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四百七十四章第四局:正蓝旗想来捡便宜?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一时间,明清两军之间的形势登时逆转,昔日用火铳远远的轰击对手的明军,如今居然胆敢操起了大刀长枪,朝着使用火器同自己轰击了半天的清军猛扑。
    模范旅的长枪兵在前,将护卫在各个小队的数名藤牌手乱枪戳死,杀开一条血路,把一个个三十人的小队变成乱糟糟的一群鸭子。
    模范旅的长枪兵们,在各自甲长和从甲长的率领下,三五人一组,并排紧密站立在一起,都不用考虑自己的侧翼,只管将全部力量用于一个动作,前进突刺!五尺长的丧门枪枪头,早已在实战之中得到验证,可以在轻易刺穿建奴重甲的双重甲胄,而且,很多技艺纯熟的枪手们专门瞄着火铳兵兵的咽喉和面部刺去!一排排的长枪不断的刺出,又收回,再整刺出,再收回,每一个动作的重复都收获着对面两白旗包衣火铳兵的生命。
    这些长枪兵,都是在四川招募,经过与张献忠、罗汝才和摇黄十三家大战连场锻炼出来的兵马,往往几十个长枪兵就能将上千号的四川土寇、杆子等被称为土豹子的地方武装驱赶的四处逃窜,对付这些身上没有重甲防护,手中又没有长兵器可以用来反击的火铳兵来说,正是轻松的如同雷公打豆腐一样。
    转眼间,三四个牛录的包衣兵便被冲突的七零八落。长枪兵只管挺枪上前猛冲,将一个个队形冲乱,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到此是血花和惨呼声;而随后猛扑而来的,是那些手执四尺长刀,另一只手擎着盾牌的刀盾兵,他们在军中的资历和个人技术更是要过那些长枪兵,同样是两三个人相辅而战,将一个个溃散的火铳兵斩为两段。
    “妈的!仗还能这样打?!”
    吴三桂狠狠的将手中马槊戳在地上,泄一下胸中的郁闷之气。
    不远处,多尔衮指挥的十个牛录,距离模范旅最近的六个已经被击溃了,刚才还不断的用火铳朝着模范旅循环往复射击的两白旗包衣兵们。哭喊着在整个战场上没头苍蝇一样的到处乱撞。试图找到一条生路。
    也有那手脚较为麻利,头脑比较灵活的,见势不妙立刻将套筒铳刺装在铳管上,三五个人结阵。准备同冲杀而来的长枪兵性命相搏。
    不过。一寸长一寸强。火铳即便是装上了铳刺,比起长枪来还是短了一截,这些两白旗的兵马往往是一个照面间被被长枪比刺死。互相护卫扶持的小队伍也立刻溃散,成为下一组被屠杀的目标。
    “好!冲上去!把建奴的队伍给老子彻底的冲乱!冲散1”吴标见长枪兵和刀盾兵源源不断的冲向两白旗的队伍,将一个个牛录冲得七零八落,不由得兴奋异常,在战马上手舞足蹈。
    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度是十分惊人的,还不等吴标的笑声落地,那边两白旗阵中同样生了变化。
    此刻距离模范旅最为遥远的四个牛录,在曹振彦的号角声之中,迅集结到多尔衮的巴雅喇兵阵前,一则护卫主子,二来结阵准备冲击。
    这一千余人的队伍,同样排成了两列,前列半蹲,后列直立,手中平举着火铳,铳口的铳刺闪耀着光芒。而藤牌手、长枪兵各自举着刀枪肃立在火铳兵两翼,随时准备待命出击。
    多尔衮的眼睛半开半闭,盯着由远而近哭嚎着奔来的那些包衣火铳兵们。还好,虽然溃散,这群奴才们还都记得放弃军器者全队皆斩的军纪,尽管逃得连鞋都跑丢了,手中的兵器、火铳却仍旧牢牢地抓在手里。
    眼前,这群家伙身后不过三五步便是追杀的兴冲冲的模范旅长枪兵。
    败兵的浪潮已经冲进了火铳的最佳射程。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曹振彦觑见多尔衮脸上的神色,猛地一挥手中的令旗,那七百余名火铳手立刻扳开了龙头,向前瞄准。
    “前列!开火!”
    第一列一排火铳打过去,正急急忙忙往多尔衮大阵前奔来的包衣们立刻被打翻在地数十人。惨叫和鲜血顿时让其他的败兵清醒了过来,此时决计不能直冲主子的大阵,要绕到后面去!
    “第二列,开火!”
    后列的火铳,全数招呼在了挺枪杀来的模范旅士兵队伍当中,虽然他们队形稀疏,不过却也打翻了二十几个长枪兵,令冲锋队形稍显一滞!
    趁着这短短的一瞬,随着曹振彦手中代表着睿亲王的织金龙纛旗的不断挥动,包衣牛录之中的藤牌手和长枪兵齐声呐喊,从两翼杀出。
    刹那间,两支军队的作战方式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全数使用刀枪。
    之前我们说过,模范旅的装备同包衣兵相比并不占据什么优势,他们的优势便是纪律和训练,而包衣兵却是在这种火器对战之后采用刀枪进行最为坦诚热烈的交流方式有些不太适应。
    “主子!让我带着奴才们上前去教训一下这群明狗吧!”
    多尔衮的巴雅喇纛章京有些跃跃欲试,在他看来,那些身材矮小黑瘦的南蛮军士兵,在自己手下那些精悍的巴雅喇兵面前,只怕一个回合都未必能够走下来,就会被砍成七八块。
    “稍微等一等!这群蛮子的主力还没有压上来!”
    多尔衮看得清楚,在模范旅的大阵之中,一直有着将近三分之一的部队不曾动用,那些想必便是模范旅最为精锐的部分了。在两侧,吴三桂的骑兵还在那里虎视眈眈,如果在这个时候贸然将自己的巴雅喇兵投入进去,只怕是泥足深陷。
    他不着急,可是有人着急。
    如雷鸣般的马蹄声骤然在战场后方响起。数以千计的骑兵从乳峰山下清军大营之中蜂拥而出,单是队伍之中的牛录旗便要十余面之多!
    “奴贼的正蓝旗!奴酋黄太吉的儿子虎口的部队!”
    明军大营前,将领们又惊又喜。
    今天这场战事,打得可谓是精彩纷呈。
    先是叛附奴贼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对吴标作战,之后又是两黄旗的巴雅喇兵对吴三桂的骑兵作战,刚刚又是两白旗对战吴标,眼下豪格的正蓝旗满洲骑兵又投入了战场!
    “哪位将军前去接应一下两位吴将军的人马撤回?”
    洪承畴也看到了那奔雷烈虎一般疾驰而至的正蓝旗骑兵,他看了看周围的总兵和副将们,希望有人能够自告奋勇,前去接应一下吴三桂和吴标。毕竟这两部官军已经战了数场。能够不落下风。已经是出他的预期了。
    马科唐通王廷臣白广恩左光先等人立刻躲避着督师大人的视线,唯恐被督师大人点将。
    倒是宣府镇总兵杨国柱,眼睛里满是热切,向前一步站了出来。两手叉手施礼。正要向洪承畴请战。耳边却听得一阵阵明军的惊呼之声!
    将领们顾不得说话,只管将注意力投向战场!却原来,吴标这个黑瘦的广东蛮子。又一次给大家制造了一次大大的惊讶之举!
    见大约两个甲喇的正蓝旗冲出大营直奔战场,不曾等到吴三桂的骑兵出动,吴标已经挥刀大吼,领着手下那七八百名骑马都骑得东倒西歪的,只能勉强算是马队的战士迎着正蓝旗满洲骑兵来的路线猛扑上去!
    “主子!我们也冲上去吧!”
    多尔衮身边的那个巴雅喇纛章京有些急不可耐,他担心正蓝旗这群前来捡便宜抢功劳的狗贼们一到,这场战事的功劳便全数被他们抢走。
    不过,这个不曾参与长清之战的巴雅喇纛章京,却没有看到多尔衮嘴角露出的一抹诡异的笑容。
    如同刚才吴标看到了两白旗的包衣兵列成伏虎开山阵势的时候一样,多尔衮也在惊愕之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阵势。
    不到八百人的模范旅骑兵,列成了三列,前列一色的长枪在手,后面两列各执马刀。手中的兵器倒也罢了,关键是,这些骑马骑得歪歪斜斜的马队,人挨人、马挨马的阵势,他睿亲王多尔衮早在长清时便曾经领教过了这种阵势的厉害之处,几年的冥思苦想下来,竟然找不到如何破解这种阵势的法子。
    如今,豪格这个蠢货为了显出自己的能耐和出来捡便宜,自己往这个火坑里来跳,而且还有背上一个不遵军令,擅自出兵的罪名,这岂不是令多尔衮乐见其成?
    “不!我们的人缓缓回撤,给正蓝旗的人马腾出他们施展的地方来!”
    在众人的惋惜和哀叹声中,多尔衮心中一阵阵得意的窃喜,收拢手下,将部队撤到了乳峰山脚下,冷眼看着豪格的两个甲喇骑兵的下场。
    “完了!肃亲王的这两个甲喇算是完了!”在山上石城之中,杜度看着山下两支越来越近的骑兵队伍,不由得心中哀叹一声,不过,一阵幸灾乐祸的心情却又油然而生:“你们父子对别人强势压制,今日且看你们损兵折将,如何在众人面前收场!”
    太阳渐渐转过了头顶,将阳光均匀的洒在了这片满是血肉的战场上,东西两侧的统帅们都用一种兴奋、紧张、期盼的心情关注着两支骑兵的殊死拼杀。
    在两军相距不到一里时,正蓝旗满洲骑兵集体朝马屁股上加了一鞭子,马的度登时加快了。随着度的拉开,马匹的素质和等级显现了出来,距离迅拉开。前后左右散得更开。从明军这个方向望去,给人以一种感觉。似乎正前方漫山遍野的都是建奴骑兵,黑压压的满是马匹与人头,除了阵阵野蛮欢快的嚎叫声之外,还有一片如云的旗帜,被北风拼命地撕扯着。
    两股相向而行的铁骑洪流便迎头撞击到了一处,顷刻间便是溅起血花无数!
    冲过来的模范旅马队马匹之间的距离,几乎都是在一米左右的间距。冲在第一列的一百多匹战马,拉开了一个一百多米宽的正面。
    起初是战马以小碎步缓慢的向前快走,之后逐渐变成了慢跑。
    随着马队的逐步加。整个排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马与马之间的距离依旧控制在两米之内。
    巨大的排面依旧是拉成一个横排面冲过来,一路碾压着冲击着那些徒步四下里乱跑的鞑子残兵败将,不时的有人被慢跑的战马撞到在地,接着被后面的马匹踩踏成死人。
    “铁浮屠!?”
    饶是黄太吉几乎一生都在征战之中度过,年轻时更是每日夜都在马上,却也只在传说之中听说过当年的女真人金朝曾经有过一支这样的骑兵队伍,用来与敌军的骑兵对撞对冲。所遇之敌无不是望风披靡。原本以为也只是一个传说。不想今日在这决战的战场上让自己遇到了。
    与建奴和蒙古骑兵习惯了的锋矢阵型不同,这如墙如山一样的阵型,让习惯了与敌人在马上拼斗,展开马上武艺较量的鞑子们。大为惶惑。没有人和你拼马刀。只管成排的冲撞过去!
    在正蓝旗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