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肴记》第四百六十一章

佳肴记最新章节目录
   等那支赤金掐丝镶红宝石的花卉发簪稳稳的插到周小米的头上时,及笄礼就算是正式完成了。
    周小米这个主角,聆听了几句长辈和正宾的教会,又向在座的宾客们行了礼,由赞者相扶回到了休息的厢房,这个及笄礼也就算是结束了。
    折腾了这么小半天,周小米还真就觉得有些累了。她摸了摸头上的发簪,生出了几分不真实的感觉。院子里的喧嚣声渐渐变小,周瑾和林氏已经开始送客了。
    周小米想去送送那位替自己唱赞的夫人,可是这种场合她是不应该露面的,想了想,又觉得来日方长,于是作罢了。
    人家既然欣然接受了来当自己的唱赞者,就是存了交好的心思,她又何必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呢!
    周小米喝了一口热茶,觉得浑身上下舒服了起来。
    这时,红衣过来了。
    周小米抬头看了她一眼,觉得这姑娘脸上喜气洋洋,虽然表情还是那个表情,可是眼神里却流露出了几分不一样的神色。
    周小米觉得奇怪,就问她:“可有什么好事发生?”
    红衣纳闷,她表现的有那样明显吗?
    “到底什么事?不能说吗?”周小米转了转眼珠,道:“可是有人经你说婆家了?”
    红衣微微启了红唇,眼睛也瞪得比平时大了许多。
    小姐这是打趣她呢?她从前不这样的,难道真是行了及笄礼,变成了大人,所以也敢说这样的话了?
    周小米见她这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红衣难得也有这样有了烟火气的一面。
    老实说,周小米的心情有些复杂,及笄对于少女来说,意味重大。她很怕这一天会来临,很怕她及笄以后,就要面对肓婚哑嫁,嫁给一个她根本丝毫不了解,甚至是根本没有见过的人。
    而且,她隐隐觉得,宋氏这次来,不会只是为了她的及笄礼这么简单。或者,她是觉得时机到了,想要让爹认祖归宗呢?
    如果真是这样,她的婚事,会不会变成一笔交易?世家子女的婚世,又有几个是自己能够作主的。
    想到这里,周小米的兴奋也败了下去。
    红衣不知道自己哪个表情做错了,怎么小姐突然间就一副很郁闷的表情了呢?她朝桃儿呶了呶嘴,意思是问桃儿知道不知道周小米怎么了。
    桃儿微微的摇了摇头,小姐的心思,她哪里能猜到。
    前边的宾客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苏县令还在书房和周氏父子说话。
    难得他们投缘,是那种你瞧我顺眼,我瞧你也顺眼,没有任何利用,巴结关系的投缘。
    女眷们也先后告辞。
    李氏等人跟宋氏辞行,两个年龄相近,经历完全不同的女人说了半天的话。直到前院的人来催了,李氏才带着儿媳,孙子,孙女们离开了。
    周小米和林氏亲自去送的。
    到最后,只剩下秦氏在厅里跟宋氏说话。
    宋氏是什么人,自然看得出来秦氏是有话要说的,而且这个话题八成跟自个儿的孙女有关。
    她没着急,心里已经隐约有了一点眉头。
    果然,秦氏客气了几句,就说起了自己的次子。
    “……那孩子,性子好,模样也出挑,不是我夸自己的儿子,就是您见了他,保准也瞧得上。”
    “已经十七了,考中了秀才,正在书院里发奋读书,准备下科的秋闱。”
    宋氏就更明白了,当下问了一句,“都说先成家,后立业,十七也不小了,你们就没给他说门亲事?”
    秦氏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跟宋氏像是又贴近了两分似的,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真诚起来。
    “那孩子心气高,一般模样的,怕是瞧不上。”
    王嬷嬷在一旁听了这话,心里当下不悦起来,心气再高,也不过是个县令的儿子,只是个秀才,难不成还敢肖想小姐不成?
    宋氏心里自然也是不高兴的,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道:“他父亲是两榜进士,他又是少年才俊,自然是要挑剔些的。”
    这是客气话。
    秦氏却忙不迭的道:“正是这话!老安人在京中颇有声望,交游又广,茂哥儿的事儿,还请您帮着上上心。”
    秦氏的次子,名叫苏茂。
    宋氏微微笑笑,却没有点头。
    秦氏便不再那么笃定起来,心思绕了两个来回,终是没能忍住,问道:“小小姐及笄了,这说亲之事怕是也要提到议程上来了吧!”
    宋氏含笑道:“我们这样的人家,闺女自然是要多留两年的。小米他爹还没认祖归宗呢!不急。”
    秦氏的一口气被堵到了嗓子眼儿。我们这样的人家,哪样的人家?就算是认回了儿子,孙子又怎么样?哪个知道内情的人,会选周小米这样的人做宗妇?
    不过,即便是这样,听了还是堵心的。
    正应了那句广告词,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不过,她此次来,也不是全然无收获,虽然儿子的亲事没有着落,但是至少宋氏对苏川的事儿没有推辞。话说得不太直白,可是秦氏听懂了,如果宋氏可以帮着活动一下,让苏川往上挪一挪的话,那就太好了。
    等秦氏走后,王嬷嬷就替周小米抱起不平来。
    “咱们家小姐,如花似玉的一个人,又聪明又能干,那个秦氏也敢肖想?”
    宋氏就道:“我倒是想让小米日后过得轻松自在些,她又不缺嫁妆,难不成还要看婆家的脸色过日子?最好是嫁给世家的幼子,幼子不用顶门立户,又得长辈喜爱,只要品貌端正,就算学问,仕途都差一些,也没什么。”但是她还不至于要把孙女嫁到寒酸的苏家去。
    苏川只是个县令,仕途又不向不顺,他虽然是两榜进士出身,但是到底家世还是薄了一些。苏茂只是次子,不是幼子,将来读成什么样儿还不知道呢!宋氏又怎么会把自己心尖上的人嫁给他!
    秦氏有些异想天开了。
    王嬷嬷就赞同的点了点头,知道宋氏没有看上苏家。
    不过,她也有些担心。
    云世子可是嫡长子,而且他那些心思,老夫人心里是清清楚楚的。老夫人这会儿说想给小小姐找个世家的幼子做夫婿,是不是说没有看上云世子呢?
    也难怪老夫人会这样想,国公府的那些事儿,简直比府里还要热闹几倍,冯家人又有哪个是好相与的?小小姐要是真的嫁了过去,只怕根本过不上安生日子。
    也不知道小小姐心里是怎么想的!
    ~~~
    家里忙乱了一场,难免让人觉得很疲累,晚饭过后,周瑾夫妇陪着宋氏说了会儿话,就被宋氏撵回去休息了。
    周翼兴因为铺子里的事儿,和几个掌柜碰头,还没有回来。
    周小米却被宋氏叫到了西跨院说话。
    宋氏一直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想让儿子,媳妇的生活因为她的到来而产生什么不适。所以根本不同意两人给她腾正房,坚持住在西跨院里。
    那里什么都不缺,还清静,很合她的心意。最主要的是,孝顺也不是体现在这方面的,孩子们的心意她都懂。
    周瑾和林氏坚持不过宋氏,只好依了她。
    周小米进去的时候,宋氏只留了王嬷嬷在屋里服侍。
    她就突然觉得,宋氏是有重要的事情跟自己说。
    她让红衣在外面等自己,还道:“你去耳房跟小丫头们吃茶吧!”
    红衣微微愣住。
    全府上下的下人,见了她就没有心里不突突的,小丫头们没得罪小姐吧,怎么好好的让自己陪着她们吃茶呢?有自己在,她们也得吃得下去才行啊!
    不过她什么也没说,应了一声就站到廊下去了。
    王嬷嬷为周小米上了茶后,也退了出去,还帮着带上了门。
    周小米就更诧异了。
    她给宋氏行了礼,坐在了宋氏下道,眨着眼睛问她,“祖母,您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跟我说吗?”
    宋氏就招手,让她坐到自己的身边来。
    周小米就坐到了罗汉榻上。
    宋氏借着灯光,打量了她好久。
    都说灯下看美人,这话一点不假。
    周小米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的年纪,又有如花美颜,被这昏黄的灯一照,整个人便又多了几分让人移不开视线的柔美之色。
    宋氏忍不住摸了摸周小米的头发,轻声道:“小米,你娘把你生得真好。”
    周小米就笑,刹那间芳华尽现,晃得人眼睛都花了。
    “祖母,人家都说‘生女随父,养子随母’。我也很像我爹啊!您这么夸我,到底还是在夸您自己呢!”
    宋氏心里顿时像吃了一颗蜜甜似的!还是孙女贴心!
    “小米,你也是大人了,你比你爹娘都聪明,也都有主意,所以有些事,祖母宁愿跟你偷偷的说,不愿意让他们先知道。”
    说到底,到底不是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若是自小养在自己身边的,哪里用得着这么小心翼翼的。
    宋氏自己觉得,她跟周瑾的母子情分比较薄,要不然也不会分别了三十多年!但是跟几个孙子辈的孩子,却是很深厚的。特别是跟小米这孩子,好像冥冥之中就有什么牵扯似的。
    宋氏礼佛多年,对自己这种心有所感的直觉,还是比较相信和认同的。
    宋氏的话,让周小米隐约生出一些不安来。
    紧接着,宋氏交给周小米一只紫檀的带铜锁的小匣子。
    周小米一脸狐疑的接了过来。
    宋氏又道:“你打开瞧瞧。”
    匣子没上锁,周小米就打开来细看。
    里头放着几张庄子的地契,一个宅子的房契,一个铺面的房契,位置在都是汴京城。还有一张物品登记清单,上头罗列了不少字画,古玩,古籍的名字。周小米不太懂这些,可是知道这些东西比真金白银更加珍贵,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而且勋贵世家嫁女儿,只有陪嫁这些东西,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体面和豪气。
    除此之外,清单上还珠宝首饰,衣裳料子等物。
    周小米眼界开阔,知道上面记着的东西,都不是凡品。
    “祖母,这……”她隐隐有些明白这些东西是宋氏要送给自己的。或许是她给自己准备的陪嫁也说不定。
    宋氏对她慈爱地笑笑,颇为感慨的道:“这些东西都是我和你姑母为你准备的。”
    “姑母?”周小米不解。
    宋氏就一点一点的解释给她听:“我当初以为你父亲不在了,就把自己所有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留给了你姑母。嫁妆是一个女子的底气和体面,我当时想着,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了,可万万不能够再委屈她了,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