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窟铭》第38章40该去哪儿说理

卧龙窟铭最新章节目录
   “极是清廉”,当然不是刘珩该死的理由。
    我也知道这背后的雇主不可能是贾老实的那些堂兄弟。
    且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雇凶刺杀知府老爷,他们出得起价钱吗?
    一个知府的人头,不是小数目。
    就算出得起银子,他们那样的人,有什么门路能雇得到蝴蝶谷暗部的刺客来出手?
    但,杀掉刘珩,把黑锅甩给他们来背,却是个不错的脱身之计。叫六扇门去怀疑他们好了。
    简单方便,轻易就烟雾缭绕,正适合掩藏我的踪迹。
    我杀刘珩也当然也不会在衙门的大堂里动手。
    所以,这个案子结束后,当天晚上,刘珩受邀到贾老实家里赴宴,由金瓶儿亲自斟酒答谢时,我早提前潜入后厨,把那些酒菜下了毒。
    刘珩死了,贾老实、金瓶儿也陪葬了。
    捕快们要怀疑,当然首先怀疑贾老实那几个堂兄弟了。
    这里面,贾老实、金瓶儿算不算无辜我不知道,但刘珩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好人。
    如果真杀了英雄义士,杀了忠良善良之人,我或许会难过一会儿。但这几个,没有感觉。
    跟药死了一窝耗子也没多大不同。
    ……
    上面并没有说要刘珩的人头,所以,毒死他也就算完成任务了。很快消息就会传得人尽皆知。我自然也就不必再多操心什么,该去忙别的事了。
    只是,说不上来为什么,这天,我突然对宁波府的监牢产生了兴趣,总好奇着,想进去看看。
    我这个杀手,对官府的监牢好奇,疯了吧?
    呵呵,不是。我一不想坐牢,二不是要去劫狱。我只是想看看,里面的犯人究竟是怎么生活的。
    而我这个好奇心,来源于白天刘珩审案时我看到的一件奇怪的事。
    一个叫郑信的老汉,三年前犯了抢劫财物伤人未遂罪,被关在这监牢里整整三年。如今期满,该释放了。可是这老汉却不知悔改,到处叫嚣吵嚷,扬言他出来后一定要再次抢劫,重新犯罪,还在牢里大闹,毁坏桌椅等物,用粪桶泼那牢门,并大骂知府。
    如此,这日刘珩把他再次带到公堂上审问时,这老汉又“咆哮公堂”,大骂刘珩“贪赃枉法”、“收受贿赂”。
    刘珩大怒,喝斥郑信“不得胡言乱语”,说自己是清官,从不受贿。问郑信可有证据说这些话时,郑信这老汉居然回答:“爷他妈的就是要冤枉你!你能把爷咋地?”
    刘珩登时气急败坏,想叫手下衙役打郑信二十板子时,身边那师爷却劝阻,道:“这老汉年迈,二十板子就要了命了。”
    于是后来刘珩判郑信继续坐牢,延长刑期一年。
    怎料郑信老头结果反问刘珩,道:“爷爷我咆哮公堂,你才敢判我一年?是不是判得太轻了?你再仔细斟酌、好好想想!”
    刘珩和师爷、吏人等商量过后,最终改判郑信不敬之罪,外加当堂污蔑、辱没朝廷命官,遂延长刑期三年。
    郑信领了这个罪,不仅毫不怨恼,反而面露喜色,“心满意足”地被带下去了。
    看那神情,好像他是巴不得要坐牢的一样。坐得越久他越开心。
    当时奇怪,这么一个年近古稀的平常老汉,瘦瘦干干的,怎么看也不像个恶行太大的主儿,他为什么非要留在这监牢里呢?
    哪儿不比在这里头更好,他是有什么难言苦衷?
    以我这杀手多年的江湖经验推断,一心想要坐牢的人,除非是外面有人要取他的性命,他躲在牢里是要寻求庇护。
    但这老汉的这副模样,不像啊!
    到底,他是什么样的大人物,犯了什么事儿,为了“躲避仇家追杀”,要留在监牢里藏身呢?
    怀着深深的好奇,于是,我夜探监牢,仔细乔装打扮一番,伪装成牢内狱卒,趁他们换班的时候佐以迷药辅助,成功混了进去。
    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没想到后来这一夜,在这监牢里听到的许多事情,叫我哭笑不得,只觉万般悲凉难过。
    原来,这个老汉郑信是本地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已经六十九岁了。像我一样,原本还差点中了秀才,是读过书的。
    因为家贫,郑信一辈子都没有娶过亲,三十岁头上,父母又死了,仅一个大姊,早年远嫁到广东去,再没回来。
    年轻的时候,郑信给远近地主,给乡里别人家当长工、打短工,总是还有养活自己的法子。后来年纪大了,郑信再也干不动活,只能回到村里,一面找点轻省营生,一面靠邻里乡亲的周济勉强度日。
    村民们经常看到郑信蹲在田埂上,把讨来的饭泡上凉水,便是一餐。
    为了养活自己,郑信在海边赊了些干鱼和虾子,凭着一个扁担、两个筐,挑到集市上去卖。因为年纪大腿脚慢,他总是落在同去的村民后面。平均下来,每天挣不下十文钱。要是卖不掉,还要亏了成本。
    如此,生活越来越艰难,郑信老头子,时常吃不饱饭。他最大的渴望,竟是“馒头随便儿吃”,不用“一个掰开分两顿”。
    三年前,海边台风来袭,家里的破房子全塌了,郑信彻底没了容身之处,成了流落江湖之人。后来又感染风寒,生了病,无钱医治,只能躺在村头的破庙里等死。
    终于,有一天,郑信突然脑洞大开,想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好主意。
    于是他历尽千辛万苦,挣扎着跑到宁波城里,趁赶集的时候,拿把镰刀,效仿绿林好汉,抢劫一个大户钱员外的夫人,虽未成功,但因那番惊吓着实不小,遂给官差抓了,判他个抢劫未遂罪,投入监牢,一判三年。
    若非事实如此,谁人敢去想象。这三年竟是郑信老汉过得最好的日子。有饭吃、有房子住、还有郎中来把他的病也治了。他竟这般活了下来。
    和其他犯人不同,郑信进了牢里便喜上眉梢。因为年纪大、身体差,牢里牢头、狱卒们也没有虐待他,没有叫他去做太出力的苦工。
    郑老汉见到馒头,欢喜得如见亲人。他什么都吃,并且绝不浪费。牢里的犯人很少见到像他这么能吃的老头。
    别人吃不完的饭菜,嫌难吃的,都给他,他也乐得一一代劳。
    而且,有时候能吃到肉,他更是开心得过年一般。
    如此,在牢里过了三个月,郑信老汉不仅没死,反而还胖了几斤。
    在牢里闲来无事时,郑信就跟那些犯人们聊天打屁、算命说笑,有时还能下下棋。而那些犯人,因为看他年纪最大,脾气又好,也没有任何一个欺负他,都待他不错。甚至有些判了死刑的,临走前还会把些酒肉、好吃的,都留给他以作“孝敬”。
    这样时间久了,郑老头把这监牢当做家一般,反倒过得其乐无穷。
    这回,因为刑期已满,按律要释放他出去,郑信老头担心出去了没法子生活,所以要求延长刑期。
    可是无缘无故的,这种要求怎能被答应呢?他一时急了,就想法子大闹牢房、威吓公人,并且后来在公堂上放肆,挑衅知府,故作咆哮之姿……
    唉,我终于明白了!
    这老头想方设法,甚至不惜触怒知府,冒险留在这监牢里,不是为了躲避什么追杀,竟是为了……养老。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事情吗?
    人间无活路,监牢是天堂!
    呵,竟然是这样……
    一个老实本分的人,能被生活逼到这种地步。
    到哪儿说理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