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二十章洪贝利,洪局座[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顺军扎营方定的凌晨时分,巡抚标营裨将张雄开新南门投降,大顺军遂占领太原。晋王朱求桂被活捉,蔡懋德自杀,布政使赵建极、巡宁道毕拱辰、守宁道毛炳义、督粮道蔺刚中、太原知府孙康周等都被处死。山西提学道黎志陞被俘后,跪在大顺军将领面前口称:“本道历任三月。尚未入考棚”,竭力为自己洗刷。在大顺军任职的文士韩霖也为之求情说,“此天下文章士也”。
    在牛金星的斡旋之下,这位相助大顺军攻取太原有功的山西提学道黎志陞被大顺录用,留守山西,组织主持考试,选拔文官。
    这份文书摆在了洪承畴面前时,整个殿内众多的旗主王爷贝勒大臣们鸦雀无声,都在等着看他该如何解释此事。
    此外,在李自成、刘宗敏所统的主力攻克太原之后。又分出一支军队由大将任继荣、马重禧等带领东出固关,与在南线的刘芳亮遥相呼应,南北配合。刘芳亮所部数万人马,除了继续警戒河北三府的南粤军之外。更挥师北上,攻取邢台、邯郸、河间等地,一路皆望风归附,以平均每天至少一座城池的速度北上。
    而任继荣、马重禧二人,则是兵锋直指真定(今正定),威胁保定。
    李自成、刘宗敏等人则是亲率主力沿着太原、宁武、偏关这条路一路向北往大同方向急速行军。其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要消灭大同守军,将整个三晋大地收入囊中。
    别人是既得陇复望蜀,是由北向南,自东向西而来。李自成的顺军则是恰恰相反,自南向北,由西向东开进。
    洪承畴以他敏锐的官场观察嗅觉,从牛金星保下了山西提学道这个事情上意识到,大顺军内部文官体系当中的矛盾。以牛金星为首的受传统儒家教育的科甲系文官,对秦法系的文官把持行政权力很是不满。想来要通过招降纳叛、组织考试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实力。
    “若是李闯在山西也组织了科考,此人势必为天下士子归心。”自古以来,读书人从来不看坐在龙椅上称孤道寡的那位是否为华夏之人,而是看他是否尊重儒家。忽必烈是如此,多尔衮也是如此。只要您尊崇儒家,您就是上应天命的合法政府。
    豫亲王多铎却不管洪承畴此时内心思潮翻腾,为李自成即将确定他在读书人当中的合法地位而恼火之际,扯开嗓门问起了多尔衮。
    “摄政王!这太原省城都没守住,往后的那些小城还守个屁!?以本王看,还是告诉在边墙附近游牧的蒙古各部,提高防范,稍稍向北退回一些,免得李自成打到大同时一时兴起杀出边墙,让这些蒙古人垫了他的马蹄子!”
    多尔衮哼了一声,算是对多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行为表示了些不满,然后转过头来向洪承畴问计:“洪先生,你对山西境内之事熟悉,这太原往大同一线,可还有什么堪比黄河的险关要隘?有什么名将大吏可以抵挡得住李闯大军?”
    洪承畴在众人齐刷刷的数十道目光当中思索了半晌,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到什么险关、强军、名将可以与太原、黄河等处关隘,可以与蔡懋德等人的才干品行向媲美。
    不过,他却也是经验丰富,知道遇到这种问题时该如何转移注意力。
    “王爷,不妨事。以奴才料想,即便是李闯大军北上一时得手,莫要忘记了,在他的南方侧翼还卧着一头老虎呢!他的兵马在三晋大地攻城略地,出太行山,取真定、取邢台、邯郸等处,可以说是威风八面。难道,在济南府的李华宇李大总督能够咽得下这口气?”
    “以奴才所料,只怕是李闯兵马北线未到大同,南线的刘芳亮便会与李华宇部下冲突起来!到那时,顺军与南军在畿辅之地大打出手,王爷便可行卞庄刺虎之计!”
    洪承畴正在那里眉飞色舞的为大家描述这样一幅美好前景,殿外当值的章京急匆匆的捧着一份刚刚送到的文书跑了进来递到了范文程面前。
    “主子!大喜事!”范文程故意用高了八度的声音来给洪承畴难堪,算是对他这些日子急速蹿红的一点报复。
    “闯贼十六日自太原起身,二十日过雁门关,二十一日兵至宁武,宁武总兵周遇吉督兵守城,战况颇为激烈!”
    随同这封最新战报送来的,还有对宁武关的地形描述,以及对周遇吉此人的情况。
    周遇吉,字萃蓭,辽东锦州卫人.性鲁直,少有勇力,后入行伍,用兵多智谋,战辄先登,积功至京营游击.京营将多勋戚中官子弟,见遇吉质鲁,意轻之.遇吉曰:「公等皆纨弟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同辈咸目笑之。
    周遇吉先后跟从张凤翼、孙应元、杨嗣昌等人与农民军转战于河南、湖广等地,因为屡次获胜,积功加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
    啊?众人一齐将目光投向了刚才还在说太原至大同之间不会有什么大战发生的洪承畴。
    洪承畴的脸上登时汗如泉涌。未完待续。
    PS:继续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