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四百四十六章捷报传来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缅甸史书记载,缅甸蒲甘王朝的创建者、在缅甸历史上和莽应龙、阿瑙帕雅一道被称为缅甸历史上的三大民族英雄、有着缅甸的阿育王之称的阿奴律陀在即位之后,推广为了推广 。
    斑斑青史上面这样,写道为了夺取佛牙,阿奴律陀尽起全国之兵分水陆两路讨伐无道天朝。这场战争便发生在大约五代十国末期或是北宋初年的时候,为了佛牙的事情,我大缅甸征集了八千万大军讨伐无道天朝。其中水陆计有战船80万只、大军8000万,陆路计有两路大军,每路3600万。(8000万人?尼玛的,如今的缅甸也未必能够动员起来8000万适龄人口作战吧?还有80万只船?)
    然后天朝乌底勃瓦(南诏国王)派遣2600万大军迎战,鏖战三个月后损失惨重,中国方面十万人被俘、二十万被歼。但是中国方面的军队源源不断,最终缅军力不能支,只得选择了转进。
    然后中国乌底勃瓦据守城池不出,阿奴律陀亲率麾下四员大将乘坐神驹来到城外寺庙,只见乌底勃瓦的国师带着十万侍卫居于寺内。(这个国师带人住的这座寺庙有多大?难道住在了奥体中心这样的建筑里?一座寺庙竟然能够包容下十万人居住,果然是佛法无边!)
    这一日有一群割草喂马的人到了缅甸军营附近围观,竟然将为数多达七千二百万的军营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嗯?是不是作者的电脑中了病毒?几个割草的人竟然能够把7200万人的军营围起来?)
    但是。虽然人马众多,却也难以抵挡中国人的人海战术,阿奴律陀也只能坐着九宝金筏领着人马南下孟国的勃生转进。他手下的两员大将,阿南达毕西、仰达毕西二人,在鄂仓兵败后,退守马勒外山东部筑城抵抗。两员大将口衔仙丹,跃上空中,在距离地面15、16肘尺的高度来战中**队。阿南达毕西因中众神格斗间所射之箭,坠地身亡。
    但由于中国人多势众,缅军即便有仙术也难敌人海战术。然后被迫撤退。中**队紧追不舍。将领们只得约束部下撤退,先退回都城蒲甘,发现上起国王下至全城百姓都已经发挥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转进到孟国的勃生去了。中**队一路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了德右。
    (啪!有人丢了一块砖头到了作者眼前。“平日里胡编乱造些我们也就容忍了。没后宫不暴兵不是爽文。没有让黄太吉不停的上前送死我们就不说啥了。如今明明是写历史,你居然玩起修仙玄幻的那套东西来了!一会8000万军队,一会口衔仙丹。陆地飞腾的。是不是很快就要元婴养成,白日飞升?”)
    (“这却不是在下有意胡说八道,这些东西就是出自于19世纪缅甸贡榜王朝的官修史书《琉璃宫大王统史》,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当成西游记或者封神榜来读读!”)
    听得了李沛霖一本正经的将这十分荒谬的事情说完,不由得王德化由惊愕逐渐变得脸上带着笑意,跟着实在控制不住,率先捧腹大笑起来。他这一笑,他身边那些早已忍的十分痛苦的小太监们也跟着笑出声来。
    “李先生啊李先生!想不到你如此端方严肃的人却也如此的诙谐,哎呦!您可坑死了咱家了!咱家的肚子!哎呦!”
    众人的笑声之中守汉也不禁莞尔一笑。写这个书的人莫不是也是从穿越过来的作者?如果不是,这样的大才子,不去起点混简直太可惜了!这样的文字里,包括了爽文、架空、玄幻等诸多因素,想不红都难!
    原本以为东北的棒子擅长意淫,却不想这东南亚的面包也是此中好手。
    这比东北棒子的神机箭和步枪一发子弹打下美帝的f86飞机来得还要高大上的多!不但飞跃了数量上的门槛,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相信后也无来者的高度,双方投入了上亿的兵力进行厮杀!什么一战、二战都不够提鞋的资格!而且还超越了技术限制,将领们口衔仙丹,飞升到16肘尺高的高度进行厮杀,这尼玛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榜?况且时间上更是比棒子足足早了一千多年!
    “这也许就是弱小民族在面对强大文明时心理上产生的极度自卑感而催生的极度自大吧?”守汉试图在心理学的角度为这些人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伯爷,李先生,这群蛮子的史书,是不是写错了,多写了一个万字啊!”被几个小太监一通摩挲肚腹,稍稍缓过些气色的王德化,也是故作正经的调侃起这部神作来。
    宾主数人打了一阵哈哈,王德化觉察出南粤军众人有些事情要商议,便很是识趣的起身告辞,自然有礼司的官员送他到馆驿下榻不提。
    “主公!看来我们此番西征,却也是歪打正着!”营务处的黄五启抱着一堆案卷,望着王德化等人远去的背影冷笑一声。
    本来是为了获取缅甸的物产资源,将伊洛瓦底江两岸平原的富饶地区纳入囊中,就算不能设立州县,至少也是要将他们变成市场和原材料的来源。对于伊洛瓦底江中游河谷干旱地区出产的棉花,山林之中出产的木材,特别是上好的柚木,还有那些翡翠、宝石,黄麻等物,南粤军上下已经是垂涎多年了。
    有了棉花便可以更多的纺纱织布,有了木材便可以造更多的船,至于那些翡翠宝石等物,则是可以换取更多的金银回来。
    “邓先达的警备七旅日前已经控制了仰光,并且在城外开始纠集民夫。修筑工事,准备迎击从曼德勒前来的莽应家族的人马。”黄五启开始在地图上勾画出眼下得敌我态势。
    “主公,我等为何不直接去攻取曼德勒,在其城下逼她和我军签订城下之盟,便和当年的暹罗大城王一样?”黄馨对于这其中的奥秘有些不解。
    “我的黄大人,你看,这像是什么?”李沛霖取过一支毛笔,沾了些朱砂在黄五启绘成的草图上标注着仰光与沙廉两座城镇处涂抹了一点。
    “像不像男人的两个卵子?”
    李沛霖的话有些粗糙,但是却十分贴切。
    “方才我就想说,只可惜那一群没卵子的阉货在。不好意思出口。当着没卵子的人面前提卵子,这不是明着打脸嘛!”黄五启也是一脸的坏笑。
    “我们攥住了缅甸莽应家族的两个卵子,他们能够不出死力来打?他的兵马千里奔波而来,正好被我军以逸待劳依托修筑好的阵地工事大肆屠戮一番。也好出出自嘉靖、万历年以来的恶气!”
    仰光、沙廉两座城镇隔着仰光河遥遥相对。从这两座城市沿着仰光河向外扩散出去。便是缅甸这片土地最为富庶也是最为要紧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名为河。实系河口湾。它介于伊洛瓦底江和锡当河之间,由源于勃固山东西两麓的勃固河和密马加河在仰光附近汇合而成,自此以下始称为仰光河。
    而伊洛瓦底江。称它为缅甸的母亲河、大动脉一点不为过。
    在皎苗冲出高山峡谷后,原本咆哮易怒的江水沿宽广、开阔的河道流经中央干旱带,这里大片地区由冲积平原组成,脾气顿时也变得温和了许多。江水从曼德勒猛然西折,然后弯向西南,与亲敦江合流,此后继续朝西南方向奔流。蜿蜒奔流的江水穿越人口稠密的干旱地带,到达仁安羌这个地名相信大家都熟悉,此后继续滚滚江水向南流。
    在伊洛瓦底江沿岸,形成一条中央纵谷,谷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而在出海口由大量泥沙所形成的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人最稠密、最富庶的地区。这里以种植水稻为主,是缅甸全国稻米的第一中心,享有“缅甸谷仓”的美名,缅甸有九成的粮田是适合种植水稻,其中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便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而仰光所在地和周边地区,更是占据了这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之中的大多数。不但面积多,而且这里的亩产量要比缅甸其他地区的亩产多出将近一成,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高出平均亩产量将近一倍的差距。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缅甸莽应家族的米袋子和钱袋子。
    而更加重要的是,这条江还是缅甸从北到南的一条大动脉,将缅甸出产的水稻在这条水道上往来运输。其他的农作物,比如芝麻、棉花和各色土产也经由伊洛瓦底江运输。缅甸北部各地出产的各种珍贵的玉石、琥珀、宝石以及缅甸中部的农产品大都是通过伊落瓦底江及其支流输送到缅甸各地。
    更要紧的是,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区,森林茂密,品种繁多,其中以柚木最为名贵。(缅甸是世界柚木的主要输出国,素有“柚木之国”的美称)这些上好的柚木是造船、造桥、制造家具的高级材料,也是沿途土司们换取金银供自己挥霍消费的经济来源。被砍伐下的柚木先用大象运送到附近的河边,雨季时被扎成大筏顺流漂下,直至仰光,而后再销售给各地来的商人。曾经有脑子好使的中国商人在这里购买柚木造船,然后再装上稻米运到广州销售,将米卖完后,再将船只拆了卖掉木料,可谓一举多得。
    钱袋子、米袋子、大动脉,南粤军控制了这里,便绝对的占据了主动权。
    “邓先达的一个旅部队不够,将眼下在沙廉的两个警备旅也调过去,沙廉留下混成第五旅在那里镇守就可以了。记住一定要水师牢牢地给我把仰光河、伊洛瓦底江死死的封锁住!那些木材、棉花、翡翠宝石什么的,本伯就笑纳了。”
    众人听得守汉的调侃,无不是脸上带笑。
    “主公。若是天使不来,我们讨伐缅甸王自然不用什么借口,只管打就是了。可是如今我们的那位皇帝陛下派了这位王公公来,我们就得找一个能够宣诸于口的理由了。”李沛霖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丝毫不担心,他关心的是应该如何向皇帝那边交代,怎么收拾战争之外的残局。
    “长史大人,主公,在下倒是有一点浅见,愿意说出来请诸位指点。”安天虹不停的咳嗽声中,艰难的吐出了自己的意见。
    “缅甸国王有三大罪。其一曰垄断贸易。压榨百姓,多行不义。这是其中之一,其二曰久不朝贡,无人臣之礼,屡犯天朝疆土。其三曰纵容海盗。劫掠商旅。对抗南中海上管理,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听得了自己的礼司主事讲述的为缅甸莽应家族编纂的几条罪状。守汉当真是有着欲哭无泪的感觉,果然强权政治都是妥妥的一个德行啊!这和说你家里有板砖这样的大杀器,我要带着人去你家里搜查有什么区别呢?
    “安大人的话。说的很是不错,很能够给我们那位皇帝找回面子。不过,他要的是面子,我们要的是里子,大家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