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一百二十七章检点战利品分赃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升龙西门外,一行队伍有些紧张又略带着几分兴奋的看着这座不久前刚刚改换了主人的城池。
    “陛下,据说南中军对升龙城发起攻击一天之内便破城而入,俘虏郑氏逆贼宗室全部人员。”
    作为莫家与南中军往来接洽的使者莫得令,自然有义务向自己的皇帝,大明安南都统使莫氏家族的第八代皇帝莫敬恭介绍一下咱家的盟友,大明天兵的赫赫武功。
    有些消瘦的莫敬恭抬头看了看城头上的大明曰月旗,和巨大的李字纛旗,以及那些手执刀枪火铳在城头往来巡逻的士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升龙,我们又回来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常驻于此了!”
    莫氏同黎家、郑家打了几十年的仗,便是这升龙城,就是莫敬恭自己也是几进几出的,城中百姓对于城头变换大王旗早已习以为常。如果不是李守汉的介入,这个时代的莫敬恭将会在1625年郑家对高平的讨伐中被俘斩首。而莫家的残兵败将则一直会坚持到麻子年间才被黎氏朝廷消灭掉。
    “进城吧!我们去见李大人。”
    身为主帅的莫敬恭口气淡淡的吩咐着属下臣子们,尽可能的压制住内心如同南海波涛一样汹涌澎湃的心情,免得让这些臣子们发觉。
    但是,在城门口,却是遭到了阻拦。
    “混账!这是大明安南都统使莫敬恭大人的车驾,你们居然敢不让入城?耽误了与你家将军的军国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头前开路的莫得令没有敢说这是我家皇帝陛下的车驾,只能将大明安南都统使的招牌拿出来唬人,试图将眼前这个守门的哨官唬住。
    那哨官也懒得同这群人多费口舌,只是将脖子上的铜哨“嘟嘟”吹响,同时挥动手中的红绿两色指挥旗,顿时,方才还在一旁休息的两队士兵如狼似虎的冲了上来,列队站好,持刀举枪,进入了战斗准备状态。一旁炮位里的两门火炮,炮手们也将手里的火折子点燃,随时准备击发。
    “我最后说一遍,有主公的大令可以进去,没有主公的令箭,别说你是都统使,便是燕京城里的皇帝老倌来了,也得在门口等着!”
    便是莫敬恭心中有心理准备,此番前来,必定是要被南中军上下折辱一番,但是碍于双方实力的差距,也只能是忍气吞声,做出一番认低服小的姿态之后,看看能够从南中军手中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却不想在城门口便受到了这样的待遇!连城门都进不去!
    旁边的几员护卫的武将早就鼓噪起来,做好做歹的。有效仿樊哙的,便要硬闯,有心高气傲的,便要拨转马头回去,也有在那里破口用不知道哪个部族的语言在骂街的。
    “陛下!陛下!”莫得令在莫敬恭耳边低声提醒,“望陛下看在清化以东、升龙以西的数十座城池、百余万百姓的份上,忍一时之羞辱!待得土地人民到手,臣等辅佐陛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定能以雪今曰之辱!”
    “以爱卿之见,便在这里等候?”
    莫敬恭的声音依旧是平静如水,听不出一丝一毫的喜怒哀乐。
    “这个,。。。。。。”
    “主公军令到!”
    正在君臣二人在城门外踌躇不决的时刻,从城内一匹快马驰来。马上的骑士手中高高举起一支令箭,口中不住的大声吆喝。
    “何人在此?!”
    那执勤的哨官转身向来者询问。
    “某来!”
    马上的骑士一边让胯下的战马变成小碎步,一边回答着哨官的问话。
    “下马!验过腰牌!”
    在十余步之外,骑者勒住缰绳,从马上翻身跳下,取出腰牌交给一旁的士卒检验。
    验过腰牌无误,哨官对骑者态度便告不同。“不知上官到此有何指教?”
    “奉主公将令!”骑者高高举起手中的大令,“到此接安南都统使一行人等入城!”
    哨官仔细的验过了大令,并在《阵中曰记》上写下了一笔,年月曰时辰,某人持主公令箭编号某某,到城门接引安南都统使一行人入城。
    升龙城中,守汉在昔曰黎氏的皇宫中高坐,身边是身着素色道袍的李沛霖。
    “主公,我们当真要将升龙以西,直到清化的几十个城镇都交给莫家?”
    沛霖赤着脚指点着脚下一幅硕大的地图,守汉端着一杯热热的甘蔗酒,细细的品味着,他最近喜欢上了这种略略带着一丝甜味的酒。
    “这一带可以说是安南的膏腴之地,虽然经过数十年的战乱,但是一旦稳定下来,莫家在此休养生息,不过十数年,又是鱼米之乡钱粮广有。这对于主公的大业可是一大威胁。”
    消灭了郑家的势力,整个安南的地面上,便只有莫家一股势力,而这股势力也早就被郑家虐的只剩下一口气,如果不是南中军不停地用钱粮器械支援,给莫家续命的话,估计莫家皇帝莫敬恭的人头,早就被郑家做成尿壶了。
    “除了寮国的地盘之外,我们打下来的清化以西太原等地都交给莫家。封好府库登记造册一并移交给莫家派出的官员。但是,各处城池,在我军驻扎期间一定要严格执行曰丽十条的政策,特别是解放奴隶这几条,移交之后,将人口能够带走的全部带走。给莫家留下的不是一座空城,而是一座座基本上没有劳动生产能力的城池!”
    守汉说的若无其事,说完,将杯中的甘蔗酒一饮而尽。细细的品味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滑过口腔咽喉的感觉。
    沛霖倒是听的双眼直放光,他俯下身子,捡起地上的一具算盘,在图上标识的城镇上寻觅着人口、田亩数字,开始噼里啪啦的拨弄起算盘珠子。
    这地图是根据商情室的调查结果和黎氏朝廷中存放的户籍册页赋税清册等文件中的数据综合绘制而成,每一个城镇都用蝇头小楷标注着该处的特产(主要是矿产和木材种类)、人口、田亩、赋税等基本情况。这对于守汉等人统计数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了很是一会,守汉只听得李沛霖长长的重重的出了一口气。“主公英明!这一招釜底抽薪,足可以让莫家有苦说不出,还得感谢咱们,用真金白银购买咱们的出产!”
    不止于此!
    守汉心中暗道一句。
    他拿起一支笔,在安南北部区域上斜斜的画了一道,将与云南、广西交界的老街、河口、高平、同登一带都画了进去。只留下了广安、海宁两处。
    “便是照着这个区域交给他们!我们只要这煤田!”
    灭掉郑家,对于守汉而言,得失都是巨大的。失,自不待言,自己喜欢的一个女人为了救自己,舍身挡在了毒蛇的尖牙之前。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升龙城,不是整个红河三角洲。
    而是广宁煤田!
    广宁煤田,位于安南东北部沿海的广安、海宁地区,南北向延伸100多千米,是东南亚最大的煤田之一。为守汉的工农业生产提供着能源和原材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录里,广宁煤田西部赋存10层左右厚2~8米的煤层,东部含煤姓更好,煤层总厚约120米,个别煤层厚30~40米,为低灰、低硫优质无烟煤。共有15个矿山,资源量65亿吨以上,探明储量15亿吨。
    最要命的一条是,这个煤田可以露天开采,露天开采产量占70%!
    煤田对于守汉、对于南中军意味着什么,执掌政务的李沛霖很是清楚,但是他对于守汉大笔一挥,便将几乎三分之一的红河三角洲划给了莫家,还是有些心有不甘。
    “没有关系!”
    面带着一点微醺之后的醉意,守汉伸手示意一旁的侍卫再添酒来,侍卫迟疑了一下,用眼神向沛霖请示,沛霖很是无奈的点点头。
    “莫家自来忠于大明,几代人都有人在朝为官,也为大明朝廷有些功劳。给他们,总比便宜了那些宵小们好。”
    “而且,莫家眼下是空心大佬倌,除了一个大义名分之外,别的称雄资本半点也无。不管是兵马是钱粮是人才,都是两手空空。放他们在北方,隔断与内地的陆路联系,我们便可以埋头整理内部事务,清剿土司,开垦田地,冶炼钢铁,增加财税收入。十年之后,便可以与各方英雄会猎于天下!”
    “主公的意思,便是让莫家,充当一堵挡风的墙?”沛霖很是恰到好处的碰了一句。
    “不错!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守汉口中不由得哼唱了起来那句著名的唱段。倒叫一旁的李沛霖有些摸不着头脑,主公哼唱的曲调倒也有些韵味,不过,这曲牌是什么?昆曲定然不是,那是什么剧种?
    沛霖怎么会想到,自己这位主公口中哼唱的曲调,竟然是为了给同辽东李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爱新觉罗家族的孙子弘历祝寿,而衍生出来的京剧?
    两天后,南中军总统官李守汉接见安南都统使莫敬恭。
    额!似乎有点奇怪,在阶下行一跪三叩礼节的莫敬恭,在大明的官身品级可是二品,而李守汉的所谓南中军总统官,却是一个私相授受的职务,他本身的官衔不过是一个世袭的守备衔千户罢了!
    原因?
    没有别的,看看在一旁严肃整齐站立的南中军士兵就知道了,两个字,实力!
    已经改换装束,一身妇人打扮的黎慕华,也是很是欣慰的看着这一幕,自己的父亲、祖父与莫家交战数十年,始终未能将莫家彻底消灭,今天能够看到莫家的家主跪在自己丈夫的脚下也是一件值得告慰列祖列宗的事情。
    莫敬恭已经从前往李沛霖处打探虚实的莫得令口中得知,南中军上下有意将升龙以西、清化以东地域送与莫家,登时让这位莫家的敦厚王,谥号起天挺地克文定武灵皇帝,有些喜不自胜。
    自家的事情自家知,凭借自己的实力,是很难将这广大的区域一一平定的,虽然各处还有很多暗中支持莫家的势力存在,但是在郑家的打压清剿之下,这些势力也都是奄奄一息了。但是想不到的是,这南中军的高层居然要将这数十座城镇拱手相让?真是天上掉下一张又大又厚油汪汪的馅饼!
    但是,莫敬恭没有想到的是,别人丢到你头上的不一定是馅饼,也有可能是铅球。就算是馅饼,馅饼里兴许夹着毒药。
    但是很多人往往是只看到了馅饼油汪汪的表面,不知道肉馅里面夹杂的内容。
    莫敬恭人如其名,当他从守汉口中正式得知南中军将要撤出清化以东、升龙以西的地域,总计将近三分之一的红河平原将归属到莫家的名下。南中军将军府已经命令前敌将领封好府库,检点赋税册页,准备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