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正文卷第二百五十二章李景隆废物出事[2]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尚书的位置上坐了七八年,夏元吉对方世玉恢复宝钞的目的,还是清楚的,而宝钞的存在,也确实极大的促进了大明的商业发展。
    采买贸易。
    抿了抿唇,方世玉突然笑道:“铁炫,张掖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军报上说,东察哈台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只是围困的话,张掖的存粮许多,足够供应二十余日不绝粮,若是省着点用,应该可以坚持四十天的时间!”
    “四十天的时间,不少了。先从京仓调拨一千万石粮食,在大军前边先向甘地去。我在想想,要派谁领军去张掖。”
    方世玉一时犯了老大难,张掖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虽然缺粮,但也不至于让将士饿肚子打仗。
    只是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可七军都督府那么多人,让谁去,却也真的是一件难题。
    夏元吉犹豫片刻,还未等他说话,七军都督府大都督蓝玉横冲直撞的进了养心殿道:“殿下,殿下!”
    “怎么了?你也听说了?”方世玉看了眼蓝玉道。
    蓝玉愣了愣,看着夏元吉和铁炫,这才回过神来道:“殿下已经知道了?”
    “嗯,我已经让卫宏才去找人了,等会去武英殿,选将出征,东察哈台入寇,必须尽快解决,不然的话,会殃及周边诸国和草原部落。”
    “拖得时间久了,事情反倒不好办。”方世玉面色平静东察哈台只是一个导火索,大明的粮食减产,出口的粮食就少了,乃至于今年的出口粮食,不足七百万石。
    能够养活多少人的?
    大明的周边,粮食出口给朝鲜,瓦剌,兀良哈,东察哈台,鞑靼,其中朝鲜就拿走了四百万石粮食。
    瓦剌有一百三十万石。
    良哈有一百三十万石。
    鞑靼和东察哈台,两个大明周边最大的势力,分到的粮食却是最少的额度。
    往年风调雨顺,朝廷会加大一点出口额,既能推行宝钞在关外使用,还可以稳定一下周边势力,给大明更多的发育时间。
    赣江一次洪涝,这一切的计划,都随之破碎。轰然倒塌。
    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了。
    蓝玉迷惑的看了眼方世玉道;“殿下,东察哈台造反了。”
    夏元吉,铁炫,乃至方世玉,三人直接从思考东察哈台入寇的事情中回过神来,目光狐疑的看着蓝玉。
    夏元吉道:“大都督的意思是??”
    “哔了狗了,这帮丘八是商量好的。瓦剌首领马哈木求援,兀良哈也来求援,说是鞑靼部在强攻他们,要求他们投降献城!”
    此言一出,方世玉和夏元吉铁炫三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夏元吉道:“大都督的情报,准确吗?”
    “那还能有假,兀良哈三卫和瓦剌部马哈木的书信就在这里了!”蓝玉从怀里取出了两封书信。
    这一次方世玉没有当军报那般置之不理,翻开正瞧着呢。
    好事不怕乱,戚伟亦是在外边高喊着:“八百里军情,闲杂人等,延误军机者,就地正法!”
    “让开,让开!”戚伟发了疯似的冲进了养心殿道:“殿下,你们都在这里??”
    吞了吞口水,戚伟一脸尴尬的说道,
    方世玉道:“军情的事情,就不用瞒着了,直接说吧、看看你说的和两位尚书,大都督说的,能不能对上!”
    戚伟道:“殿下,微臣刚刚接到瓦剌部密信,锦衣卫千户密报,太始五年七月二十三,马哈木见了鞑靼的使者,大意是要联合南侵。”
    “兀良哈也参与其中。”
    戚伟大口大口的喘气道。
    哈哈,哈哈!”方世玉突然狂笑。整个养心殿,都回荡着方世玉的笑声!
    蓝玉道:“这事情反倒不好办了呢。”
    目光凝重,兀良哈三卫是在东北和蒙古草原的交接地。
    瓦剌临近漠南草原,在东北角。
    鞑靼的势力遍布整个漠北草原,他们会从哪里南下,没有人能预测。
    而东察哈台还在强攻大明的张掖。
    “去他娘希匹的,稳不住了!”方世玉直接将兀良哈和瓦刺部的求援信扔了出去。
    蓝玉一双眼睛盯着被扔在地上的两封信,脑海中不知思索着什么。
    方世玉道:“北方诸部联合南侵,西边的东察哈台,大举入侵,江南粮绝,我日他娘娘唷。”
    “这些人真会挑时间!”方世玉深吸冷气,谁说古人都是傻子的,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怕是他们玩的比谁都好。
    落井下石才是丛林法则的基本。
    “殿下,为今之计,就要看殿下想要那边了,如果要东察哈台的西域六国,朝廷就要放弃漠南草原,若是要漠南草原,势必要放弃甘地。”
    “至于辽东,有盛庸守着,兀良哈三卫讨不到什么便宜。”铁炫直言道。这个时候,确实是取舍的时候了。
    要西北还是要草原。
    至于辽东,哪里有盛庸坐守,盛庸的能力,方世玉还是有信心的,这个人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想着什么开疆拓土,在他的认知里,大明已经超级大了,北方未开化的地全特么野人,又寒冷异常。
    最主要的是,盛庸知道自己不善攻,将建州卫,辽阳城,修的铁桶一般,占据山川地利之势,只要盛庸不出城野战。
    虽然良哈三卫七万人兵员叛乱,但大明在辽东除了良哈三卫外,还有近十万大军,十万人守两座城,七万没有攻城器械的蒙古骑兵。
    他们想要从辽东入寇关内,辽河他们都跨不过去。
    更甭提朝廷在辽河外设置的辽锦地区着重开发的防御工事,辽锦之后还有山海关三万地方军固守,东连沧海,西抵大山,直接将辽西走廊给封上了。
    历史上吴三桂不开山海关,撑死多尔衮他也只能在辽东牧马,最牛逼的时候,皇太极入寇关内,殃及直隶,山东带,抢了就跑。
    那还是皇太极征服了林丹汗部落,借道蒙古从北疆入关的。
    山海关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第一雄关,没有飞机的时代,想靠人力攻克山海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嗯,盛庸的能力毋庸置疑,我还是相信他可以守住辽河沿线的。兀良哈三卫的威胁并不大,至于。。。”
    “丘八,死丘八。”蓝玉一声斥责叫骂,直接打断了方世玉的话。
    众人目光戚戚的看着蓝玉,方世玉吞了口气道:“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死丘八,死丘八!”蓝玉似如发了疯一般,在方世玉扔掉的信件上疯狂踩着。
    方世玉,夏元吉,铁炫,戚伟,皆是迷惑不解的看着蓝玉
    “你有什么要说的,直说就是了。”方世玉眉头紧皱,这蓝玉又发什么疯呢。
    蓝玉道:“只怕这个时候,辽河已经丢了。”
    “什么???”
    夏元吉和铁炫异口同声的喊道。
    “朝廷在辽东每年军费开支超过两万万贯宝钞,这还是不计算军粮消耗的硬性支出,供养的十万大军。”
    “辽河防线的布置,梁国公可是也参与其中的,也是你手指导的固若金汤之城,盛庸又不是不会守城,怎么可能丢了?大都督还是不要危言耸听了!”
    蓝玉道:“殿下还没看完这封信吧。”
    说着,蓝玉从地上捡了起来,整理一下,平铺在方世玉的面前道:“曹国公率军五万驰援良哈!!!”
    “噗!”方世玉一口苦胆水吐了出来,剧烈咳嗽两声道:“李景隆!”瞪大一双眼睛,方世玉本以为把李景隆送去辽东,他就不会怎么样了。
    有盛庸在管着他,或许还能调教调教。
    直到现在,方世玉突然发现,自己的做法,自己的布局,竟然充满了错误,李景隆领军五万,羊入虎口,无备而去,只怕五万大军旦夕倾覆。
    五万人守两座城,怕是辽河防线真的要丢了。
    揉了揉太阳穴,方世玉极力平复心中的愤怒,挥了挥手道:“曹国公不尊军法,无诏领兵,将曹国公府的人,全数拿了,关进诏狱。前线兵败,曹国公除爵,灭族!”
    蓝玉心中一丝丝的悲戚之情,但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说话,李景隆没有圣旨,擅自领兵出征,这就是越权了。
    “他连七军都督府都算不上,凭什么越权,朝廷可没赋予他领兵的权力。兵部传令盛庸,辽河不可守便退到辽锦防线,守住辽锦地区,朝廷先解决东察哈台!”
    “夏元吉回去想办法筹措粮食,保证各地百姓不会吃不饱饭,保证军粮供给,另外,兵部督查中央军名额。”
    “七军都督府的人应该都到齐了,戚伟先去拿人,老蓝,武英殿去说吧!”方世玉起身,看了眼蓝玉,开口说道。
    夏元吉犹豫的目光,看了眼方世玉道:“殿下,筹措军粮,微臣总不能溢价购粮吧,一旦朝廷溢价购粮,必定会造成民间粮荒的。”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就是借,你也得把粮食借出来,漠南不能丢,大明在甘地只有四城,甘地丢了,大明西北就没了,东察哈台和鞑靼连成一片,随时都能攻进来。”
    “辽东暂且采取防御姿态,实在不行,全面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以保证朝廷先稳住西北和漠南的局势。”
    方世玉心中悲切,好家伙,不动手则以,一动手直接要大明三线开战,中央军再强,也挡不住三面来攻的敌人啊。疲于奔命!
    正当方世玉往外走的时候,卫宏才赶了回来道:“殿下,人已经喊齐了,只是平安将军说,好像,好像。。”
    “什么事情,说吧!”方世玉已经无所谓了,事情在坏,还能坏到哪里去。
    大明已经要三面御敌了。
    “麓川侵入云南,西平侯沐春上表求援。。。”
    卫宏才心里没底,他是知道东察哈台来攻的事情,但他不知道鞑靼和瓦兀良哈联合好了,一起来攻。
    而这个时候,麓川又特么闹幺蛾子。
    “咳咳,咳咳!”方世玉险些一口气没上来,好家伙,冷笑一声,方世玉道:“铁炫!”
    “殿下,微臣在!”铁炫听到麓川侵入云南的事情,亦是心知不妙。
    方世玉道:“传旨盛庸,以辽阳建州的仅存兵力,护送所有汉民南下,放弃辽锦地区,全部撤入关内,封锁山海关!”
    “微臣遵旨!”
    “殿下,那朝鲜地区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