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章小儿辈八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外号“猴子”的丰臣秀吉,当年在面对着明朝宣布册封他为日本国王的天使时,气焰极为嚣张的叫嚣:“老子想当日本国王就可以当日本国王,还用得着你们来封?!”
    结果,在朝鲜流干了他的血,耗光了他的精锐部队之后,外号“乌龟”的德川家康趁势崛起。如今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德川家光同学,内心可是极为盼望着能够有一天被册封为日本国王的!虽然眼下他的地位在南粤军的大力支持扶植下,已经是无人能够撼动的了,但是,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名号,似乎比起日本国王来还是差了不少。
    所以,这次迎接南粤军的两位大人,德川家光可是落足了本钱。既要在南粤军大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忠诚,又要在国内的各家外样大名和公家的公卿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后台和靠山。
    当然,在天皇面前,德川家光还是表现的异常恭敬的。他的忍者和宫内眼线也传出来了消息,天皇所生的儿子极有可能是李家的血脉。要不然为啥每次南中有体面的人物到倭国来,都会去拜访一下天皇,并且求见天皇的儿子。你若是说他们这是礼节性的到访的话,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会留下一笔为数不菲的钱粮礼物或是吃食衣物用品?
    怀着各种忐忑不安,德川家光主持了天皇母子亲自出席的欢迎南中两位大人带着数万军民到访的仪式后,盛情邀请许还山和施琅二人到他寒舍下榻以尽地主之谊。
    “敝国孤悬海外,地瘠民贫,所出产之物难得能够入二位大人法眼。不过,这饮茶之道倒是自唐以来一直不曾改变过的。下官斗胆便请二位大人饮茶清谈。”
    在德川家光的茶室之内,家光同学换了一副形象,将征夷大将军礼服换了一身便服,更是请两位大人换了官服,大家既然是烹茶清谈,自然还是随便一些的好。
    日本茶道有许多流派。最古老的是自千利休沿承下来的千家流,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他的座下几名得意弟子,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流派。被称为“利休七哲”之一的知名大茶匠织田有乐斋,便是织田信长的亲生弟弟。织田有乐斋从年轻时就师从被誉为日本茶圣的千利休。到了织田有乐斋六十九岁的时候,从政府职务中隐退下来,把京都建仁寺中一处僧人的隐居场进行了改造做成了茶室如庵,被后世的日本评定为国宝。而千利休的弟子另一名吉田织部,为了迎合丰成秀吉的趣味。把千利休处的茶道加以改良,淡化了原有“闲寂茶”的淡雅低调,加入许多武士喜爱的夸张绚丽的元素,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武家茶道,被称为织部流。
    德川家光的这间茶室,既然用来招待南粤军的两位尊贵客人,自然不能是狭小的和狗洞一样钻进钻出的。茶室内以屏风、床榻等物巧妙的分出了床间、炉踏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右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着几幅意境高远恬淡的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着几枝含苞待放的花枝,很好的点缀出了季节特点。
    见两位大人已经落座,家光同学这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双手轻轻一击,坐在门口侍候的松平信纲立刻点头会意,随即便是一阵幽香随风而来,几名身着十二单盛装的女子,手中捧着漆盘,用生漆制成的器具精美华丽,盘中却是几件用来煮水烹茶的器具。
    按照茶道的规矩。主人取来茶道器具,生火烧水,客人只能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等水开后主宾才依序相对跪坐,开始品茶。主人敬茶前先上甜点。然后主人向主宾敬茶,待主宾品茶后,其它客人才能依序品茶。茶道不但时间比较长,而且不能谈论金钱、政治、生意等世俗话题,只能谈一些自然类的话题。
    可是,这三位是什么人?两位客人一位是梁国公的心腹死党。光着屁股一道长大的小伙伴,一个是他的乘龙快婿,执掌数百艘舰船的水师将领。主人则是掌握着倭国最高权力的幕府将军,他们向来都是制定规矩的,如何会遵守这些繁文缛节?何况,今日之会,原本喝茶就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双方都有事情要谈。
    从朱元璋开始,中原的饮茶习惯已经从烹煮方式改为开水冲泡的沏茶,这样的方法大概只能是用朱元璋是个土包子出身来解释。不过,歪打正着的是,正是因为这种饮茶方法,茶叶内的维生素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三宝公郑和的船队几次三番出海远行,没有像欧洲土鳖那样闹败血症,除了在船上生豆芽种菜,这种饮茶方式也是立功不小。
    许还山和施琅两个自然也是对这种把茶叶碾成粉末后煮水喝的方式很不感冒,但是,却也只能是呲牙咧嘴的喝下去。
    “总督大人,若殿样,此番东来,大将军可是有什么旨意令二位带来?”
    如释重负一般的将那个精致的瓷碗放下,许还山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去一定要好好泡上一壶茶痛痛快快的喝上几杯。听得德川家光如此开口相问,一时间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倒是一边对于这款抹茶只是浅尝辄止的施琅为他解了围:“父帅此番命我率领水师出海,除了护送许叔父领人马往扶桑去收复自古以来便属于我华夏的领土,防止路途之上有歹人见财起意意图不轨之外,便是特意到贵处来拜会一番。”
    对于施琅的话,许还山颇为赞许的不住点头,到底是主公选定的大女婿啊!绝对配得上二丫那个丫头!你看看这副无耻的样子,能够把这样荒诞无耻的话说的如此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当真是得到了主公的真传啊!
    坐在施琅对面主人位置上的家光同学也是一时语塞,尼玛的!还自古以来的领土,还担心路上有歹人打劫你带着水师来护送?!哪个不长眼的小海盗敢来打劫几万人马几百条船的大船队?何况船上还有上千门大炮随行?你不要跟我说你带着几百艘炮船是来给这几万人当保镖,防止有人跳出来拦路抢劫,你们好用这几千门大炮把收取买路钱的海盗赶走吧?
    “除了此事之外,另有一件事要同德川将军商议一番。”
    当施琅云淡风轻的将南粤军为了收复扶桑故地和开垦这块广袤的土地方便大量的移民,准备将倭国作为中转站和跳板的决定说出来之后,顿时惊得德川家光脑子有一种宕机的感觉。(大家可以去看看太平洋的地图。事实上如果向美洲大陆的西海岸前进的话,不管走南线还是北线,倭国都是一个必要的落脚点,特别是在风帆时代。)
    虽然他知道南粤军一次性的有如此庞大的一支人马船队杀到。绝对是所谋者大,但是,却不曾想到,他们竟然打算将整个倭国都纳入,作为战略链条上的一环。
    “家父帅的意思。是要在倭国的沿海地区择地建造营地,或买或租,供往来于南中、中原、扶桑的人们船只停泊休息。但是家父帅也有话,家光将军作为倭国的唯一合法政权代表,如果此事我们南粤军不能得到将军的同意和支持,那么,我们就只好另外想办法。”
    别呀!家光听了施琅这话,心中便是如同一碗糖醋泼在了热炭火上,又酸又甜而且还**辣的!
    托与南粤军往来贸易的福气。他这个将军可是比父亲和祖父当得舒心多了。不但府库充裕,社会治安良好。市面上物价稳定,往年是不是的就要来一次的抢米风潮,也是多年不曾有过了。大名们也乖巧了许多,没有了争夺天下人的野望,只管埋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
    如果这个时候再有南粤军在倭国沿海地域租借购买土地建造房屋,那就等于是又开了多个口岸。而且是会有不少人口在这里往来流动!
    所谓需求产生市场,贸易带来了大量南中人口,这些人又有这样那样的需求,而作为地主,自然是会尽力满足。不过这一过程中。自然免不了一些非和谐的东西。比如说,为了酿出适合****大爷口味的酒,伊势高价收购粮食,造成了其他地区的粮食短缺。又比如为了获得足够的妓女,人口贸易盛行,又比如为了获得利润,强迫劳工超时劳动等等。不过,这些都被城市的繁华所掩盖,大家能看到的。只是亭台楼阁和欢笑的市民。
    “我们将对这些在贵处短暂停留的人员进行集中封闭式管理,用南中法度来约束他们。”施琅忠于职守的转述着李守汉教给他的话。
    看似仁义之际的话语,却是埋藏着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这些南粤军经停倭国的人员,只会被南中法律制裁,倭国的法律制度管不了他们。这就是所谓的治外法权了。
    “至于说在租借地与贵处百姓商人贸易产生的税赋,我方将拨出一半来交给幕府,由幕府进行统一分配。”
    听了这话,家光都恨不得效仿一下当年在塔山的那些关宁军将领,跪下来管施琅叫干爹了!
    他虽然不知道南粤军到底要租借多少土地,这些地方每年要容纳多少人往来短暂居住,但是他很清楚,能够让梁国公李守汉的乘龙快婿和心腹重臣在这个时候同他如此正式的提出来,就可以推断,这个人数,不会少!
    想想看,每年就算是只有五万人次往来,那会给倭国带来多少通宝的收入?
    这只是心中酸甜感觉的由来。至于说辣辣的感觉,则是来自于施琅的那一句,“你是我们认定的倭国唯一合法政权的代表,你如果不同意,那我们就只能另外向办法。”
    想办法,想什么办法?他德川家光如果不同意南粤军在倭国建立租借地,为过往的数万人提供休养补给之地的话,只要眼前这两位南粤军之中的重臣将这个消息放出去,不要说是那些外样大名要炸了锅,只怕就连亲藩大名、谱代大名也会群情汹汹,到那个时候,如果南粤军在德川家的几位大名其中挑选一位愿意的人出来做个领头人,换个人来同意就是了。还有什么办法比换个将军来的更简单呢?而且成本还低!
    反正倭国就是这么大,就是这么点地方,****也好。将军也罢,与其说让别人把自己赶下台,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结果,还不如在将军的宝座上稳稳当当的坐着。这个倭国与其让你们来卖。为啥老子不自己卖?!
    而且,老子只需要做李家的走狗,在倭国国内却是李家的代表,地位只会更加稳固!你们这些人只管在老子面前老老实实地待着就是了!
    想通了这一点,顿时德川家光眉开眼笑了。
    “既然下官蒙国公爷看重。视为敝国唯一合法政权之代表,替天皇行使大政,自然要为国公爷出力了。何况,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