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最新章节目录
一
这儿的秋天已经很冷。
七个乞丐般的老人用麻绳捆住自己身上又脏又破的棉袍子,挑着柴担经过一片荒地。领头那个看到走在最后的老人艰难地拖着步子,就说:“大伙坐下歇一歇吧!”
不远处有几块很大的石头,大家就走过去,放下柴担坐在石头上。坐下才觉得,这石头太平整、太巨大了,有两个老人便站起来,围着石头走了几圈,又蹲下身去细看石头上的纹路。另外三个也站了起来,看了石头再看整个荒地,快速走出几步又低头回来。
大家始终没有说话,但从表情看,都像换了一个人。眼睛亮了,眉头皱了,身板直了。
——这几个老人,是清代被流放到东北地区的南方大学者。他们都曾经是科举考试的考官,当时全国知识界的最高精英,由于几次不明不白的“科场案”被问罪。好些同事已经被杀,他们死里逃生被判“流放宁古塔”。宁古塔,也就是现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市。
流放往往牵涉家人,几千里地的拖枷步行,妻女都殒命在半途。他们这些文弱书生到了流放地立即成了服苦役的奴隶,主要的劳役是烧石灰窑和养马,天天挨打受辱,食不果腹。
在苦役中,第一年,他们想得最多的是科场案的冤屈,希望哪一天远处出现一匹快马,送来平反昭雪的恩旨。整整一年,眼都看酸了,没有见到这样的快马。第二年,他们不再惦念平反的事,想得最多的是还在家乡的父母和死于半途的妻子。第三年,他们发觉自己几乎已经成了地道的苦力,就不断背诵过去所学的诗文来自救。第四年,连自救都放弃了,什么也不再想,只把自己当作完全不识字的草民。
幸好,这一带果然荒草遍地,人烟稀少,没有一座破庙、一张门贴,能够引起他们对文化的记忆而徒生伤感。
但是,今天的这几块石头,唤醒了他们心中一个早已封闭的角落。
他们立即作出判断,这是柱础。但从体量看,柱子极大,只能是宫殿。从荒芜的状态看,应该废弛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这是什么宫殿?哪一个年代的事儿?他们快速地走进脑海深处已经蒙尘多年的书库,粗粗翻阅,再细细翻阅……
他们谁也不讲话。只是,伸手细摸石头上的刻纹后互相看了一眼,举头远眺四周地形后又互相看了一眼。那目光,当年在翰林院里出现过,彼此非常熟悉。
每个人都深感奇怪,原以为忘了多年的一切,为什么顷刻都回来了呢?
二
不一会儿,老人们又挑起柴担上路。
打破沉默的是那个走在最后的老人,他只轻轻吐了四个字:“李白醉书。”
立即有一个老人接口:“渤海国!”
老人们想到的,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唐朝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个藩国的信,但是信上的文字,大家都不认识。传阅了好些天,上上下下都摇头,这对于很讲排场的宗主国大唐来说,有点丢人。担任秘书监的贺知章突然想到,自己的朋友李白有可能认识这种文字,因为李白出生胡地,又漫游四方,见多识广。他一说,唐玄宗下令把李白找来。
李白是从一张酒桌边找到的,喝得已经有点程度了。来到殿上,见过皇上,便看那信。一看就笑,那文字他果然认识。他一句句翻译给唐玄宗听,唐玄宗嘱他立即用同一种文字写回信,也好顺便炫耀一下大唐人才济济,通晓各种文字。
李白一听皇上的意图,有点得意。趁着酒兴未过,想在殿上摆摆谱了。他斜眼一看周围站立的人物,便对皇上说,写回信可以,但要杨国忠替自己磨墨,高力士替自己脱靴。皇上一听,点头同意了。于是,权势赫赫的杨国忠和高力士就苦笑着上前,围着李白忙开了。
问题是,这到底是哪个藩国写来的信,使皇帝那么重视?
渤海国。
清代流放的老人们猜对了。他们后来还把这次半路发现,写在自己的笔记上。曲曲折折多少年,被我看到。
其实,渤海国是李白出生前两三年才成立的,几乎与李白同龄。建立者,是靺鞨族的粟末部首领大祚荣。按历史记载,唐玄宗登基后不久就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那个政权按唐朝体制运行,通用语言是汉文。难道,李白读到的那封信写于他们通用汉文之前?难道,正是这种不便,使他们开始学习汉文?
当然,也许,李白醉书的故事只是故事。
但是不管怎么说,渤海国不是故事,那个庞大的废墟不是故事。
清代流放者看到的废墟,是渤海国的首府,即“上京龙泉府”。
流放者们没有权利也没有机会再来仔细考察。从零星留下的笔记看,只知道有一个老人又来过两次,时间都不长,他也没有进一步研究的条件。
认真考察,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了。
三
我去上京龙泉府遗址的次数很多。原因是,我历史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起落更迭。
我首先看到的是外城的城墙墙基,那是两米多高的夯土基座,宽达十来米,像一道天然生成的大堤坝,绵延到远处。
这个基座上面,原本应有一方方巨大的砖石砌成的雄伟高墙。可惜这儿不是吴哥窟所藏身的原始森林,而是敞亮开阔的东北平原,一座废弃的城市很难保存住一点什么,能用人力拿得走的一切都被人们拿走了。一代又一代,角角落落都被搜寻得干干净净,连清代流放者看到的大石也不见了,就剩下这一道泥土夯成的基座,生着草,长着树,静静地待着。
再往里走,看到了同样是拿不走的城门台基和柱础。昔日都城的规模,已影影绰绰地可以想见。
从遗址看,上京龙泉府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环套组成,外城周长三十余里。全城由一条贯通南北的宽阔大道分成东西两区,又用十余条主要街道分隔成许多方块区域,果然是长安城的格局和气派。
京城的北半部,是统治者办公和居住的宫城,城墙周长五里。从遗址、遗物看,内城中排列过五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东墙外则是御花园,应该有湖泊,有亭榭,有假山。
宫城中一个最完整的遗物,是文献上查得到的一口井,叫“八宝琉璃井”。井壁由玄武岩石砌成,几乎没有任何损坏。
我在井口边上盘桓良久,想象着千余年来在它身边发生的一切。我伸头一看,它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一个管理人员告诉我,从种种材料看,这座城市在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之间可能是亚洲最大的都市之一。当时,它不仅是渤海国的诸城之首,而且是东北亚地区的贸易枢纽,把遥远的长安和日本连成一条经济通道。
人们从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可推断出当时这座城市的繁华。在城西和城北的牡丹江上,发现了宽阔的五座跨江大桥的桥墩遗迹。而如今,数万人的现代生活,只一座桥就绰绰有余。想一想,当日该是何等景象!
这样一座城市,真会消失得如此彻底?
为了索解这个问题,我在古书堆里研究了不少时间,发现有关渤海国的记载不多。《旧唐书》、《新唐书》有一点,日本、韩国也保存了一些旁佐性资料,都比较零星。这个政权本身并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就像一个没有留下遗嘱的亡故者,只能靠着一些邻居们的传言来猜测了,而且,那些邻居也早已枯萎。
直到现在,我掌握的材料还不足以写成一篇完整的论文,只能描画一种粗疏的图像。
大体来说,从大祚荣、唐玄宗、李白那个时代的交往开始,渤海国成了充分汲取了大唐文明的自治藩国。当然,也成了东北大地上最先进的一个政权。这种地位,隐伏着巨大危险。
危险首先来自于内部。
毕竟刚刚从相当原始的游牧生态过来,任何较大的进步都会让原来一起奋斗的首领们跟不上,造成一次次冲突。不少首领反目成仇、举刀威胁,甚至重返丛林。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张接受大唐文明的先进分子必然是孤独的悲剧人物。他们很可能被看成是数典忘祖的“亲唐派”,但唐朝,又未必把他们当作自己人。
在这一点上,唐玄宗时期渤海国的大门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哥哥一度是渤海国的统治者,一直想与唐朝作对,他争执几次无效,就逃到唐朝来了。哥哥便与唐朝廷交涉,说我弟弟大门艺对抗军令躲到了你们这儿,你们应该帮我把他杀了。
唐玄宗当然不能杀大门艺,但又不能得罪实际掌权的哥哥,左思右想,便用了一个计谋。他派了几名外交官到渤海国,对那位哥哥说,大门艺走投无路来找我,我杀掉他说不过去,但你的意思我们也该尊重,因此已经把他流放到烟瘴之地岭南。
本来事情也就过去了,不想那几个外交官在渤海国住的时间长了说漏了嘴,透露出大门艺并未被流放。于是那位哥哥火了,写信给唐玄宗表示抗议。唐玄宗只能说那几个外交官胡言乱语,并把他们处分了。
历史学家司马光后来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事曾作过有趣的批评,大意是说:唐朝对于自己的隶属国应该靠威信来使它们心悦诚服。渤海国那位弟弟为了阻止一场反唐战争来投靠你,你应该有胆量宣告他是对的,没有罪,而哥哥则是错的,即便不去讨伐,也要是非分明。不想唐玄宗既没有能力制服那位哥哥,又不能堂堂正正地保护那位弟弟,竟然像市井小人一样耍弄骗人伎俩,结果被人反问得抬不起头来,只好对自己的外交官不客气,实在是丢人现眼。(参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三
)
司马光说得不错,但他太书生气了。历史上,除了少数伟大人物的响亮行为外,多数政治都是现实的。唐玄宗管理庞大的朝廷事务已经十分吃力,他怎么会为一种远离自己的权力之争,付出太大的代价?
于是,那位可怜的大门艺只能在长安城里躲躲藏藏,怕被渤海国的人发现,怕暴露唐玄宗为他编制的谎言。他寄情故乡,故乡容不了他;他亲近唐朝,唐朝帮不了他。
让他稍感安慰的是,由于他和别人的努力,渤海国还是逐渐领受了唐文明的光照。更由于自然规律,保守势力一批批老去,连他们的子孙也被唐文明吸引。因此,终于迎来了公元九世纪的大
小说推荐
- 御天化魔
- 人类的愚昧引来了天外恶魔的窥探。长生者得到长生为何还不满足。苦寒之地的流民为了苟活,用尽了手段。被恶魔污染的人心和大地又有谁能够救赎
- 苦蚕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山中山第一百八十章暂退强敌准备出洞
- 不死生物的巫师旅途
- 他的足迹踏遍亿万星辰。他的名让众神畏惧,神国颤抖。他就是这样一位兴趣使然,乐忠于探索真理的巫师。正经一点说,这就是一个脑回路清奇,有点神经质,有点小邪恶的家伙,穿越后在努力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彻底变成邪恶巫师的故事
- 苦大且仇深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完本
- 忆苦亦甜
- 先苦后甜,回味无限,挨过清寂,终见光明
- 文刀客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卷前世今生第三十五回红颜祸水兄弟残白刀血水天际染
- 一品皇商:厨娘她文韬武略
- 现代美食家,一朝穿成个古代小厨娘,原本吃遍八方的吃货,现在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破酒楼,居然还被人一把火给烧了?慕安乐淡定不住了,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敢说我的酒楼不好?哼,站出来,咱们比试比试再说!敢说我的菜不好吃?哼,挥手几道现代菜品,整条街香飘十里,就问你馋不馋!敢说我长得不好
- 林刻苦已完本
- 最新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这盛世如你所愿
- 进化逆旅
- 天无绝人之路,人有逆天之时!科技腾飞伴随人体的不断退化,沧海横流能否有人中流击水,走上逆水行舟的进化之旅。金湛身体机能羸弱,却意外走上大脑潜能不断开发之路,矩阵化思维、数理几何化武技护航度过重重险境。破死神来了之诅咒,解异次元杀阵谜团,血战角斗竞技场,陷盗梦空间之疑阵,悟数码宝贝无限大之进化奥秘,笑
- 孤云北望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卷斯巴达克斯第一百三十八章用心良苦
- 时空旅人传奇
- 一场神秘地车祸过后,张知秋发现自己“被湮灭”了—世上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但自己这一家人存在过的痕迹却“被抹掉”了,而这一切地罪魁祸首,都是因为一个“被穿越时空”地破损“时空仪”所引起地…不明所以地,张知秋发现自己不仅可以在现代与明朝间自由往来,还能来回带着不少东西…据说,只要自己能够不断地找到
- 文詞连载中
- 最新章:vip卷后记
- 穿成年代文里女配的路人姐姐
- 在报社工作的高悦阳因病去世后,重生到了在住院期间看过的一本年代文里,成了其中一位女配的姐姐。幸运的是她拥有了一个可以种植粮食的随身空间,让她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能够吃喝不愁。可她不仅有位恶毒的妹妹,更倒霉的是,文中的重生女配和她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害的她开局就要掉马甲。成天被女配们盯着的感觉实在太不好受
- 苦瓜凉茶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240章奇葩男
- 文娱从旅行开始
- 别人旅行费钱,叶开旅行赚钱。去到新的城市能增加钱和灵感,景点和感悟能学会各种技能。爬了一次山,叶开感觉这山仙气缥缈,于是落笔《仙剑奇侠传》出现了。一路涉足、一路留念、一路回望、依旧前行
- 采茶纪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完结了
- 旅行青蛙:我娇养的赘婿又黑化了
- 【重生+系统+种田+甜宠+轻松】秦青重生了,绑定了个旅行青蛙系统,不做任务就自爆警告,还被迫选了个地狱级任务:成为摄政王妃。可她重生的是个人人喊打,邋里邋遢的乡下疯子,还嫁给了山野汉子,摄政王能喜欢这样的?为了不自爆,秦青开启了洗白,种田,外加打听摄政王的漫长道路。然而以前对她爱答不理的山野汉子现在
- 今音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四十四章妙妙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