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随记》第46章?“别用你的冷漠,杀死最爱你的人。”

余生随记最新章节目录
   如果一个人,凌晨12点给你发微信,说她要从几十层楼跳下去,你会怎么办?
    你会把他当作神经病,假装没有看到不去理睬?
    还是当作大冒险的玩笑,发一句,有胆你就跳!
    还是会立刻和他视频电话,竭尽所能地安抚他的情绪,阻止他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最后一种。
    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十分痛苦,十分绝望,他绝对不会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此时他找你寻求帮助,说明你对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人。
    你的一句话,一个贴心的举动,就可能把他从鬼门关拉出来。
    而不是用冷漠堵死了他在人间的最后一扇门。
    最近,我就收到了闺蜜依依这样一条微信,她说:
    我现在在22楼,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离着窗户特别近。
    如果,如果我跳下去……
    我连忙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心情不好?你和我说说,别冲动。”
    接着我们聊了好久,我才知道,她已经被确诊“重度抑郁症”好久了。
    她告诉我,因为家庭和工作上的一些原因,她失眠有半年了,等好不容易睡着了,定好起床的闹铃就响了。
    以前喜欢和闺蜜逛街,和同事去唱K吃烧烤,现在这些都不会做了。
    只是日复一日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拉着窗帘锁着门,拒绝一切交流。
    有时候会变得暴躁易怒,比如几天前的那个早晨:
    上秒还在喝水,下秒绝对会突然表情狰狞地把杯子往地上一砸,摔得一地碎渣。
    她脆弱而又敏感的心灵,别人语气中丝毫的不满不屑不在乎都会捕捉到。
    然后怀疑自己会不会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会不会让别人不舒服,进而开始否定自己。
    每一个睡不着的夜晚,都在想:
    为什么会不被别人在乎?不能让别人主动亲近我。
    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想着前方漫漫长路无人为伴。
    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可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她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她想要倾诉,想要有人能在她崩溃的时候给她一个拥抱,不多,一个怀抱就行。
    她想要被爱,想要有人能在她孤独的时候给她足够陪伴,不多,一小下就行。
    可是现实就是,往往奢望的越多,失望的也就越多。
    她和家人说过,和朋友说过,可他们的反应都是如出一辙。
    一脸地不可置信:“这有什么大不了嘛,自己去买点药,过一阵就好了。”
    如果是真的吃点药就好了,那她今天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直到和我发微信的前一秒,她守在窗户面前。
    看着几十米以下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冲动地一跃。
    她想要一了百了,彻彻底底摆脱地狱。
    依依变成这样,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各种压力造成的。
    假如在一开始,依依身边的人能及早发现她的变化,及时给她足够的温暖与陪伴。
    而不是冷漠以对,绝大可能不会出现这种场面。
    不过作为她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我相信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不论发生什么,我一直都会在。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重新看到这个女孩脸上的笑容。
    她会像被太阳照耀的向日葵一样,一样的温暖。
    这世间有一万条理由可以杀死我们,会因为生活中细微的小事而感到失落,会因为一些事后反悟出的弦外之音而惴惴不安。
    夜深人静的惶恐,熙攘人群中的孤独,情不自禁的杞人忧天…...
    但有时只要有一条理由也可以让我们活着:
    它可以是一朵纤细的不知名的花,可以是一只在积水边柔软的脆弱的昆虫,可以是一段在记忆中无法磨灭的影像,也可以是在前方等着你的人。
    所以我希望我是那个她遇见后,能找到理由重新让她活下来的人。
    然后拥有重新爱上这个世界的理由和勇气。
    所以,我希望大家面对抑郁症患者时,不要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而是竭尽所能给予他理解,帮助他摆脱无尽的黑暗,为他迷茫的前路点一盏灯。
    后来,我给依依推荐了一首来自中岛美嘉的《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中島美嘉-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这首歌是作曲人送给中岛美嘉的,因为那段时间正是她最低谷的时候。
    作曲人不知道的是,这首歌拯救的不止中岛美嘉一个人的灵魂。
    下面有个热评是这样说的:
    你来这人间一趟,一定要看看或巍峨,或险峻的山;
    一定要去看看或蜿蜒的小溪,或壮阔的大海;
    一定要去看看一望无垠的草原,一定要去看看绚丽多彩的北极光,一定要去看看生气蓬勃的日出。
    一定要好好活着。
    想告诉她,无论何时,活着就是希望,我们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就如《自杀的100种方法》中有一句话让人感动,在书中的最后一页,最后一行:
    “所以自杀真的很痛苦,请你好好活下去吧。”
    然而,抑郁症却是自杀高发的一个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22亿抑郁症患者,发病率约为4.4%。
    /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15%的严重患者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
    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目前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案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
    (以上数据来自百度百科)
    (选自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想来大家对于抑郁症了解的不是太多,很容易被理解为:“就和普通感冒一样”,“性格内向”,“过一阵就好了”,“谁都有吧”,“没事找事”。
    可是并不是这样的。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
    心境低落: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思维迟缓: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意志活动减退: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超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更明显的症状是,会对几乎所有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会放弃做自己曾经很喜欢的事情。
    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时,千万别忽视!!!
    及时去医院就诊。千万别相信网络上那些抑郁症测试题,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寻求帮助。
    积极配合治疗,正视抑郁症。许多人以为得了抑郁症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就消极对待,反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调整好心态。你要相信,其实是有很多人在乎你的,仍旧爱着你的。
    所以,如果你身边也有这些症状的人,请你一定要重视起来好吗?
    请多理解一下他们,少一些无动于衷。
    (选自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如果有个一直很外向的人突然对你说他很难过,求求你,别当那是什么玩笑话,好好陪着他吧。
    有的人看起来外向,说不定他散发出来的温暖,已经是他燃烧自己的生命发出的最后的光亮。
    他们承担着我们无法想象,又无法用言语能表明的痛苦。
    那些所有人以为的“恶心”“矫情”的话,可能就是他们最后发出的“求救信号”。
    说不定哪一天…你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你可以试着这样告诉他们:“别怕,没事的,有我在。“
    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离开,你要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不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最好的永远尚未来到。
    更多美好的明天,还等你来创造。
    ?余生随记
    ?欢迎你
    ?带来故事
    ?投稿合作
    ?请联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