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四十七章兔子:走着瞧!(续)[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吴标领着马队营带着数百颗充当弃子的正红旗残兵的人头,牵着数量几乎倍数的战马施施然的回到了大营之中。面对着得胜归来的吴标,王朴和李辅明二人目光有意无意的躲闪着吴标。
    而吴标回营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两名率先逃跑的营官剥去了衣甲。当众打了四十军棍之后打发去充当辅兵,算是对他们放弃阵地率先逃跑的罪责网开一面的处置了。
    “长根,你的部下损失了不少,咱们现在又有这许多的马匹,你到各营之中选拔那些会骑马的兄弟补充到马队营之中去。”马队营的营官林长根领命去了。
    看吴标那里也不与他二人说话,只管布置自己营中军务,未免令王李二人有些尴尬,但是。却又不敢发作。
    稍稍过了片刻,李辅明忽然找到了一个话头:“吴总兵。刚才接到松山快马送来急报,塔山方向,郡主部下以重炮猛轰多尔衮所部阵地,似乎有总攻态势。我们,是不是收兵回松山去?然后从松山南下?”
    “不必!眼前这股清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我们得知郡主发动了攻势,此辈定然也已经知晓。眼下又逢新败,我们只要衔尾追杀即可,直薄锦州城下,与祖少傅大人兵马里应外合一举便可以解锦州之围!到那时,回头再打伪逆多尔衮不迟!”
    王朴和李辅明二人偷偷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对于吴标的这份固执表示无可奈何,有心想自己收兵回松山去,又怕路上遭遇不测,只得硬起头皮跟着吴标继续走下去。
    在巨大的织金龙纛下,岳乐坐在良驹上静静的观察着对面的明军。
    在他身后,临时编组成的正红旗、镶蓝旗两旗兵马诸多军官策马而立。只等着这位新主子的号令。因为在生死悬于一发之际,敢于竖起费扬武的织金龙纛,给溃散的部队树立了信心鼓舞了濒临灭顶的士气,岳乐的这份勇气和眼光,在得知费扬武战死之后,被正红旗和镶蓝旗的兵将们一致佩服的五体投地,公推他为此间的统帅。
    眼前的旷野上天空低垂,杀气弥漫。岳乐和他身后的各位军官,以及身上被创多处的尼堪,都是面色凝重的看着对面的明军,等待着他们的动作。
    蓦地,耳中一声暴雷也似的大吼,紧接着,更是犹如千百个雷声在半空之中炸响,“威武!”
    在岳乐眼前的旷野上,一个巨大的方城阵带着压倒一切的力量,毫不留情的向着他这边碾压过来。巨大的方阵有如一个城堡缓缓压上,从这满是霸道和傲气的阵型与精神状态,岳乐不由得点点头,“到底是号称辽东明军之冠的模范旅,就是与一般明军不同。费扬武贝勒败在这样的军队手上,也不算辱没了他。”
    伴随着各队队官尖锐刺耳的哨声,模范旅所部数千人列成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方阵,这些方阵又是连接成墙,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压力。数百马队居前,同样是排列成令清军官兵心惊肉跳的三列阵型,虽然队伍不算齐整,但是那如墙而进的骑兵,早已令所有的清军将领们所熟悉。
    步营之中,火铳兵在前,长枪兵在后。整齐的脚步声中,阵列始终严整。如林的长枪火铳,给这支部队带来了一股牛逼哄哄老子天下第一不服来战一场的气势。
    模范旅的两翼则是由山西镇和大同镇的骑兵担任护卫,也许是为了挽回过失,两位总兵大人亲自在队伍当中督战。
    “岳乐主子,奴才带人上前去。杀杀此辈明国官兵的气焰!”巴牙喇纛章京有些气不忿儿。
    “不可莽撞!郑亲王主子派我前来,便是督促你等迅速回师,加强锦州围城兵力!”
    来自郑亲王济尔哈郎大营的使者急切的催促着岳乐尽快撤军。他的到来已经将李华梅在塔山一线连续炮击多尔衮阵地之事如实相告。若是锦州有失,只怕这场松锦广宁之间的大战将会变成无法收场的局面。
    明军三部人马缓缓的,但是却又坚定异常的压了过来,队伍越来越近,队伍当中的那些战车、火炮也就越发的清晰。眼下的清军可算得是辎重全无,便是战马也不多。且又是大批的伤兵在营中,那些尚有一战之力的。也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当真要打,同始终有部队担任预备队的吴标等三部兵马交手,未必能够讨得到便宜。
    “撤!先回西王堡,然后去锦州见郑亲王便是!”
    说完这话,岳乐很明显的听见了有长出一口气的声音,不过,他无法确认那声音是否是他自己发出来的。
    立时清阵中金鼓声。还有此起彼落的喝令声响起:“撤退,撤退!”
    重伤员和少得可怜的辎重在前。轻伤员居中,那些精锐战兵,或者是没有负伤的兵员或是包衣阿哈等辈殿后,缓缓后撤。
    “想走!?哪有那么便宜!?”
    吴标将手一挥,司号长领着几个号兵吹起了嘹亮的号声。
    转眼间,数十辆战车被快马牵引着从阵列之中冲了出来。越过骑兵的队列,将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里许之外的岳乐们。
    想不留点什么便走?要么是被大炮欢送,骑兵追杀,要么是和我们大打一场,留下些军功首级再说!
    一轮炮火过后。勇猛无匹挥动着长枪带着数百名勇士猛扑过来的那位巴牙喇纛章京,被密集而来的炮子打成了两截。
    他的断腕行为,给岳乐、固尔玛浑、尼堪等人似乎争取到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但是,两翼的两镇骑兵却又仿佛冬日里荒原上的狼群一般,不疾不徐的相距不过里许的紧紧跟随,伺机便冲过来狠狠咬上一口!
    统帅的性格决定了部队的作风。
    三支明军当中,吴标的模范旅争强好胜,凡事都要拔尖;而王朴的大同镇则是欺软怕硬,遇事都要先盘算一下得失。
    眼见得清军开始后撤,又是照着清军屡次入关劫掠时的梯次,老弱辎重在前,精锐殿后的队列,且精锐又被模范旅以及两镇的步兵、炮火纠缠压制,前队、中军与后卫出现了脱节,此时都不狠狠的扑上去咬一口,更待何时呢?
    觑个空子,王朴的大同镇有如一条红色的怪蟒般直扑辽东反贼们的中军,只吓得清军前队和中军当中的那些伤兵们大呼小叫不已。
    祸不单行,在另一侧护卫明军侧翼的山西镇骑兵,见有机可乘,也紧随着大同镇的后卫,越过岳乐等人指挥的后卫,直扑由固尔玛浑、果盖、果赖兄弟指挥的中军和前队!
    我们在之前介绍过固尔玛浑的这支部队的情形,虽然有兵马数千,但是内中真正的满洲兵不过数百人,另有千余名八旗蒙古兵,其余的都是些家奴包衣之类的人物。在松锦战场上,属于清军当中的豆腐渣。
    几次大战下来,能打的精锐已经损失的差不多了,虽然已经达到了与正红旗残兵会合的目的,并且照着岳乐所颁布的军令,这数千人之中的那些家奴包衣自动成为旗下人。但是战斗力却不能随着一道变更身份的命令而发生质变。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