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二百八十四章南倭货币互换协议[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来,在曰本方面看,同南中的贸易用金判是最划算不过的了。因为两枚金判的重量差不多是37克,主角一枚金币重50克,其中含金37.5克,白银跟铜若干,怎么算鬼子都是用金判最划算。
    但是,关于南中通宝在曰本的内部流通问题,立刻便涌上了松平信纲大人的脑海,对于南中通宝在曰本国内的**程度他作为执掌对南中贸易的老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而且从通宝的兑换价差中他也是获利不少。一旦通宝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只怕各个大名也要造反了。
    这些家伙家中府库里不知道囤积了多少的南中通宝!一旦贬值,便是一堆废铜烂铁,这些家伙不造反才怪哩!
    他如今是想到了什么便说什么,已经顾不得什么礼仪体面了,脑子里只有自家地窖里和将军府库里那码放的整齐有序的一串串泛着青黄色光芒的铜钱了。
    “大人!那南中通宝又该如何?此物在敝国国内地位之坚固远非大人所能够想象!”对于那些靠着**劳动力和女儿在南中获取了几十贯通宝的普通农民、低级武士,松平老中大人连想都懒得想,他关心的只是幕府将军和自家的利益,当然,同僚们的利益也要考虑到。
    “老中大人,这些细节问题我们是不是换个场合再谈?”
    李沛霖有些不悦了,这群扶桑矮子,给了三分颜色便要开染坊!
    饶是松平信纲小姓出身,早就将脸皮练得三十二磅克龙炮都打不穿的地步,但是听到了李沛霖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切了些,对于钱财的关注显得过大了。
    当下一行人离了看台回到将军府中,便在府中的议事厅内就如何深入开展南中与扶桑的贸易进行了坦诚友好的谈判。
    松平信纲有了货币互换这个法宝压阵,胆气壮了不少。也难怪,单单一个石见银山每年便可以出产上百万两白银,换成南中的银元,便是百万枚银元,何况还有以佐度岛、土肥金山等著名的江户时代三大金山。幕府有着充足的货币储备,可以用来支付购买的货物价格!
    于是,松平信纲和他的贸易代表团便如同一群暴发户一样,在南中的外贸商品中疯狂采购起来。
    几乎所有之前商定的贸易数量都被**,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
    众人心里都很清楚,一旦货币互换协议被德川将军用印批准,那么势必会在扶桑国内造成巨大的物价波动,至于说怎么样的波动,大家现在无法分析到,所以还是利用现在的这个机会为自己和将军大人多储备些物资才是!
    不过,在此之前,李沛霖同松平信纲于密室之中就军事装备采购优惠问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照着松平信纲的意思,打算照着一支铁炮三十枚银元的价格支付,而南中方面则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五发子药的配送。但是对于这样的狮子大开口,李沛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的。已经说了要给你打折了,你还要求返劵?
    但是,看着一副忠心为主表情的松平信纲,突然间李沛霖一阵好笑,“该死该死!居然忘记了天大的公事,地大的银子这句话了!”
    果然转换了思路之后,谈判便顺利了许多。
    “松平老中,这样如何,我们依旧按照每支铁炮四十元的价格进行交易,但是,每二百支铁炮,我做主送给贵主上十支铁炮如何?”
    赠送实物,这远比打折要合适得多。
    这每二百支多出来的十支铁炮,通盘计算下来便是三百支。不论是按照四十元一支的价钱回去向德川将军报账,还是寻觅一个合适的买主,比如说财大气粗的大阪十人众,或者是某个库房里堆着不少金判的大名,这九百支铁炮都是一笔巨大的**。
    很快,一笔巨大的军事贸易便告完成。
    紧接着,便是各类民生物资,生活必需品的采购。
    不过,有一个问题令松平大人为难了。
    光是粳米便是数十万石,这如何运回曰本?
    “没关系,如果贵使愿意在这些货价上加一笔运费的话,我们愿意为扶桑军民送货上门,便在江户交接如何?”
    “顺便也可以让那些水师学堂的学生娃娃们有一次出海实习的机会,见识一下东洋大海的风光。”
    李沛霖又一次为东洋顾客着想了。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