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九十二章开封城破之后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继续求月票。
    开封城破。
    南门被炸开缺口,大队流贼涌入,并且沿着大小街道向城内猛冲的消息,被那些从南门沿着城墙一路狂奔而来的明军士兵充当义务宣传员沿途散播。
    “城墙塌了!城墙被流贼用大炮一炮就炸塌了!”
    “南门破了!南门被流贼占了!”
    “高巡抚战死了!”
    “王知县投降了!”
    “陈将军死了!”
    “周王府起火了!”
    各种各样的谣言瞬间被人制造出来,而且经过无数人惊慌失措的口口相传,不停的被加量不加价的传播着。
    有那原本就心中打定主意的明军见势头不妙,索性跑到城下,将号坎反穿过来,在城中开始放火烧杀抢掠起来。
    “恁娘的!咱们在城上受风雪寒冻,和流贼拼命!那些做官的、为宦的、有钱有势的却住在家中烤火取暖。抱着小老婆喝酒打牌,凭甚了!”
    义勇大社的人群之中有人毫不顾忌的叫嚷着。
    原本以为,东城外曹门以南、宋门以北将是农民军的主攻方向,而且这里也确实出现了李自成和罗汝才二人以及他们麾下主要将领和精锐部队。陈永福便将他的主要兵力调在东城等候,准备一旦城被炸开缺口,就在缺口处拼力血战。城中乡绅组成的义勇大社也调来许多精健丁勇,在上方寺附近守候,一旦紧急,立刻登城防御。可是如今。被人在腰眼上狠狠的捣了一锤。
    “陈总兵,怎么办?失地陷藩的罪名,咱们都担待不起!”高名衡眼睛里快要滴出血来。
    “尽人事,知天命!大人,你带着王燮、黄澍等人,领着义勇大社的一半人马到南城防堵郝摇旗。我和犬子陈德留在这里,对付李自成和曹操的主力!”
    “好!陈总兵,你我就此别过!”高名衡整肃衣冠,端起桌上的茶碗,朝着陈永福恭恭敬敬的举起,二人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随即丢在地上,摔得粉碎。
    城下的农民军却也是欢声雷动,大约是谷英将南门已经突破的消息传来。顿时让闯曹两家将士士气高涨。
    旗帜舞动之中,又一次对城墙的猛攻开始了。
    数百架云梯从人群背后的大堤上直接冲到城下树立起来。
    阵线之中,鼓点声如雷般响起,十余万人齐声呐喊,将这日落时分的围城血战,渲染的越发血红。
    入夜,开封城中依旧喧嚣不定。
    曹门首先被突破,率众增援南门的高名衡、黄澍、王燮等人被袁宗第所部包围。数千义勇大社丁壮转眼间便被袁宗第部下精锐吃得一干二净,或死或降或逃。高名衡等人被百余名民壮、家丁护卫着且战且走。打算寻着机会逃到周王宫中凭借宫墙据守。但是,袁宗第又岂能让这几个人走脱了?
    “各位义军将士!既然是吊民伐罪,我等愿意追随闯王,另行开辟新天地!”眼看到了生死关头,历史上和**一样,推崇以水代兵。扒开了黄河,水淹开封,让这几朝古都数十万人葬身鱼腹的高名衡等人立刻施展出来了祖传绝学,准备另外换一个主子。(不过,**好歹是付出了苏鲁豫皖四省几十个县被淹没。将近百万人口丧失生命,无数人流离失所,地理名词多了一个黄泛区的代价,算是阻挡住了千余日军的进攻。可是高巡抚们却没有挡住李自成的进攻,反倒帮助了老李,将崇祯同学送给了那棵歪脖树。)
    “哼!说得晚了!我大军第一次兵到开封时,尔等不降。我大军第二次兵临城下时,尔等不降,今天城破了,尔等却说要追随闯王!”袁宗第冷笑一声,望着对面的高名衡等人,“若要容忍了尔等的投降,那日后我闯王是不是也可以允许那汪乔年那厮投降?”
    三边总督汪乔年不久前奉了崇祯的旨意,命令米脂知县边大绶,掘了李自成家的祖坟。传说在被他发掘的李自成的世祖坟里有一盏铁灯,灯光还没有熄灭,灯前一块木牌上写了一行字:“此灯不灭,李氏长兴。”边大绶命人将灯吹灭了。又传说棺盖撬开后,看见尸体遍体长了长的黄毛,脑骨后有一小洞,有铜钱那么大,里边盘了一条小赤蛇,约有三四寸长,长着两只角,飞了出来,飞了一丈来高,向着日光吐着舌头,连吐几次,又落下来死了。边大绶蜡干了小蛇,连头颅骨送到西安。汪乔年又派人秘密送往北京。别的坟中的骨头都被抛散,有的被焚烧,有的被撒上猪屎猪尿,再扔到各处。现在这事已经在西安哄传开来,人人皆知。
    历朝历代,掘祖坟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关乎一家一族的命运,倘若真的如传言所说,李自成的祖坟中真点着一盏灯,还有已经生出犄角有了龙相会飞的一条小赤蛇,如今灯被吹灭了,赤蛇被弄死了,又被汪乔年送往北京,这龙脉岂不是斩断了?
    如此深仇大恨岂能饶过?
    高名衡等人虽然不曾刨了李家的祖坟,却也是抗拒李自成的军队,并且射伤了李自成本人。
    “你等这群杀才,若是打到底,本将爷少不得敬重你们是条好汉,如今见势不妙要投降?儿郎们,放箭!射不死的,本将爷便允了他投降!”
    乱箭飞过半空,高名衡、黄澍、王燮等人被射的刺猬相仿。
    沿着事先划定好的区域,闯曹两家开始攻取开封城。
    城中顿时火光四起,杀声不断。
    只有周王一家,在平日里用银子喂饱了的八百卫士的护卫下,趁着闯曹两家不曾杀到周王府之际,急忙忙逃到城外。沿着黄河岸边逃走。也许是朱元璋同学在天之灵保佑,他们一家恰好遇到了十几艘放空准备往运河方向行走的漕船,一行人这才算是逃出生天。成为了继福王之后第二个失却藩地的亲王。(我很奇怪,为啥这个时候会有放空的漕船出现?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至于说为啥会有漕船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到了半夜时分,城内战事基本平息。李自成和曹操各自带着亲军开进开封。闯营的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行辕便设在了周王府,曹操的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行辕则是设在了应城郡王府。
    整个开封城中,只有上方寺方向还有战事。
    刘芳亮、刘体纯二人领着数千军马围攻,陈永福父子带着自己的数百家丁和千余名义勇,凭借着寺庙的高墙顽强据守。
    一声锣响,围攻上方寺的闯营兵马潮水般的退了下去。让陈永福父子稍稍的松了一口气。陈德一屁股坐在地上,将满是鲜血的长刀沾了水,用力的擦拭着。他的身上,头盔上的红缨早已不知去向。胸甲上溅得满是鲜血。背后的箭囊早已空了,那张让他扬名立万的的铜臂铁胎弓更是连弓弦都断了,可怜兮兮的被他丢弃在一旁。
    陈永福递给儿子一个救命包,示意他将手上身上的伤口先行处置一番。却被陈德笑笑拒绝了:“爹,不必了,天一亮,我父子估计也就走到头了。”
    陈永福眼中闪过慈爱之色,他的妻室早亡。这个儿子是他一手拉扯大的,这又当爹。又当妈的,对儿子的感情便透着双层疼爱。而儿子陈德也不负他的期望,身手不凡,在开封府远近闻名,还射得一手好箭。
    大明军中向以武勇为尊,陈德的骁勇。给作为父亲的陈永福大大长脸,每每与各将闲聊,谈起他的儿子,都是一片赞誉,言其虎父无犬子。让陈永福的虚荣心大大满足。
    如今儿子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令陈永福心中一阵悲凉。
    墙外的闯营队伍之中灯火闪动,灯影之中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陈永福的视野里。
    “陈大人故人来访,能否相见?”
    “大和尚到了?也好,你便与我父子和这千余将士做一场超度道场便是!”
    一问一答中,两军闪开一个空当,将永信和尚胖大的身躯显露出来。高墙上几名长枪兵将一个缺口让出来,请永信和尚进来。
    数月不见,这位永信和尚又胖了不少。身上的锦阑袈裟都有些显得小了。上面的金线银丝在灯火之下,闪闪发光。
    “许久不见,大和尚倒是心宽体胖了。却不知大和尚不在庙中捻军修行侍奉佛祖,到这刀兵水火的修罗场上做何事?”
    “师兄却是不知。小僧今日前来,一来是这上方寺乃是敝寺下院,唯恐有失,故而前来查看一二。二来嘛,也是为了贤乔梓的穷通生死而来。”
    “为我父子而来?”陈永福敏锐的感觉到,事情不会像自己揣测的那样简单。只怕,李自成不会那么轻易的便将他父子二人杀了。
    “敢问师兄一句,此地墙壁比城墙如何?”
    答:“不如。”
    “小僧再问师兄一句,此地兵马能与破城前比否?”
    答:“不能。”
    “师兄,”永信大师叹了一口气说:“实不相瞒,小僧来的路上,看到闯营已经把大炮拉进了汴梁城。坊间纷传的龙虎营也进了城,他们可是把阿巴泰都打的灰飞烟灭。最先炸开南门的便是罗虎将军所部震山营。更重要的是,进城之前,大元帅便严肃军令整顿纪律,不入城之后不乱杀人。师兄,贵眷属都在府上,有闯王中军派人护卫,一草一木也不曾损伤。师兄若是还有什么可以打下去的理由,便请告知小僧。”
    陈永福沉下脸来:“大和尚此来,却是来做说客,让我做那不忠不义之人?”
    永信大师则是一脸正气的说:“师兄这就错了,小僧来此,就是为了全师兄之忠,尽师兄之义。所谓忠。乃忠明主之意,所谓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崇祯无道,民不聊生,不说别个,那跑马崇祯。花儿乞丐尚且不要。而民生更不用提,开封城内都是饿殍遍地,何况水旱兵火肆虐的河南。师兄,你须知道,忠孝仁义也有大仁大义和愚忠愚孝之分。你心中若真有忠义二字,那杀崇祯即是忠明主,反戈一击即是存大义。”
    “我父子可是杀伤闯营兵马甚多,我更是射伤了闯王的。就算是闯王不计较,闯营各位将领能够不放在心上?”陈德年轻。心直口快。连珠箭般将内心疑虑说出。
    永信和尚久历江湖,深谙人心,借着灯火的闪动,他已经看到了陈德眼睛里那一抹异样的光芒,这抹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光芒让他看到了陈德的内心心理变化。从方才的一心战斗到最后,变成了对生的渴望。
    但是,兹事体大,不是他一个和尚能够做主的事情。打个哈哈,双手合十:“师兄。贤侄,不如小僧回去,将贤乔梓的一番心意告知闯王,请闯王定夺。不过,师兄,临行前小僧有句话要向师兄讲说清楚。闯王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