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四十年》第一百六十一章查个水落石出

领先四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希点军校,是世界闻名的军官培训摇篮。
    其实希点不只是招收山姆国籍的学生,也招收外国国籍的学生,具体流程比较繁琐。
    首先,你必须到所在国的山姆大使馆或领事馆索要报名表格。
    最难办的,找著名人士,主要指本国的军事将领最少两人以上的推荐,这和山姆公民考希点需要州议员推荐相似。
    把报名表格寄到山姆,等待希点审查,然后就等着考试通知。
    去山姆考试,这里主要考文化科目,外籍公民要加试英语能力考试,体能测试,还有健康体检,有点儿像体育俱乐部的流程。
    录取时还要看你在中学时是不是学生干部,和会考的成绩,如果两样都不怎么样的话也很难被录取,毕竟希点可想砸自己的牌子。
    当然,在年龄上也有规定,必须是十八到二十周岁的高中生。
    去希点读书不是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算私人留学,所以毕业后可以加入美军,取得山姆国籍,这是很多贫困国家的孩子做的。
    希点军校现在每年都招收很多外学生籍,山姆政府都会向各国的山姆大使馆领事馆发报名表格,也包括中国。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大陆学生报过名,可能主要是没多少人知道,估计最主要的是,我们国家可不想一个军事人才今后在山姆服役。
    这所学校的全程,是山姆军事学院。之所以被叫做希点,那是因为其地址在希点即英语,汉语简称希点。
    从1802年建校以来,这里就成为山姆军事人才的摇篮。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譬如麦克阿瑟、巴顿、艾森豪威尔等人,都是里面的优秀学员,也是新学员们的楷模。
    其中。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比较特别。
    他被山姆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该国最年轻的准将、希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山姆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然而。中国人对他可没什么好印象,这哥们儿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是一个铁杆的反?共分子,带领联合**打响高丽战争。
    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麦克阿瑟的儿子,阿瑟?麦克阿瑟三世应邀访问学校。
    让大家很惊讶的是,走的他旁边的人不是家族的人。
    这人希点军校的学生当然认识。那就是曾经公众都以为会取代麦克阿瑟的所有桂冠,却在正当年的时候急流勇退,开始从政。
    不错,他就是巫山的老熟人,埃文森?伍德。
    尽管他早就退出了军界,仍然是军人的一个传奇,是联邦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校长霍华德?斯格雷夫斯满脸笑容,他刚履职,就直接邀请了麦克阿瑟家族的人,只要有这个重量级家族的支持。位置还是相当稳固的。
    “老爷,这是我们刚分析出来的消息。”一位中年人来到阿瑟身边,递给他一张纸。
    不要以为他们家现在没人在军界混。家里的一切,还是按照军营那套。
    看了下手中的资料,阿瑟取下老花镜,嘴里哼哼着:“没想到,中国人竟然把老爷子创造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谁?”埃文森眉头一皱:“最近没有听说过中国那边有什么战争啊。”
    “苏俄完了!”阿瑟还没苍老到走路需要拐杖的地步,但他手里就拿着一根,在地上滴滴点点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中国把北极熊的亚洲部分几乎全部拿过来了,用的战术就是蛙跳。”
    “啊?”埃文森一愣,条件反射般问了句:“谁主持的?”
    麦克阿瑟三世摇摇头。眼睛凝视着西方:“不清楚,这应该是他们的机密。不过。曾经又一个人大放异彩。”
    “对了,别看你被政府塑造成英雄。那小伙子比你更年轻,在中南半岛的战役和东南亚左右的战斗,都有他的影子。”
    “一招杀手锏,祭出了雇佣军的大旗,北约的那帮子老爷兵,硬是不敢动。”
    埃文森心中一阵猛跳,差点儿就把人名说了出来,最后还是忍住了。
    至于校长霍华德?斯格雷夫斯,他毕恭毕敬地跟在两人身后,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根本就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放心吧,埃文森!”阿瑟脱下白色的手套,把自己的胸前扣子整理了下,又有条不紊地戴上。
    “杜鲁门不仅把我父亲解职,还妄想着不让军人当总统。后来艾森豪威尔不也上台了吗?对于军人上位,我是肯定支持的。”
    与此同时,巫山在父亲的院子里,看着巫立行翻出一张张老照片。
    这些照片都用小的相册装帧过,也许是以前相册不够,不少是几张相片装在一个空格里,使得几张照片粘在一起。
    巫立行撕得很小心,照片上还是留下了印子。
    “唉,这个活儿真不是人干的!”忙活半天,他终于把老照片又一张张的放在新的大相册里,还在每一个相册封面上写着年代。
    巫山手里拿着一张相片,应该是父亲小学或者初中的。
    相片上面,黑白的颜色看不出他穿的什么衣服,但样式能看出来,好像裤腿儿从上到下都是一个尺寸,显得裤口挺大。
    他戴着红领巾,后面是一排举着标语的人,还有一个面目看不清楚的,手里举的大牌子,好像是一个人物肖像。
    大大的鼻头,更像是卡通画,不过能感觉到应该是外国人。
    “这个你没见过吧?”巫立行献宝似的拿过去看一眼又递了回来:“那是五零年,县城里面举行反战大游行。”
    “标语上写的:麦克阿瑟,滚出高丽。那头像上的人,就是那家伙。”
    “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好像和他本人相差太远。”
    他只是在那里讲述着。回忆着,不需要你去发问,就不停地说着。
    “记得当时你爷爷给我讲。高丽和中国是邻国,唇寒齿亡。恰好也是在冬天。我还专门跑到门外张着嘴把嘴唇冻得冰冰冷,发现牙齿也没死。”
    想不到,父亲也有这么萌的时候,巫山不由暗自发笑。不过表面上,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在那里听着,不时点点头。
    “可惜呀,中国战场上是彭老帅和他放对,两人都对自己国家的元首指手画脚。但是同人不同命。”
    说到这里,他戛然而止。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太祖曾这样评价他。
    可是,自大陆建政后,老帅也是中央高层最早且被迫害得最惨的其中一个。
    生于1898年10月24日的彭帅,是中?共夺取政权的主要将领,烽火硝烟几十年,曾任军队和政府的重要职务。
    然而1959年7月由于在庐?山会议上递万言书,被罢免职位。
    那些曾经和老帅“在一个锅子里吃饭”(朱老总语)多年的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几乎全部紧跟太祖。
    一个一个地站出来猛批彭帅。和他划清界线,对倒霉的彭帅落井下石。
    高层中,只有朱老总一个人表示了对彭帅的同情。
    在庐?山批完老人后。回到京城的彭帅继续遭批斗,老部下里只有钟伟少将敢于为彭帅辩驳。
    最后,彭帅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国防部长、政?治局委员。
    十年浩劫中,他受到残酷迫害,受审讯多达几百次,1974年11月29日,老帅悲惨离世。
    麦克阿瑟虽然有过辉煌战功,还缔造了民主倭国。
    但却因在高丽战争中违背了山姆的党(执政的民主党)指挥枪原则而被撤职——惨遭败走麦城之厄运。
    金日成发动高丽战争后,杜鲁门下令美军赴朝参战。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联合**参加高丽战争,由麦克阿瑟出任总司令。
    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金日成的高丽人民军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
    杜鲁门总统的意思只是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
    他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派侦察飞机飞入中国领空。
    麦克阿瑟的不服从“党”的命令的做法令山姆军政当局相当不满,麦克阿瑟的霉运即将来临。
    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
    麦克阿瑟被解职消息一经公布,山姆国内舆论大哗。
    公众对此的普遍反映是极度的不满,愤怒的人们纷纷向白宫写信或发电报发泄自己的愤怒。
    据白宫新闻办公室统计,他们总共收到了封有关这一事件的信件和电文,批评这项命令的大大超过赞同的比例,二者比例达到20:1。
    当时舆论的种种过激反应,杜鲁门总统说:“也许在6、7周内,他为此会受到痛责。但是最终人们会醒悟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克阿瑟将会逐步降为凡人。山姆人民将会理解我做了我不得不做的事。”
    在远东,当麦克阿瑟夫人轻轻拍了拍丈夫的肩膀,悄声告诉麦克阿瑟他已经被解职的消息。当时,他的表情呆滞了。
    他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温和地说:“珍妮,我们终于要回家了。”
    当时的倭国政府为麦克阿瑟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倭国犬皇裕仁亲自到麦克阿瑟的驻地为他送行。
    拖客油的小学生因此有了一天的假期,沿途欢送他们心目中为倭国的战后复兴立下汗马功劳的麦克阿瑟。
    在哈瓦伊,麦克阿瑟受到了10万人的夹道欢迎。
    而在旧金山,这一数字是50万,洼盛屯25万,纽约750万。
    据纽约警方的估计:那天为欢迎麦克阿瑟而抛掷的五彩纸屑总计2850吨,整个纽约市“仿佛经历了一次暴风雪的袭击。”
    高丽战场对垒的两军统帅,山姆的麦克阿瑟--一个遭撤职的将军。回来之后受到山姆举国上下英雄式的欢迎。
    而中国的彭大将军,却因为反对最高领导人搞浮夸的大跃进而最后死得相当之难看。
    就算是到了现在,巫立行仍然是太祖的死忠粉。却也对当年的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思考。
    巫山没有说话,上去轻轻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臭小子。你老爸是这么脆弱的人吗?”巫立行笑骂道:“你公司的事情究竟是咋的了?还闹到纪委这边来了,是申江那边整的材料。”
    “可能那边出了些偏差,”巫山苦笑着:“安启宗确实懂了些手脚,可不敢中饱私囊,只不过受贿了一些钱,主要是他闺女用人不当。”
    “你不会是想捂盖子吧?”巫立行诧异地看了一眼儿子。
    他可知道,巫山从来不屑于做这种事情,在北疆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