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彩》第232章楚京陷(下)(第六卷结束)

风彩最新章节目录
   当魏国两大宗师为接下来的大战而做心理最后准备的时候,寿城盘阳区内一座大院之下一个不小的地下室中正有一批人在那里紧张地商量着。
    在他们的身前是一个精致无比的沙盘,整个寿城按照比例无比真实地出现在沙盘之上。
    这些围着沙盘的人虽然穿着武者的衣服,但却明显和米晖、石奂,还有邹彦这些真正的武者有所不同,他们的身上少了武者的洒脱和自如,多了军人的干练和煞气;都市之恶魔果实。
    这种干练和煞气在他们一个人活动的话,还不明显,但他们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就确定他们的身份——军人。
    事实上他们就是一群军人,而且还是魏*人,地位还都很高。
    “阮将军,各部是否已经就位?”开口询问的是一个衣着打扮一丝不苟的古稀老人,正是魏国护国大将军白龄,他负责魏国在寿城这边的一切事务。
    “已各就各位。借着楚人招兵机会,各部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就进入了寿城,并到达了指定位置。”被称为阮将军的是一个中年人,非常恭敬地回道。
    “那就好。”白龄赞了一句,接着把目光对准了一个年轻稍轻的军人,道,“严寒,许大将军到了哪里了?”
    “还有两天就能到达。许大将军说,他们一到寿城就会直接攻城。”严寒负责寿城和许卓的联系。
    “他做得对。”白龄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许卓做得很对。
    许卓率领大军深入敌境,最初还能掩盖痕迹,但随着他靠近寿城,大军肯定无法掩盖痕迹。
    所以接下来他们的进攻是越早越好,至少能减少楚人的准备时间。
    接着,白龄把目光对准了一个相貌身材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中年,神情郑重地问道:“城墙那边如何了?”
    “一切就绪,大将军。军队一到,城墙就会立刻坍塌。到时候,大军就能直接进入寿城。”中年知道事关重大,非常肯定地答道。
    “很好。只要大军顺利入城,秦阳,你就是这次大战的首功。没有人能和你抢。”白龄大悦。
    “多谢大将军!”
    “……”
    寿城之南近两百公里处,一支大军正快速向寿城挺近,领军之人正是对外称病的魏国卫国大将军“枪神”许卓。
    此时的“枪神”许卓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沉凝,显得有些焦躁。这样明显有些失态的情绪出现在一个统兵数十万的先天巅峰军人身上,真的很不寻常。
    可如果知道许卓身上背负的压力的话,那就能理解许卓为什么焦躁了。
    魏国把一国国运压在他的身上,他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魏国能否存在。这巨大的压力没有把许卓压垮已经算是许卓足够坚强,一点点的焦躁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许卓刚刚得到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大军的行踪还是暴露了。
    “命令大军全速前进,必须在明天天明之前赶到寿城。”许卓已经没有时间去检讨为什么大军会暴露,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尽量把暴露之后的风险降到最低。
    “再命令先锋营杀死路上遇到的所有人,希望这能为我们多争取一点时间。”
    “通知严寒,明日卯时,我军发动进攻。让他做好准备!”
    “其他事宜,让白老将军自定,一切为了魏国!”
    “遵命!”
    ……
    正沿着清水河一路向北准备支援晋楚大战的“十万”魏国大军正缓缓而行;重生之极限进化。
    一辆豪华的马车之上,魏耀正和一位留着山羊胡须的中年文士有一句没有一句地说着话。其实两人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说话本身,而在清水河另一端的许卓大军和寿城身上。
    这时,一只鹞鹰从东北方向飞来,脚上挂着一小卷纸。很快这卷纸就呈到魏耀面前,而魏耀也马上明白纸上那一团乱麻的图形代表的意思。
    “冯先生,许大将军的大军暴露了。”魏耀抬起头,脸上开始显出担心的神色。
    “现在才暴露,已经算不错了。如果急行军的话,许大将军能够在明天天明赶到寿城,给寿城的时间并不算多。”被称为冯先生的中年文士却显得老神在在,没有因为坏消息而有任何不安。
    接着,他就问到了重点:“许大将军是怎么做的?”
    “许大将军已经下令全速前进,并已经命令寿城白大将军做好准备。”魏耀道。
    “那就行了。我们继续走我们的。”冯先生很淡定地道。
    “冯先生,难道我们不加速赶去寿城?也许我们还来得及支援许大将军一臂之力。”魏耀有些不肯定地问道。
    “不需要。我们只管走我们的,不要有任何改变。做多就错多!”冯先生否定了魏耀在不安状态下的提议。
    “为什么?”魏耀有些不明白了,“大军已经暴露,我们的伪装也肯定会被人拆穿。我们现在继续伪装还有什么意义?”
    “怎么没有意义?我们如此镇定,而且还保持着十万大军的假象,那就会让楚人疑惑。而疑惑就会带来迟疑,那就是我们的机会。不管这疑惑带来的迟疑能持续多久,哪怕仅仅是一刻钟,对于许大将军来说都极为宝贵。”冯先生的神情终于严肃了起来,道,“再说了,隔着清水河,没有船只,我们即便赶到了,也过不了河,更参加不了攻城战。所以,我们继续走我们的。”
    能执掌魏国数十年,让魏国在战败成为附属国之后还拥有一战之力的魏耀当然不是无能之辈,他刚才的举措失当只是关心则乱。
    许卓的压力巨大,他的压力也绝不会小,毕竟真正把魏国国运拿来赌博的是他,是他决定了这次战争的计划。
    在胜负即将揭晓,魏国命运就要决定的时刻,早就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魏耀也是连连失态。
    “先生说得对,我失态了。”被冯先生一点,魏耀马上端正了心态。
    冯先生欣然点头,魏国有如此贤明的太子,真的是魏国之福。
    之后,魏国支援晋楚大战的“十万”大军按照固有的节奏有条不紊地继续北上。
    知道楚、魏这边的风云变幻代表什么的人其实并不多,但凡是知道的,没有一个不紧张万分。
    已经到阳明关外前线的叶锋就时刻关注着南方的消息,希望从这些消息之中得到他期盼的信息。
    奇袭楚京寿城的作战计划是叶锋和魏耀共同制定的,其中叶锋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毕竟,叶锋参军数十年,战功赫赫,是晋国一代名将,其军中能力绝不是魏耀能比。
    尽管魏耀的身边还有许卓帮助,身后还有一个国家级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但论真正的战争能力,魏国拍马都不及叶锋和麾下、幕僚。
    当然,叶锋关注奇袭楚京能否成功并不是因为作战计划是他制定,而是因为奇袭能够成功直接关系到晋楚大战的结果。
    如果楚京寿城真的被魏国攻破,那么晋楚大战的局势将彻底扭转;琴韵留香[楚留香]。
    因此,叶锋对魏国奇袭楚京寄予了厚望。
    为了给魏国争取一击必杀的机会,叶锋指挥下的晋军和楚军打得非常激烈,完全是殊死搏斗。
    也正因为晋军的拼死作战,让楚军的伤亡远超楚国预计,这才迫使楚国增兵,也才给了魏国十万禁军北上的机会。而其中,常平战区晋军的反败为胜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不久前,叶锋更是亲历前线,带领军队狠狠地冲杀了几回,在取得局部胜利的同时也让楚军伤亡惨重。
    更重要的是他的亲自领军作战给了楚人一个假象,楚国统帅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都觉得,叶锋亲历前线是晋国兵力捉襟见肘之后的最后一搏。否则,作为数十万大军的晋军统帅,叶锋岂能亲上前线。
    于是晋楚大战打得越发激烈,双方都认为胜负在此一搏。
    顿时,晋楚战场血肉横飞,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每天都有数千尸体被填埋,成了完完全全收罗生命的修罗场。
    楚国上下的注意力已经被疯狂表演的叶锋彻底吸引,眼里再无他物!
    ……
    晋国历,544年10月27日,魏国卫国大将军许卓突然出现在寿城城下,并直接发动攻城。而得到消息没有多久的寿城才刚刚完成布防,但凭借寿城的强大防御楚人没有丝毫的担心。相反,他们还准备给不知好歹,忘恩负义的魏人以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他们楚国是魏国的宗主国。
    然而,事实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让他们知道魏国为什么会派大军来攻打寿城。
    寿城西南方平盘阳区的一大段城墙突然坍塌,不但把寿城的防御撕开一条大口子,更让大量城墙上的楚兵被直接活埋。
    与此同时,寿城之内开始发生大规模骚乱。大量的武者和军人在寿城之中到处杀人放火,寿城一片混乱,更是直接拖延了寿城的防御调整。
    而早有准备的魏军则抓住寿城防御还在混乱的机会,在护国大将军白龄的帮助下一举冲入寿城,并直扑楚国皇宫。
    魏国数十年的准备在这一刻终于彻底显露出威力,大意的楚人也为他们的高高在上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在内应的帮助下,楚国皇宫被一攻而破,楚京寿城陷落。
    尽管在魏军攻击寿城和皇宫的过程中楚军和寿城民众表现出了誓死守卫楚京的决心,但依然无济于事,最终被精心准备的魏军击溃。
    期间,有楚国两大宗师出手,但也没有挽回败局。因为魏国早就为他们准备了百圣门、无极宗的两大宗师石奂和米晖。
    尽管楚国两大宗师之中有一位一直秘而不宣,从不涉足外界,但在处心积虑的魏国的打探下,依然无所遁形。
    所以,四大宗师尽管打得轰轰烈烈,但楚国两大宗师最后所能做的仅仅是带着楚国太子离开寿城。
    至于楚国皇帝楚琛决定以身殉国,以承担楚京寿城陷落的所有责任。
    以最快速度清洗了楚京寿城有组织抵抗力量的许卓先下令夷灭皇族,接着他又下令劫掠寿城,且永不封刀,整个寿城顿时陷入血色恐怖之中。
    晋国历544年10月的最后一天,魏国太子魏耀带兵渡过清津渡,进入血流成河,而且还没有停歇的寿城,至此楚京寿城被魏国正式占领,而魏楚战争开始拉开下一个大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