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零二章小儿辈十[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好处,来换取南粤军的支持。想到了未来敌人可能会采取的手段,德川家光就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这条卖国的路走到头,让别人无路可走!
    说错了,是在与南粤军充分合作,效忠天皇维持倭国国内稳定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而被强行摊派了任务,要在台场修建工程过程中出钱出粮出劳工的川越藩、会津藩、忍藩等几家颇为富庶强盛的大名也是悄悄的松了一口气,既然天皇陛下和南粤军都要咱们大家各守边界彼此之间不得攻击吞并,那也就暂时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那些金判、银元、粮食、劳工就当是给德川家交的保护费。也在南粤军老爷们面前买个好吧!
    其他的大名,则是满眼艳羡的看着藤原北家嫡系的五族,近卫家、九条家、一条、二条和鹰司三家的子弟官员们可以在南粤军的许总督面前有个座位,而自己却只能跪在庭院内的树下。这就是公家和武家的区别所在了。武家可以从庶民之中产生,一步步的走上来,当年的太阁丰臣秀吉不就是这样走来的?可是公家则不同,必须有年代、有传承,有门第。这一点就和中原的世家门阀一样。当年李世民做了皇帝,想和清河崔氏联姻却被拒绝了。原因就是,你一个关陇军事集团出身的野小子。也配姓赵?!
    “有了这道圣旨,我就不必担心被别人吞并了!我的家族也会变成世家的,我的子孙也会成为公家的!我的家族也会和摄关五家一样的!”
    不止一个大名在心中暗暗激励自己。
    这五家垄断了公家社会的最高官职:摄政与关白,因此并称“五摄家”或“五摄关家”。几乎是所有武家的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没办法。在讲究血统传承的倭国,便是牛叉如丰臣秀吉这样的天下人,也得考虑:是要开羽柴幕府、或者是要往公家靠拢?因为按照倭国的传统,要当征夷大将军便不能当关白!几经考虑,秀吉决定认近卫前久当乾爹、成为关白;但是就在同时,秀吉已经失去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幕府的资格了。因为他姓“藤原”、不姓“源”。(后来他觉得四大名族「源平藤橘」已经不能代表他,所以他上奏请求天皇让自己姓氏“丰臣”,希望能成为日本的第五大名族。关白退休之后便是被称为太阁,这也就是太阁立志传这个游戏的由来。至于说德川家康,在今川义元死后,他“自我考证”出自己源出源氏,所以他有那个资格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他既然都“考证”得出来,天皇的******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跟手握重兵的他对抗)
    如今既然已经无法成为另外一个幕府将军,那么就只能让子弟往公家的道路上行走了。也许会有子孙会成为关白或者是摄政,让家族成为倭国的第六名族!
    半月之后,许还山与施琅的舰队再次出现在了江户湾的海面上,得到了充分补给的船队士气高昂的扬起了如云的风帆向着东面驶去。岸边码头上,家光同学和已经正式命名为夏仁的天之丸,领着一群倭国的公家、武家两个系统的官员们哭的和泪人一般。
    这次让双方都基本满意的访问,在未来却遭到了大量有良心的历史学家的抨击。其中一位,就是旅居数国并且认识一位德国贵族的老爷子。他用异常愤怒的强调描述了这次访问:这是中国资产阶级对殖民地**裸的欺压和讹诈,他们运用一贯简单却百试不爽的招数,利用东瀛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歧,只用了些许礼物,就让东瀛彻底放弃了国门控制权和基本民族尊严。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的疯狂倾销和东瀛手工业者的大量破产,而破产者所能做的选择,要么是到万里之外为中华帝国当炮灰,要么是到南洋和北美、南美、十州等处充当苦力,妇女可能多一个选择,就是充当娼妓。
    当然,也有风轻云淡的,一位用河流名称充当自己名字的俄罗斯人,他一生写了很多惊世巨著,但是对此事,他却只说了一句话:这是中国资产阶级和东瀛封建领主最好的勾结方式。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