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彩》第208章老虎口

风彩最新章节目录
   当剑玄门和各大势力就非先天三级战阵谈判,而数千武者正进入驻地休整的时候,丰城城主府里开始了激烈的争夺。
    这场争夺没有硝烟,但激烈程度却丝毫不逊。因为这场争夺的最终结果将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所以在争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退让。
    为了抵抗楚国进攻,丰城三千府兵,常平地区小几千驻兵,叶锋及时补充的上万兵力,还有后来的三万昙州援兵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前期,付出最大代价的是丰城三千府兵和常平地区驻军。不过,他们很快就被楚军打残,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退居二线,成了叶锋派来的援兵和后来的三万昙州援兵的向导。
    常平地区的形式实在太复杂了,如果没有熟知地理的人的引导,陌生人在常平地区的生活将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还有可能死亡。
    所以,府兵和驻兵的向导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之后战斗继续,而且越发惨烈,在不断的攻防中晋军各路兵马都是损失惨重。
    而之所以会伤亡如此惨重的原因,并不是晋军实力不行,而是这次进攻常平地区的楚军都是精锐,同行的还有大量实力强大的武者。
    再加上常平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又给了这些精锐军队和武者极大的便利,让他们的个人战力和小股作战能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才导致晋军损失惨重。
    要不是晋军在常平地区还有不少工事可以以来,晋军的伤亡可能还要增加几成。
    为了弥补个人战力上的缺憾,常平地区的将领们都把目光瞄准了这数千来援的武者。由此,这数千武者也就成为了众军争夺的焦点,所有人都希望得到更多。
    为了这数千武者的分配,钦州西南军区将领们已经不是仅仅是口舌之争,一些脾气暴躁的甚至直接上了手。
    幸好,所有将领都知道现在不是他们内杠的时候,所以基本的分寸都还在,最终也成功达成了分配方案。
    和其他人不同,风彩及天音令的分配是以她自身的意愿而进行的。
    风彩如今的地位早就不同往日,天音令令主,怀化大将军关门弟子,战阵大师,这每一个身份都让风彩具备绝对的自主性。
    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风彩最终选择了战况比较激烈的老虎口。
    老虎口地形不算开阔,并不合适做两军大部队交锋的战场;但也不算狭隘,完全能适应数千人规模的团队作战;玩世匪攻。可以说,这样的地形是最适合军中小股精锐和武者战阵作战的地方。
    而风彩之所以会选择老虎口,就是看中它既不开阔,又不狭隘的地形。
    天音令战斗成员总共不过三百,如果到了开阔地带,面对楚军军阵的冲击,哪怕能杀死数倍的敌人,最终也会被庞大的军阵所淹没,所以不可取。而太狭隘的地形,又不利于天音令战阵的展开,也会限制天音令的战力。尽管天音令的小战阵同样不弱,但组成大战阵的天音令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力量。
    所以,不大不小的老虎口就是最佳地形。
    更重要的是,风彩还看中老虎口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稳定。
    常平地区的天灾地变闻名天下,很多时候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抵抗。一些地形地貌今天还存在,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天灾地变而被彻底消失。
    风彩的性格是矛盾的,她清冷淡雅,似乎一切不萦于心;她又坚定和决绝,对于很多事情她决不妥协。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风彩能坦然面对生死,但在平常的战斗中,风彩又绝对的谨慎惜命。
    所以,为了把握命运,风彩是绝不会让她和天音令陷入那种听天由命的环境之中的。
    由此,老虎口这个近几十年一直保持稳定,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天灾地变影响的地方就成了风彩的第一选择。
    在老虎口,风彩不需要担心突如其来,威力完全无法确定的天灾地变,她所需要的仅仅是和楚人战斗,而这就是她所希望的。
    和平年代,老虎口只有不到一百的士兵常驻。他们的作用虽说有防御边境的作用,但实际上更大的作用还是预警——其实晋国在常平地区的驻军大部分都是如此。
    当楚国表现出和晋国一决雌雄的决心的时候,叶锋就向常平地区增兵,并加固常平地区的工事。
    所以,在常平地区开辟第二战场的晋国虽然占据了常平地区战斗的优势,但在早有准备的晋军面前也无法取得绝对的胜势。
    他们只能一点点地吞没晋军工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攻坚战。而当昙州的三万援兵到达之后,楚军的攻势也开始被遏制,虽然还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双方已经进入了拉锯和消耗之中。
    由于个人武力上的差距,晋军在战斗中的损失更大,但由精锐军队和武者组成的楚军其实也没有占到便宜。
    常平地区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随时都可能出现天灾地变就是他们的催命符。尽管在进入常平地区之前晋国做了大量的准备,而进入常平地区的楚军和武者都具备相当的自保之力,但意外的损失还是不小。
    在天灾地变面前,人类的力量总是显得渺小。
    当楚军不能第一时间突破常平地区的时候,天灾地变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就成了楚军每天的常规损失——几乎能和战损相比了。
    所以,当楚军不能在第一时间突破晋军阻拦进入钦州的时候,楚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最大目的——快速通过常平地区,破坏钦州西南格局——其实已经失败。
    只不过,楚国并不愿意后退,他们想凭着人数的优势把晋军拖垮,这才把第二战场的战争打成了持久战。
    楚国以举国之力进攻晋国,对于晋国的局势自然非常了解。
    他们知道晋国现在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开始阶段,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和楚国拼命。现在的情况虽然没有他们预料的那么乐观,但也基本达到了预期;凤袍。
    叶锋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支援,但他得到了支援还是相当有限,几乎都来自钦州附近感到唇亡齿寒危险的州,至于最重要的晋国中枢宏京,在经过半年的战争之后他们的援兵居然还没有到达钦州。
    正是看到这种情况,楚国相信只要继续战斗,他们绝对有能力把叶锋拖垮,到时候胜利必将属于他们。
    凭着这股信心,楚军冒着巨大的伤亡在各条战线上和晋军展开了每一寸土地的争夺。
    在叶锋第一次向老虎口增兵之后,老虎口就有了五百兵力。正是这五百的晋军挡住了楚军的第一波疯狂地冲击,等到了后继援兵的到来。
    然而,狙击的代价是巨大的,五百晋军损失过半,完全是以人命在抵挡。
    之后,派到老虎口的昙州三千援兵的到来,才缓解了老虎口的危情,但老虎口整体局面并没有完全地改善,因为晋军在个人实力上和楚军的差距依旧存在。
    这种差距,即便是工事也无法弥补。
    楚军这次来的都是精锐和武者,而楚军不过是普通的军队罢了。所以,短短十几天的战斗,三千昙州兵已只剩下两千五之数了。
    毫无疑问,老虎口急需一批个人武力较强的武者。所以,当风彩带着天音令和落雁岭绿林到来的时候,驻守老虎口的都尉卫炽亲自带人相迎。
    “风令主,一路过来都还顺利吧?”卫炽来常平地区才不过十几天,但这十几天已足够他了解常平地区的危险。为此,他特意派出最初驻守老虎口的老兵林振清伙长来接引风彩和天音令。
    “遇到了一次龙卷风,还碰到了一次小地震。多亏林伙长引导,我们才有惊无险地到达这里。”风彩真心实意地感谢向导伙长林振清,要不是他对常平地区的熟悉,天音令肯定会有所折损。
    这一路行来,风彩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常平地区,也才知道为什么常平地区会成为三管又三不管地带。
    三管,是因为常平地区是晋国、楚国、开元国三国国土唯一交汇处。通过这里,他们就能直接进攻其他国家。
    所以,每一个三国都对常平地区宣布了主权。
    而三不管,则是因为常平地区真的不适合人类生存,哪怕是实力强大的军人和武者,在常平地区生活也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像三国在常平地区的驻军就只敢在常平地区边缘驻扎,因为边缘地区的天灾地变的危害相比内部要小得多,他们也就能以工事、建筑来保命。
    风彩不过在常平地区行走了两天,她就遇到了忽来忽去的龙卷风,突然而至的地动山摇,莫名其妙的雷电和地裂,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天灾地变。
    可以说,常平地区是一个天灾地变的聚集地,如果真的在此驻兵,那就得承受天灾地变而导致的长期损失,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显得得不偿失。
    结果,晋国、楚国、开元国都有兵马进驻常平地区,但也都只派少量兵马驻扎边缘地区表明主权态度,更多的也只能随其自然。
    这次,楚国真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居然冒着常平地区不可预测的天灾地变直接来进攻钦州东南。而在进攻被遏制在常平地区之后,他们还不接受失败,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继续进攻。
    这就意味着楚人要长期呆在常平地区内部经受天灾地变的考验,这样所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可怕的。
    也就是楚国上下一心,士气高昂,坚信他们能够击败晋国,他们才坚持了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