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三百三十八章一连串的坏消息[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驱直入,分陷昌平、宝坻、平谷等地,京师震动。二十曰,崇祯帝下诏徵总督洪承畴率军入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援军同行。
    “又是一个昏招啊!这样一来,陕西那些刚刚被镇压下去的农民军各部没有了顾忌,势必会立刻揭竿而起!”
    守汉不由得摇了摇头。明年,对于崇祯来说,恐怕是越发的难过了。
    “这位王公公请了。在下忝为我家主公麾下一名统制,有一事不明,打算向公公请教一番。”
    统制官陈天华躬身向喝了两口茶稍稍定了定神的王承恩插手施礼。
    “不敢当!将军有话请讲!”
    “据我所知,那关宁军素称精锐,有所谓关宁铁骑之说。各部中又有大量我南中军器,方才公公也曾讲过,单是火炮便被建奴缴获了百余门之多,为何却不敢一战呢?卢大人以五千饥疲之卒尚且敢于与数万建奴对垒,何以这数万人却一触而溃?”
    “若是此辈不能战、不敢战,却又为何一旦剃发成为建奴帮凶之后一个个如狼似虎一般?连克坚城?”
    陈天华的几句话,不疾不徐,不紧不慢,但是却如一连串的耳光不停的抽打在王承恩等人的脸上,守汉似乎听到了抽打脸蛋时的噼啪作响声。
    王承恩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最后只是一声长叹,“唉!国家不幸,以重饷养活了一群蠹虫、国贼!”
    “陈统制!国家大事,自然有皇帝和朝中衮衮诸公处置!你却切勿多言!权且代我传令,点集人马!调你镇中戍守广州之廖旅,调潮州警备旅携带全部作战装备至珠江口附近等候船只。一俟船只调齐立刻北上!”
    “奉令!”
    陈天华被守汉制止了问话,倒是令王承恩等人心中宽解了不少。官军的所作所为,令他们也是十分寒心齿冷。
    “兵司派遣快船至耽罗岛黄一山处,令其准备出征,两团骑兵,多带骡马。此番北上部队皆不带骡马,所需骡马皆有耽罗岛供应!”
    黄一山这两年一直在耽罗岛养马、练骑兵,所部四个骑兵团,拥有骑手三千余人,战马万余匹,挽马、驮马则是以倍数计算。
    崇祯派遣第二个催促勤王的天使前来,带来的这一连串的坏消息,令守汉原本准备的过了年之后出兵北上的计划彻底被打乱。原本以为,宣大军这两年经过卢象升的精心整顿,又有自己的大力相助,应该说战力大大提高,今曰却不想依然是卢象升兵败殉国。而关宁军各镇中所豢养的家丁等人,面对建奴的凶悍攻势,仍旧是一触即溃。而多尔衮兄弟,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竟然在原先把包衣编为甲喇、牛录的基础上走的更远,直接将被俘的关宁军将士编成军队,用来扩充实力,成为自己的外围武装。这些都是守汉没有想到的。
    紧锣密鼓的一番张罗,看得二位王公公眼花缭乱的调动人马钱粮枪炮,领取给养弹药,安排登船顺序,规定海上行军时各船联络信号等诸多事情细节明确之后,已经是到了大明崇祯十一年的腊月二十八了。
    因为已经拟定了大年三十守汉领近卫旅、廖冬至旅、吴标旅北上勤王的计划,于是,将军府的年夜饭便提前在二十八这天进行。
    鞭炮声中,守汉举起酒杯向二位监军太监祝酒。
    “二位王公公,此番北上,守汉这数万人马,还要请公公在皇上面前多多回护则个。某家这里先行谢过了。”
    听得守汉话语中味道不对,王承恩与王德化不由得对视了一眼,旋即惊惑的问道,“大将军何出此言?莫要折煞了奴婢们的寿数!”
    “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守汉虽然读书不多,却也听过这个道理。自从崇祯二年以来,如今是东虏第四次人犯,比以往更加深入。每次虏骑入关侵犯,便是京城戒严,朝廷束手无策,听任虏骑纵横,蹂躏畿辅,州、县官吏只会闻风逃窜,不敢固守城池。地方上乡绅巨室,也是闻风先逃,从无人肯为国家着想,全无忠君爱国之心,更莫说号召百姓共保桑梓。官军来到,对虏骑畏如虎豹,对百姓凶如豺狼。每次虏骑人犯,所过之处,房屋被焚,妇女被歼银,耕牛、农具、牲畜、财物被抢掠,百姓或死于兵锋或被建奴掳走。这些都是守汉两年前勤王时所见。如今,高起潜坐拥三万关宁铁骑而不救友军,之后又是兵败逃走,将二万余国家耗费民脂民膏养活的精锐拱手送给建奴,成为建奴手中的利器!那杨嗣昌、陈新甲、张其平陷害同僚,不惜毁坏国事,其罪更是当诛!”
    “倘或守汉等得祖宗威灵庇佑侥幸得胜,少不得要向陛下斗胆直陈,弹劾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张其平等人为了一己之私而败坏国事之罪!”
    王承恩与王德化听到此处,心中一阵阵窃喜。成了!
    那高起潜以为自己身为监军太监,手握重兵,又有杨嗣昌、陈新甲等人为奥援,对他们两个人多有不甚恭敬之处。这个人他们早就打算除之而后快,只是手中没有高起潜的得力证据,更加要命的是,没有强大的军头援助。
    王承恩的话里虽然大多是实情,但是也未必没有演绎、引导守汉的成分在内。
    “若是大人意欲为国锄歼,咱家两个愿随骥尾!”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