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六百五十三章辅臣对辅臣[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的地方每人更有三匹高大的战马,马背上面,各类干粮辎重充足,可以让这些斥候们在外面活动一个月不需要补给。
    为首的斥候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远处清军行军大队的动静。有千里镜就是这点好,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可以切换镜头画面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斥候头目手中握着的望远镜,居然和博洛贝勒手里的一般无二。
    这几个斥候,毫无疑问的,正是顺军放出来的。都是一色的老兵,几乎都有五六年的骑兵作战经历,征战经验丰富不说,装备更是精良。除了几乎人人身披双层甲胄外,身上马上更是背负各样兵器,长短备齐。五人除了各自手中的刀枪之外,便有数种不同的兵器。两个弓弩手,二个马铳手,一个鲁密铳手。除了火铳弓弩之外,五个人身上各自还有一柄短火铳,用于交手肉搏,马上厮杀时使用。
    劲弓强弩,便于无声无息偷袭敌人,杀敌于无影。而这几个顺军斥候现在手中的马铳,都是一色的燧发样式,击火便利,口径大,马上步下搏战,那几步,十几步之内,威力强劲,效果比马弓来得好。
    至于鲁密铳,非常好的长程射击武器,同样是燧发样式,使用弹簧助力,哑火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计了。单兵使用鲁密铳的时候,这点哑火率便更可以忽略,使用的将士完全有有充分的时间再扣动一下板机。不过因为鸟铳或是鲁密铳后座力强,马上射击会使铳手从马上摔下来,所以这些鲁密铳手,并不在马上射击。更为恐怖的是,五个人的羊皮袍子衣襟下面,各自有一个牛皮皮囊,里面并排放着五枚马尾手榴弹。在马背的褥套里,同样的皮囊还有一个。这样的装备水平几乎可以用豪华二字来形容了。也足以说明,为何一个顺军斥候头目的手中居然有和清军贝勒同款的望远镜。
    在山道上行军的大队清军丝毫没发现这五个顺军斥候,而这五个顺军斥候们,则可以从容不迫地观察着清军大队人马的动静。
    几个顺军斥候仔细观察了一下清军情形,认真清点了清军的旗帜、兵马、武器数量,这才转身到山坳后面的树林之中,牵出自己的马儿来,一鞭绝尘而去。
    五人策马在丘陵间奔跑,不时停下来用望远镜看看远处下面山道上清军的动静。山间寒风凛冽扑面而来,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奔驰。借着呼啸在耳边的北风掩护,马蹄声被撕扯的粉碎,便是传到人耳中,也无法分辨出来,所以,他们与清军队伍并排而行,却没有被清军发现。
    几人约奔出十余里,大寒的天气,各人胯下马匹不断喷着浓浓的白气。为首的斥候头目勒住了马头,摆手示意手下的兄弟们停止前进。他从羊皮袍子里取出一面黄色镶着黑色火焰边的三角小旗朝着荒草树木当中拼命的摇动。
    “自己人!”
    随着小旗的摇摆,几个在草丛之中的暗哨从荒草丛中跃出,手中却依旧警惕性很高的擎着刀枪:“什么人?”
    “我们是中军派出的斥候!奉了王将军的军令,外出哨探归来!”
    “既然是中军老营派出的斥候,口令?!”
    “马鹞子!回令?!”
    “咕嘟汤!”
    验证过了口令,几个潜伏哨兵放下了手中刀枪,却伸出手来接过了斥候们随身携带的腰牌,逐一验证过了每个人的身份。斥候们也是很配合的将头上的毡帽取下,露出了满头的黑发。
    证明身份无误,斥候们被带到了外号“马鹞子”的王辅臣和配给他做副手的新军统领独孤寒江面前。
    刚才军中的口令,就是这两个人的外号。统领新军的独孤寒江,外号被人称作“咕嘟汤。”此人也是出身陕北,但是却是小康人家出身。颇读了几年的书。听这个姓氏就知道,他和李自成一样,都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后裔。大概是鲜卑人的遗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