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正文第一百二十四章朱元璋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最新章节目录
   真正破坏力极强的那就是纸,以及现如今暴涨的各个产业的价格,乱世黄金,自然是物以稀为贵嘛,粮食稀缺大家都会有意识的去屯点粮食,蔬菜水果等也是如此。
    所以在此时产业内所有的价格提升,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既有现在乱世的原因,也有人为刻意的行为,人为之事已经在逐步的按计划解决中了,乱世想必天下很快就会一统。
    至于是谁,那朱元璋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如今暴涨到什么程度了呢,寒门子弟往常节省一两个月即可买本书,现在恐怕已经是遥遥无期了,这对于寒门的人来说糊口尚且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更别说是去科举了,在他们家人看来这科举简直就是变相的自己花钱去当兵。
    看来世家们在民间给学子们灌输的这种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啊。
    尤其是现在家中还算能吃饱的也就是那几亩薄田的人家了,加上那几间年久失修的房屋,即便是全卖了恐怕也赶不上这飞涨的物价啊。
    所以政策下达虽然是向着这些寒门百姓家的,但是终究得利的仍然是世家子弟们,世家们缺少的就是归顺自己的意志,服从上级的命令,如果想办法让这些人臣服于自己,那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但是如今的情况完全是相反的,人家不骂街已经是很不错了,更别说是其他的配合等等。
    寒门中的科举往往是一场人生的赌博,而且只能赌一次,一次失败几乎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撒,基本上一次就决定了一辈子的事情,绝大多数是中途放弃,这其实也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别说是寒门子弟进京城科举了,就是路上所用的盘缠,住店,还有等待考试前的那段时间,这都是要花钱的,况且是京城不比乡下那么的便宜,人多自然物价什么的都贵。
    京城的房子那也是不可能买的起的,所以无数士子,一次科举失败,几乎就等于这辈子都别想再参加科举了。
    回家上吊者有之,服毒者有之……
    比如大唐时期,武瞾时期大力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武举考试和科举考试,本意那也是如此,贤能者上智障者下,为大唐悠悠盛世奠定了基础。
    期间也发生过才子辱骂武则天的事情,便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骆宾王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女皇帝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这可是敬重天下读书人已到如此的程度,毕竟朝廷觉得只要是人才就不会为这五斗米而折腰,但是就是因为这点在世家看来的碎银子,恰恰就成为了这士子门口的一座大山,想用功都不知道何处用去……
    就这,天下士子岂能不恨?
    民怨沸腾。
    但悲哀的是,大多数士子,连自己该恨谁都不知道……
    上位能够占领金陵城,在这金陵城安稳的驻扎修养近两年,还不是刚进城对全城百姓的许诺,百姓跟朱元璋本就是一致的,大家都是穷苦的农村出身,都是经历过忍饥挨饿的,想来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
    自然是要站在上位的这边了。
    出了这等事,他怎么看的过去。
    所以一安顿好了弩箭生产的所有事项,上位立刻就找了徐达,要马上在金陵开办纸厂!
    没错,不是纸坊,而是纸厂!
    这些事情的影响,都是牛一平亲口言说的,上位对于牛一平讲的这些话那简直就是历历在目啊,印象真的是太深刻了。
    就仅仅是关于生产方式上面,就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产能更是不知要涨多少倍,这一点已经是未做先知了。
    这就是小作坊与大产业的关系。
    所以上位对于弩箭的制造便是如此的上心,即便是因为造弩箭花光上位所有财库的钱粮,上位也觉得很值得,毕竟如果办不了大规模的厂,稍微小一点规模的厂那绝对也是堪称奇迹般的从在,无非是花的时间短了点而已。
    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个“工业”,通往着另一个截然陌生,但却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牛一平给他的感觉,就是手中握着这样一整个世界!
    ……
    “哎哟这不小神仙吗,好久不见今日怎么有空出来啦?”
    滁州城外,庄园的乡村车道旁。
    一名刚刚忙完一片田垄的老农,正在擦汗,忽然见到一俊美少年路过。
    一位正在田中作业的老农,辛苦的在地里边干活,正在喝水的同时,无意间发现走过来一个飘飘欲仙的少年。
    这美男子穿着十分的贵气,而且看上去很洒脱,玉树临风,英姿飒爽,活脱脱的神仙打扮,就差手持拂尘了。
    不用说这本就生的一脸俊气的男子,自然是牛一平了。
    “哈哈,老刘头,你还问我,你家娃子啥时候去赶考啊?”
    “老大爷,忙着呢,记得你家有个喜欢读书的娃,是不是已经去赶考了呢?”
    “赶考?你开啥玩笑,我家娃要去金陵赶考,最起码也得再读完……”
    牛一平也是不是礼貌的笑了笑,发现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也追求完美,非得到了万事具备的程度,才要展示自己的能力。
    这一点跟牛一平那个时代的人也是一样,让孩子报各种的辅导班,甭管有没有用总之就是不能让他闲着,一旦让孩子闲着总感觉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过说着说着,老大爷却是忽然叹了口气。
    “唉,可惜就是最近这物价长得也太快了,我家娃虽然喜欢读书,可……供不起啊。”
    “穿衣吃饭尚且没能有一点的宽裕,况且金陵城的物价那涨的我们这些做老百姓的压根就不敢打听,免得被那些老板骂。”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