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二百八十五章牛痘种植现场大会[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往来于大明各地,那处官军的情形不是被商人们了解的底儿掉?
    但是,对于南中军的试图接近,却是以失败而告终,各处的军营关防严密,没有上峰的命令,闲杂人等是绝对无法进入的,只能在茶楼酒肆的交谈中如沙里淘金一般获取有用的资讯了。但是从那些身着黑红两色制服,手中拎着短棍腰间悬着法绳巡街的巡警,看上去从精神面貌、身体素质也远比明国的那些家丁精锐程度高些。要是南中军将士都是如此程度,那么,镶红旗满洲和镶红旗蒙古在河西务便输得不冤。
    在南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在生活的耳濡目染和作为相与的江西商人的影响下,黄大掌柜和他的手下们对南中的印象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
    照着江西商人们的看法,一派认为南中就是圣人笔下的理想之地,人们互相之间知礼仪守法度,仓廪充足物价便宜。如果可能的话就一定要在南中发展和定居,就算不能获得在南中定居的机会,也要想办法与南中军成为生意上的相与,将这里出产的一切运往内地销售,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另一派则恰恰相反,认为南中虽然物产丰富人民富足,但是南中却贪婪无比,苛捐杂税众多,一个增值税、一个进出口关税,什么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缴税等等,更是苛政害民之举,令官员人等斯文扫地,颜面何存?所以绝对不能在南中定居。
    他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进出口关税中的免税商品和先征后退等政策。
    “不管他们江西扔增么看,蒙们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做生意!把东家们想要买的东西想法子买到手,运出南中,你们的身股就会涨!”
    这是私下里黄大掌柜告诫手下们的话。
    如今,他们一群人也来看这场牛痘公开种植大会的热闹了。
    而在高台的后面和两侧,则是用芦席搭起的席棚,供少时准备种植牛痘的家眷子女们、来观礼的暹罗、琉球、缅甸、葡萄牙复[***]等处藩属人等休憩所在。
    在高台后面那座最大的席棚里,琉球王世子尚贤正在接受着守汉的接见。
    数年来同南中开展贸易,虽然赚的钱粮不少,但是始终令琉球王父子不安的是守汉的身份名义等所谓大义问题。要是让大明朝廷知道自己同一个没有身份的海商低三下四的,少不得要面临一场灾祸。
    不过还好,年前有海商带来了好消息,李守汉因为勤王杀敌有功,被大大的赏赐了官爵地位冠服仪仗,这才令琉球王父子一块石头落了地。急忙打点礼物命尚贤前来道喜,顺便提一提今年的稻米换甘蔗之事。
    而在附近的几座席棚之内,过一会要种植牛痘的孩子们在母亲们的带领下正在兴高采烈的玩耍着。
    而一些有心人,则是向身着命妇服饰的李守汉的几个妻子规规矩矩的行礼报上自己丈夫的姓名、官职,试图通过今天这样的机会能够与王府内宅建立起某种联系。
    而一些资格很老的官员家眷们,则是同盐梅儿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在此次大会之后,将牛痘种植之事推广到整个南中军辖区去!
    而那些跑来跑去,互相介绍着新朋友,结识新伙伴的孩子们,则浑然忘记了今天要进行的活动。在他们眼中,今天就是一个盛大的节曰,有这么多的同龄人和叔伯婶娘之类的人在一起。
    看着孩子们很快便熟悉热络起来,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小团体在那里玩耍着,孩子们的父母姨娘们心中一阵阵欢喜。
    这样的活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除了向主公表忠心之外,更多的则是建立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网络。
    那些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不知道,因为他们是第一批被种植牛痘的孩子,又因为他们出身特殊,在很多年以后,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将他们统一冠上了一个团体的称呼。
    “第一牛痘帮!”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