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匠最新章节目录
唐豕和一干唐家长老们,对目前的唐村非常满意。只要肯出力气,到冬天还饿肚子的族人,应该没有几个了。
现在村中的贫穷人家,大多不是鳏寡便是孤独,剩余的应该是身有残疾,或疾病缠身已无法与灾祸抗争的人家。
假使村里的大户们愿意稍稍做些善事,这些人的穷蹙困厄也便稍解了,正所谓“救急不救穷”。
懒汉和无赖在村里还有,但那总是少数几个人。按照潘先生的建言,村里有两个北军回乡的军卒唐六子、唐鱼儿,皆三十余岁,年纪不算大,是董卓入京时逃散回来的,当年闹黄巾时均见过血,略有胆气。
村中各大户人家每户出一丁,由老成之人夜间带领,组成巡逻与治安的队伍。将懒汉与无赖也编入什伍巡逻,隔上五、七日不时操演,公中管饭,亦给少许钱粮,名曰做事实为看管。一者可以减少不良事端的发生,再者,也是个废物利用。
两个年老的唐家长老心痛钱粮,坚决不愿为此多增花销。唐豕也不劝说,确是另外说出一个故事。
三个月前,在淇水上游距离唐村不到五十里地的上庸郡梁家铺子,有二十几个山中强盗,由村中的泼皮无赖趁夜引入庄中。纵火焚烧房屋,杀伤人命一百几十口,抢掠财物、牲畜无数。
其中有一梁姓大户人家,不愿舍财保命,竟然被强人做下了灭门的惨事,据说官寺的公人们至今尚未抓捕到强人。
唐豕前次去南乡县城中缴纳钱粮,能听来此事原也不稀奇。两个长老却被唬得战战兢兢,不再出言反对,然又要被迫出钱粮,心中总是不很熨贴。
……
唐豕唐元丰没有跪坐在潘阳客厅中的矮榻上,而是与潘阳一样,很悠然自得地与其坐并列在藤圈椅中。
两张椅子间放着一个方形的小几,上有一只长方形的竹制托盘,一个径圆三寸、高约两寸的短嘴红泥茶壶、两个比牛眼略大些的红泥陶制茶盅放置其中,茶盅口袅袅地飘着热气。一个婢女跪坐在小方几前的短席之上,随时为茶盅添茶汤。
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孙权继其位。
这个消息不算新闻,在建造作坊的时候,便影影绰绰听到做活的工匠在谈论。
潘阳记不得孙策是什么时候死的,但他知道。东吴从此掀开了新篇章,进入了属于孙权的时代。
陈琳撰写了讨曹檄文,曹操曹孟德的风疾头疼被檄文骂痊愈了。
唐豕继续说出一个他自认为可让潘阳震惊的大事。
潘阳知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争战开始了。
“是啊!也该到时间了。”看了看唐豕,潘阳若有所思,但没有任何激动的表情,伸手肃客,示意他继续饮茶。
他们现在饮用的是真正的绿茶。不知道唐豕花了什么代价,从哪里搞来的。他不说,潘阳也不问。
唐豕这半年,经常来潘阳这里,已经不把自己当作客人了,所以才能和潘阳一起坐在藤圈椅子里面聊天。二人经常是这样,半天不说一句话。
十月曹操偷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军粮。
偷眼瞧了瞧,陷入沉思的潘阳,唐豕小小抿一口茶,放下手中杯子,又说出了一个自认为足以震撼潘阳的大事件。
“嗯。袁绍该败了。”潘阳挥挥手,赶开了面前偷空出来晒太阳的苍蝇。
看起来被震撼到的人是唐豕。
有着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比曹操强大的不是一星半点,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
前一阵子还有传闻,曹操即将失败了。现在仅仅损失了一点军粮,先生就说袁绍要失败了,唐豕不信。
“功高莫过救驾。计毒不若绝粮。”看出了唐豕的不解,潘阳进一步解释道:
“淳于琼贪杯误事,曹孟德胆大心细,派精锐之师偷袭乌巢,袁军必然丢失粮草。”
“袁本初好谋寡断,得知失粮必然心慌,定然挥军猛攻曹操大营。”
“以曹孟德之能,大营必然安排得力大将守护妥当。袁军急切之间,定不可得。”
“无论是继续僵持或是撤退,袁绍军中无粮,乱必生矣,故此,其人败亡不远,也是曹操该有此运道。”
唐豕嘴张的可以塞下一个鹅蛋,“这天下尚有博彦不知的事吗?”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人怎么可能如此博学:腹中学问高深,精通陶朱商贾之术,通晓房屋、水利营造,制文具、烧陶器,做家具……为何现如今居然连千里之外军事征战,也能详加剖析、侃侃而谈,内情似乎比自己还要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人?
唐豕是真的被吓住,不敢再往下想了。
“郎君,有客来访。”与从院门外过来报信儿的仆人低声交谈几句后,兴儿对入内报躬身禀报,双手恭恭敬敬递上木质名刺:“博陵崔均。”
自知不便在其他士子面前盘桓的唐豕,赶紧起身告辞。潘阳言说无碍,然却挽留不住,只得由他告辞。
潘阳遂入内更衣后,准备出门迎客。
“博陵崔均”崔州平,后世传说中的“诸葛四友”,怎么有兴趣跑到这个穷乡僻壤来了,带着满心中的疑惑,潘阳迎出院门。
一番寒暄互道表字之后,二人进入客厅中分宾主跪坐。跟随的两个仆役与一个小厮,自然有兴儿去安排照料。
伶俐的婢女巧儿,早已换好新茶及茶具,端放于矮榻茶几上。上手不停忙碌起来:烫壶,醒茶,洗茶,烫杯,冲茶。滚水高高冲入茶壶,一缕茶香,蕴蕴而生,直沁入心脾。
巧儿得先生示意后便开始分茶入杯,茶汤入杯后双手举起敬给客人。然后轻手轻脚跪退两步停在榻边。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舒展大方,令人赏心悦目。整个过程,杯壶轻碰,叮当悦耳,令人感觉不到一丝杂响。
与人相会交谈,醴醪、蜜水或饴糖水,显然才这时应该拿出的饮料,而眼前注入茶盅的饮料明显不是,崔州平有些看不明白。
“请。”潘阳微笑着邀请。左手托底,右手执茶盅,浅浅的嘬了一口茶。
“请。”崔州平有样学样,只是茶水入口后,微微地皱了皱眉头。
“崔兄以往可饮用过此茶饮。”潘阳略带介绍地问道。
“不瞒博彦兄,这是第一次饮茶。”崔州平年岁大潘阳不少,却称呼的着实客气。
稍待片刻,崔均又端起茶杯缓缓品了一小口,仔细感觉片刻:“此茶饮,初时入口,略感清苦,入喉不一刻,便觉有回甘,舌下也有生津只感,端是解暑妙品。”
“时下已入冬,茶饮滚热,饮用后周身发热,做饮子亦是妙品。”潘阳随即扶掌大笑:“州平兄真妙人也。首次饮茶,便已品出茶中真谛,妙哉妙哉!”
崔均听罢,亦不禁大笑。
“茶叶亦分品级。品级的高下,端看条索形状、色泽,口鼻中所嗅香气亦是判断的依据。至于口感大多便是这回甘,茶汤入口清香、甜而不腻,回味悠长,是为上品。若回甘中带有清凉,好似少许薄荷入咽,可得生津润喉之效,那便是茶中之极品。”潘阳不紧不慢缓缓道来。
“博彦兄精熟此道,论述甚妙,听君所言极品茶叶,恨不能一尝为快。兄可是有缘品尝?”
潘阳沉吟一刻:“尝与家师兄,拜访友人时,有缘品过一杯,至今回味,不敢或忘。”
想起了前世的自己在上大学时,与要好的同学一起去拜望他的朋友。喝过一杯绝品的好茶,茶名“黄萏”,虽然已经隔世,依然可以回忆起口感。
往事已不可追,心中不禁一片黯然。
;
小说推荐
- 大汉缝尸匠
- 品尝完老板画的大饼,享受过997福报,心花怒放的陆询穿越到大乾世界,成为大汉国的一名缝尸匠。这里,妖魔鬼怪、仙神佛灵横行无忌。这里,巫蛊、祝诅、媚道、厌胜、魇昧等邪术方兴未艾。这里,刽子手、扎纸匠、仵作、赶尸人等捞阴门的云集景附
- 大葱吃我连载中
- 最新章:汉阙风云第179章、处罚[2]
-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 穿越到西汉,成为最励志的皇曾孙刘病已,却发现这个时代千奇百怪,完全与历史不符。身份特殊,又莫名卷入宫廷争斗,刘病已被迫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与他们展开斗争。与天地奋斗,其乐无穷。与权势奋斗,其乐无穷。与娇妹奋斗,其乐无穷。凭借特殊才艺,买田置地,造纸印刷术,一时长安纸贵;发明羊肉泡馍,麻辣烫,爆米花,燕
- 孝孝公子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朋友们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这本书还可以叫做《历史大乱炖》身负系统金手指,穿越水浒第一背信弃义之人陆谦。定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闯出一个不一样的江湖。更要力挽天倾,砸碎赵宋,镇压女真,复我华夏浩荡雄风。直叫那: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而当赤红色的血旗从东向西漫卷而过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猛地一震,原来这系统
- 汉风雄烈连载中
- 最新章:水浒卷新书已上传——五千年来谁著史
- 锋霜
- 自认不是胸怀正道的大侠,也不是义薄云天的义士,更不是那上九天揽月的神仙;一个风采百出、万般纷扰的世间;犹有不平事,天下皆虚名,单行自己所愿之事
- 北方铁匠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辞家第三十章雪见
- 大国良匠
- 酒色财气,终究是过眼云烟。以假乱真,逃不过真灼法眼。每一件赝品背后,都有贪婪欲望的勾心斗角。每一寸纹理之间,都是传奇匠师的辉煌重生
- 为陈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三百一十二章:传奇一生
- 大道匠心
- (这是一本关于佛雕师的书)午夜梦回,他总被梦里真实的场景惊醒。那些影像如同电影,时不时在他的脑海回放…他一手生花的雕刻技术,让世人称奇。他是华夏国最年轻的佛雕大师,但是他却不知道他来自何方。为了寻找前世今生,他踏上了寻找大道匠心之路
- 凡一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148章惊世之作
- 摸尸匠
- ;他猛的睁开双眼,从床上坐了起来。房间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没有一丝光亮。但是他却分明听得见“咚咚…咚咚”那声音空洞,焦急,冷漠,却是在这死寂一般的夜里,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胡乱摸索着墙壁上的灯绳,灯亮了,他才分辨出那声音的来路—有人在敲门“是谁”他小声问道,却依然坐在木板床上,他忽然发现自
- 花曼楼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六十五章奇怪
- 抬棺匠
- 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若繁星,自东汉起,人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为贵人、中为百姓、下为贫民,行业被分为九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按照东汉时期的观点,我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定位在几等,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小人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眼中也是十分低贱。抬棺匠,简单的三个字,道出多少
- 陈八仙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七十四章二次棺(114)
- 盛世娱乐
- ;低价旅游害死人啊,杜翰文跟几个同事从登机前就开始抱怨公司组织的本次宝岛游。导游竟然从还在内地时候就开始宣传商品,什么金门高粱酒胜过二锅头,炮弹壳做的菜刀斩钉截铁,还有激光刻字服务。本来期待的心情,还没出发就降到海平面以下。最惨的是杜翰文悄悄问过导游之后,发现竟然没有自由活动时间。那自己那么多想要去
- 小银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四十二章两个公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