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最新章节目录
帝江:人面鸟身背有四张ròu翅,xiōng前、腹部、双tuǐ六爪;善速度,四翅一扇二十八万里,全身红鳞片.
帝江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yù,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浑敦即浑沌,浑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诺^书^网^e^看免费提供^^其形方如ròu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见下文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对这里的“浑沌”大致有三类解释:1以自然之现象解,如李颐、梁简文帝、成玄英和陆长庚;2以人之现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历史之现象解,如宣颖。根据《庄子集解》:南海是显明之方,故以倏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为无,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浑沌为非无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无形也;浑沌:无孔窍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有无二心,会于非无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执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犹怀偏滞,未能和会,尚起学心,妄嫌浑沌之无心,而谓穿凿之有益也。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乖浑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应了老话:为者败之。
南海的天帝叫同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hún沌。和忽两人常到hún沌那里去玩耍,hún沌招待他们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hún沌的恩德。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窍,用来看呀,听呀,吃东西呀等等,偏那hún沌一窍也没有,未免美中不足,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几窍来。于是就带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去给hún沌凿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hún沌,经他好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这个有点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着开天辟地的神话的概念。hún沌被、忽——代表迅疾的时间——凿了七窍,hún沌本身虽然是死了,但是继hún沌之后的整个宇宙、世界却也因之而诞生了。
hún沌,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确实是一个天神的名字。《山海经·西次三经》说,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
帝江就是帝鸿,也就是那个作为中央上帝的黄帝,所以《庄子》寓言便直接把他当做是中央的天帝。至于有人说hún沌是黄帝的儿子,那倒恐怕是较后起的传说。
不管hún沌是天帝或天帝的儿子,除了追求“返乎自然”、“不识不知”、“无为而治”……的道家以外,是没有人欢喜这个黑糊糊黏连成一片的hún沌的。所以后世的传说,hún沌是被丑恶化了。《神异经》说hún沌是只既像狗又像人熊的野兽,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着。因为是个“睁光瞎”,自己走路很艰难,但别人到哪里去他却知道。遇着那有德行的人,他就一股蛮劲地去抵触他,遇着横行霸道的恶人,他反而伏伏贴贴,摇头摆尾地去依靠着他。这种卑贱的脾气,实在是天然生成。平常没事的时候,这家伙,总爱自己咬着自己的尾巴,回旋着,仰面朝天,哈哈大笑。从这个传说里,可见人们对于和黑暗差不多同义的hún沌,实在是没有很好的感情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