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二百五十八章辽东风雪(一)[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自分了几口。
    “这也是从南蛮勤王兵手中缴获而来,尔等品尝一下,是否比我们的肉食要强些?”
    此时满洲菜还没有所谓的八大碗,曰常所谓的盛宴经常就是白水煮肉,口感和味道当然不如南中出产香料调味、口感不错的罐头味道好。
    很快,献礼之事便进行完毕,接下来便是要八分了!
    所谓的八分,是天命年间由老奴制定的规定,“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便是将抢掠来的赃物或者是战利品,进行分配。但是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待遇差别很大,有点像是否是常委一样。
    不过,这次分配,可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甚至是有人愤怒、仇恨了。
    两红旗的将领们向黄太吉抱怨,此次进关,自己损失惨重,两个甲喇的几乎全军覆灭,更有人在下面通过各种途径向黄太吉哭诉,“我们与南蛮勤王兵血战之时,两白旗大军就在不远处观战,又有南蛮兵与两白旗人马交换甲胄兵器、一同饮酒吃肉之举,奴才们怀疑,两白旗与那些南蛮有勾结,存心陷害我等!”
    而饶余贝勒阿巴泰也到黄太吉面前叫苦。
    “先皇在世之曰,赏赐了我六个牛录,此次进关,折损颇多,更是在河西务一战中一次便折损了一个牛录!皇上,您要想办法为奴才补充上这些牛录人口才是!”
    对于两白旗同两红旗之间的矛盾和阿巴泰的怨言,黄太吉内心都是乐见其成的。只有各旗之间彼此有矛盾有怨言,他这个当皇帝的才好从中平衡牟利。否则,要是其余六旗都是团结一心,那他这个皇帝当着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从两白旗中各抽调三个牛录拨给镶红旗和饶余贝勒,以补充损失的人口兵丁。另外,镶红旗可以先行从俘获人口中挑选一部分补充损失。”
    在宣布八分开始之时,黄太吉先就镶红旗损失两个甲喇这事进行了通报,其实,这样的大事,不用他说,也早就在八旗内部尽人皆知。但是,要从两白旗中补充镶红旗的损失,这就令多尔衮兄弟三人很是不满了。
    但是一旦发作,等于是与黄太吉和两红旗彻底翻脸,这个风险他们三兄弟还不敢冒。只得是强忍着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在小账本上给黄太吉和代善老不死的又记上一笔。
    看着阿巴泰、杜度等人喜笑颜开,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人脸上阴云密布,黄太吉故作不知。只是命人督促为各旗分配虏获的财物人口。
    不过,此次虏获的工匠不在分配之列,统一由匠作坊掌管,用来仿制缴获的南蛮盔甲刀枪。
    “诸臣工,此时闲暇无事,有件极有趣的事情与各位同乐。”
    内三院的范文程手中拿着一摞文书信件在黄太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黄太吉的胖脸上露出了一阵笑容。
    “这是我们在明国京城的细作送来的文书。”
    “饶余贝勒、英亲王,这次您二位在明国的邸报中,又被明军击毙了一次。”满洲各亲王旗主们,认识汉字的不多,所以,范大学士便拣要紧的念了几句。
    邸报上说,河西务一战,明军阵斩奴酋阿巴泰,炮毙伪英亲王阿济格,杀伤入关之清军计十万人。斩获首级六千,缴获辎重马匹无数。
    “哈哈!我又被斩杀了一次?!那现在坐在皇上面前喝酒吃肉的人是谁?我阿巴泰的鬼魂吗?!”
    “另有明国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发下的海捕文书,称皇上是率先倡乱的叛贼首领,在座诸王都是逆贼贼首,悬下赏格,四处缉拿。”
    “噗!”
    多铎登时一口酒便喷了出来。“发下海捕文书?还通缉缉拿我等?好啊!我们便在这盛京中安坐,看哪个人敢来拿?他若是不来,老子明年便去明国京城寻他的晦气!”
    “对!咱们明年再走一趟!”
    一众头目们刚刚分了赃物,正在兴头上,纷纷附和多铎的建议。
    “十五弟,寻晦气自然是要寻的,却不是明国皇帝。而是那朝鲜的李倧。”
    黄太吉缓缓的饮下一杯酒,为众人指出来了下一个打击目标。
    “那朝鲜使者不但不将朕的书信送交李倧,相反的将朕的书信放在竹筐之中,与鱼虾等物同列,此其一。此獠一直在我大清与明国之间首鼠两端,左右摇摆不定,为我大清左翼之大患。此其二。为了杜绝此患,朕决定自崇德元年十二月起,征讨朝鲜!”
    “此番出征,朕率领大军亲赴朝鲜,擒获那李倧问罪于驾前!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贝勒岳托、豪格、杜度各领本部随朕出征。征调蒙古各部集大军十万,务期一战而克此獠!”
    听到黄太吉这话,正白旗亭中的和硕睿亲王、吏部尚书多尔衮出亭跪倒在黄太吉的大政殿前,“陛下,奴才们不知道,是不死要灭了朝鲜,收其土地入我之版图?”
    “睿亲王,朕心中早有计较,不为灭其国,只要他彻底成为我大清的忠臣藩属,便保留其国其王号。”
    “范大学士,将朕之方略告知诸王大臣。”
    “皇上已定方略,此番征讨朝鲜,务必令他去明国年号,献出明国发给的所有诰命册印。奉大清国正朔,每年三大节及喜丧等事,均行贡献礼,所有往来礼节,均照明朝旧例实行。每年向清朝进贡一次,向我大清进献金银、牛角、皮货、茶叶、布匹、米粮等项;李倧长子和另一子及诸大臣子弟为人质,常驻盛京。将立意与我大清为敌之臣子交给陛下惩办!”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阵叫嚣在大政殿上空飘荡。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