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060章:对缅作战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人算不如爹算!
    等某新皇打算将三万俘虏分批运往新几内亚岛时,忽然郑芝龙来报,甩锅爹闻讯便派人将船队拦下,截留了这批人。
    某新皇接到来信,打开一看,真是佩服地五体投地,甩锅爹居然打起了俘虏的主意,打算将这批人用于对缅甸作战!
    甩锅爹今年都五十了,还惦记着报天书上所述的永历皇帝横死缅甸之仇呢!
    而且也忍了这么多年了,某新皇在北伐之际,这只爹也没在南边瞎折腾,算是难能可贵了。
    现在伸手要人,某新皇也不能不给,更何况甩锅爹也开出了不错的价格。
    一只辫子一百两银子,取整三万只便折银三百万两。
    不过武器装备等个人作战用品都得由北廷提供,南廷才能给钱。
    某新皇这里倒是不缺缴获的战利品,可谓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甩锅爹的要求。
    用这卖俘虏得来的三百万两银子再跟法国做交易,采购大量的黑叔叔,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用这批人来征战南洋的计划落空了,还得调集大量德意志雇佣兵打头阵。
    看甩锅爹这架势,这是要跟缅王死磕到底了。
    根据在南都工作的情报人员的报告,南廷已经编练了正规军约十万,这是能打野战的部队。
    若是再用这三万俘虏打头阵,在甩锅爹的带领下,兴许还真能一举荡平缅甸这个二五仔!
    据说以后五皇子的封地就在那里,这算是甩锅爹给这个讨其喜欢的儿子的最大礼物了。
    说起万历三大征,几乎人人皆知。
    但实际上,在出征泡菜之前,明军便已经大规模用兵缅甸,连名将邓子龙都参加了对缅作战行动。
    这等从莽应龙(1516-1581)这个白眼狼说起,在这货生出来之前,太祖朱元璋在开朝之初,便封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发兵三十万进攻云南。
    在击败了大理段氏之后,又与入侵云南的麓川军决战,并大获全胜,一举控制了云南。
    麓川崛起于元末,当时就是控制缅甸中北部及云南西南部的土著武装集团,由于其成分杂乱,被大明称之为“百夷”。
    位于缅甸南部的团伙便向大明臣服,并寻求庇护,以免遭到军事力量强大的麓川军的进攻。
    到了成祖时期,大明帝国的版图扩张到极致,在云南边地相继设立了大古剌、底兀剌、底马撒、八百大甸(泰国清迈)、老挝等宣慰司。
    前三个宣慰司均位于缅甸,为了便于管理,朱棣还对当地土司实施了“金字红牌”制,对土司发放铜铸信符、金字红牌敕书等凭证。
    加上丰厚的赏赐,在成祖时期,大明对西南土司的控制还是比较成功的,土司们对大明不敢造次,他们之间互相征伐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待“土木堡之变”后,随着英宗被俘,大明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北方,进而放松了对西南土司们的管理。
    随后西南及缅北地区便发生了“四十年战争”,倒是并未殃及云南主要地方,但造成了缅甸的极大混乱。
    而在“四十年战争”之后,“东吁”团伙便悄然崛起了,该团伙首领便是莽瑞体!
    到缅历907年,西历1545年,莽瑞体先后加冕“下缅之王”与“上缅之王”。
    该团伙终于控制了整个缅甸,故而被称之为“东吁王朝”!
    加冕之后的莽瑞体的行为基本上就跟商纣、隋炀帝差不多了,在五年后遇刺身亡。
    此时在外征战的莽应龙火速回师,并在随后四年收复了即将分崩离析的地盘。
    占据缅北地区之后,莽应龙并未歇兵,而是继续北犯。
    至万历八年(1580年),云南周边的八个宣慰司皆落入莽应龙之手。
    莽应龙曾有言:我有甲兵百万,战象上万,何惧明国?
    土司孟养曾将俘获的缅军兵象献于云南巡抚王凝,结果后者将这些战利品送还莽应龙,还附上了大量金币!
    之后,失去明廷支援的孟养被莽应龙俘获后杀死,野心勃勃的莽应龙则于万历九年在征战途中病死。
    翌年,继任的其子莽应里便发兵近二十万,分三路大举进犯云南!
    明廷闻讯之后在大为惊诧之余,便立刻调整了对西南的战略。
    命邓子龙、刘綎等将率部投入对缅作战,并允许其携带家丁,并自行募兵。
    即便装备了大量战象,面对擅用火器的明军,缅军也远远不是对手,很快其攻势便遭到遏制。
    此后不甘心失败的莽应里仍然不断纠集部队北犯,妄图反败为胜,但其军队依旧胜少负多。
    与此同时,由于倭军大举登陆泡菜国,明廷不得不抽调兵力与钱粮予以驰援,导致对缅反击战变成拉锯战。
    战事持续到万里二十六年(1598),莽应里在本土玩不下去了,方才告一段落。
    对缅作战持续了十八年之久,此后西南边境也没有消停过。
    明年是天书上所述发生“咒水之难”的时间,相信甩锅爹的用意便是如此了……
    当然,缅王莽白是个死不足惜的垃圾,能被甩锅爹弄死,也算是为大明除害了!
    甩锅爹在信中还大概提到对缅作战的计划,大致是一路从云南发兵,另外一路从海上绕过中南半岛,从缅甸沿海登陆。
    某新皇相信甩锅爹的实力,毕竟是两大战五渣的对垒,绝对是有看点的!
    在回信里,某新皇还是基于了一定的支持,并做了诸多方面的提醒。
    钱粮方面,南廷都不缺,唯有火器不如北廷兵工厂的产品。
    某新皇也以优惠价,向甩锅爹出售了一百辆蒸汽坦克、一百门铜炮、一万支左轮步枪,以及配套弹药。
    有了蒸汽坦克之后,明军就再也不怕缅军的战象了,主要问题是象肉好不好吃……
    打莽白是可以的,但务必要做得彻底一些。
    对大明来说,根本不需要这个土鳖大王,更不需要东吁王朝。
    既然甩锅爹有意将这个地盘送给自己的弟弟,那就要斩草除根才行!
    缅甸南部以平原为主,某新皇也想看看面对明军的平推战术,莽白到底怎么防守。
    要是甩锅爹带着装备精良的大明王师,却连莽白都打不过的话。
    御驾亲征就变成了丢人现眼了,够北方百姓乐上好几年的!
    不过好歹是自己的爹,不甩锅给自己的话,某新皇还是会在战事不利之际,拉某爹一把的。
    失败?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彻底搞定了皇太鸡之后,某新皇就要对头号叛徒缅甸用兵了。
    这下让甩锅爹抢了先手,那就先让某父皇上阵好了。
    再说在南洋地区作战,湿热的天气与蚊虫的叮咬对北方兵马来说是个大问题。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某新皇还无偿赠送了五万盒舒爽(凡士林),给士兵们使用。
    希望不会被南边的军需官们半道变现了……
    重整旗鼓这么多年,而且还能照抄儿子的作业,目标又是个战五渣。
    某新皇相信这次甩锅爹御驾亲征,轻易是不会失败了。
    因为太好面子,输了也不好意思班师回朝。
    有了!
    某新皇终于想到如何稳赚不赔了!
    派出一支规模在两三万的军队,专门去缅甸抓壮丁!
    完美!
    这些缅人很耐热,那就很适合去新几内亚岛挖矿了!
    某新皇在名册上看了一圈,最终锁定了黄廷!
    这货已经四十了,也是自己的门徒,此前也没有登场亮相的好机会。
    眼下有个机会,就看他把握得怎么样了。
    甩锅爹率军去打莽白,某新皇派狗腿子去抓壮丁,真是相得益彰啊!
    运输矿工的任务,便可交给自己另外一个门徒郑省英来完成了。
    在郑芝龙这辈人逐渐老去之后,郑氏集团的权柄已经逐渐落到郑成功这代手里了。
    也是时候给这些富二代们加点担子了,不然总是跟着某新皇吃锅烙,没法自行领兵。
    其实这也不算啥高难度的任务,在自己的几个门徒里,某新皇也就对万礼、甘辉、张煌言这哥仨的能力是比较认可的。
    郑成功已经三十六岁了,对辫子作战倒是跟历史上一样英勇,但某新皇总感觉其不能审时度势,能为将,而不能为帅。
    在诸多门徒里,也只有张煌言是帅才,故而某新皇才将其调到特种部队,磨练之后,便可自领一军,对外征战了。
    郑成功往后还是要继承家业,负责指挥郑氏舰队,捎带脚打打两栖登陆作战。
    不过拖他爹镇海公郑芝龙的福,舰队里的木制主力舰已经换成了四十艘铁甲舰。
    往后铁甲舰的数量势必会与日俱增,郑成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陆军装备了蒸汽坦克,舰队拥有铁甲舰。
    两军拥有了划时代的先进武器,某新皇暂时还看不出哪个军种对敌人的优势更大。
    等飞机横空出世,那就完美了,可以组成“神圣三位一体”的打击组合了。
    但是初代的内燃动机比之前的蒸汽机还不靠谱,停罢时间远多于工作时间。
    某新皇也只能一边砸钱,一边让科学院的一群人慢慢研究去。
    目前有飞艇差不多就够用了,强行上马飞机的结果就是让飞行员为其陪葬!
    开春之后,某新皇还是要继续北伐,不能给辫子留有喘息之机。
    只不过领兵出征的主帅由自己变成了周遇吉,附以张煌言等人应该是足够了。
    因为从北边传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皇太鸡终于挂了!
    现在自己的对手变成了顺鸡!
    要是这厮是个短命鬼的话,说不定过两年就要轮到康鸡继位了!
    尽管多尔衮还活着,但没了皇太鸡之后,某新皇的心腹大患就自动消失了。
    顺鸡的战略眼光倒是超过豪格,但明显不如其爹,多半还得听他十四叔的建议。
    在用广播与报纸宣布这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之后,整个北都及周边的百姓都陷入了巨大幸福之中不能自拔了……
    之前皇帝御驾亲征歼敌超过二十万,现在又得到了虏酋丧命的好消息,说明大明中兴在望了。
    北都的酒楼、饭馆乃至娱乐场所,全部爆满,因为大家再也不用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