,直到人老珠黄再一脚踢开。
    那老汉像是找到了知心人诉苦似的,苦水轮着番儿的倒,明玉听到动情处,竟是默默落泪,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莺儿见了赶忙道:“住口,住口!说的家姊都哭成泪人了!”
    那老汉听闻此言,连声道歉:“啊这……还请二位娘子多多包涵,恕罪,恕罪。”
    明玉自己抽噎个没完,还要安慰人家:“哪里,你也是个苦命人,待会儿我再给你二两银子,早些收了摊子回家去吧。”
    那老汉听有这等好事,将这年纪轻轻的小娘子,都要与自己老娘划个等号,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三人由喜到悲,由悲到喜,人生百味可谓是聊了个遍。
    正当欢悦之时,一道黑影闪过,只听砰的一声,不知什么东西,从何而来,径直砸在船上,水花四溅,船身摇摇晃晃,明玉,莺儿呆立当场。
    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低头一看原来是一赤裸半神的西域番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