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七卷大野龙方蛰天下鹿正肥第七百一十七章天崩地裂(九)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大少帅!南军的那些狗贼们好像撤退了!”
    在惊恐万状中煎熬了一夜的左梦庚,黎明时分,熬过了最有可能发动夜袭的时间之后,再也熬不住了,一头倒在床铺上,刚刚睡着,却被手下人连声唤醒。
    “什么?谎报军情,本帅杀了你全家!”
    “大帅!”亲兵急切间喊惯了,急忙改口称呼左梦庚为大帅:“小的们怎么敢撒谎,金声恒等几位将军已经在二堂等候大帅一起商议军情对策了!”
    “军情可是真实的?”左梦庚脑子里兀自还是昏昏沉沉的,但是,却强打着精神来询问面前的几员左营大将。
    “大帅,昨夜南军营寨之中突然灯火混乱,人声嘈杂,咱们以为是南军要来趁夜袭击咱们。但是,等了半晌也不曾见有军马出门。然后,咱们便派探子冒死出营去巡哨。”
    的确是冒死,左营的探子个个都是老兵油子,这个时候出营去哨探,那不亚于是那脑袋拿下来当球踢。可是,在金声恒王体仁等人的金子银子和刀子威逼利诱下,还是有几十个斥候出营夜探。但是,也不敢太过于靠前,只是在南粤军与左营之间的空白地带,远远的望着南粤军营寨之中的灯火,躲避着巡哨队伍,充当一个观察哨的作用。
    此时,这些满头满脸都是草叶泥土,一身都是血水混合着泥土而变得灰头土脸的斥候们,就站在了左军的几位顶儿尖儿人物面前。(不要说为啥草叶泥土,血水泥土的,你在白天刚刚打了一场数万人伤亡的战场上趴一晚上看看,你要是还能保证服饰整齐,面貌整洁,那就不是生活了,而是各种抗日神剧。)
    “把你们昨晚到今天早晨看到的,好生向大帅禀明!”
    从昨晚上开始,南粤军营寨之中,便是灯火不绝,人声不断。虽然人来人往,但是并不嘈杂吵闹,反而显得颇为井然有序。这些斥候们摸不着头脑,也不敢靠近了去窥视。到了东方露出鱼肚白,只看见一队队的南粤军押运着辎重物资,开出营盘,到江边或是将物资搬运上船,或是押着辎重沿江而走。
    “从第一队人出营、上船,到现在,至少应该走了有五千以上的军马,又有数万咱们的被俘兄弟被押送走了。”
    “大小船只走了不少。炮船至少二十艘,民船,商船、沙船至少走了数百艘!目前,我看见梁国公的座舰,也有不少人在舰船上忙碌,升了几面风帆,有人往船上搬运清水菜蔬等物!”
    “大帅!这。。。。”
    左军的将领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要是说打败了溃退,这他们都是经验丰富,可是,逃跑的话,哪有这么井然有序波澜不兴的?那种事,在他们看来,应该是比冲锋进攻还要拼命的。什么人喊马嘶,喊打喊杀声不断,捎带着把沿途的村庄乡镇再洗劫一遍怎么着也不能把这些村庄乡镇留给敌军。然后,撤退的时候,自己的部队控制住渡口路口隘口等交通要点,不让别的部队通过。必要时可以把机枪加起来,等老子的队伍都过去了,再把浮桥烧了,至于说别的部队过得去过不得去,管老子啥事?!
    (停!停!剧本又拿错了!你说得是隔壁国军的事!左良玉左梦庚父子手里能够有机枪吗?!混账!)
    撤退,是极为考验一支军队的组织纪律性和内部机制,统帅、将领、军官对部队的控制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的。能够把撤退组织得好,做到井然有序风平浪静的,绝对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强大军队。可惜,这么有技术含量的事,左梦庚们做不到。
    “走了五千人,炮船二十艘?!”左梦庚开始踌躇了。他反复的在大厅来回踱步。“梁国公的帅旗还在九江城中吗?主力还在吗?”
    “大帅!都还在!目前出来的都是警备旅的旗号。除了警备旅之外,水师陆营和近卫旅的都不曾见到!”几个斥候很是老实的把自己所见都竹筒倒豆子一一说明。
    “哼!主力在原地不动,只是让警备旅这样的队伍押着老子的人向东走了。这摆明了是给咱老子挖坑!打算示弱,让老子去进攻,想打老子的埋伏!等咱们的队伍一离开营盘,你们信不信,他们东进的队伍会立刻掉头杀回来,抄了咱们的后路,把咱们剩下的这几万人一口吃掉!”
    “大帅说得对!”
    “南蛮子,不但打仗时狠,算计别人的时候更是狠!”
    “咱们不能出去!不能上这个当!”
    左梦庚脸上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狞笑:“对!咱们不但不能上他们这个恶当,他不是给咱老子下了香饵料打算钓咱们这条蛟龙吗?咱们就把香饵给吃了,鱼钩留下了对付他们!”
    “大帅,那咱们怎么办?!”
    “南蛮子们为了引诱咱们出营攻打他们,大队船只东下了,江面上势必空虚。咱们这就正好利用这个空档,派人过江去和黄闯子手下的马得功、田雄等人联络,把咱们营里的金银珠宝带给他们一批,请他们在江北拘刷船只,筹划迎接咱们过江去共谋大计!”
    左梦庚口中所谓的共谋大计,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早在他们父子放弃了武昌或者说是被李自成大军打得望风而逃从武昌跑出来一直逃到九江时,他们便与江北的各路人马悄悄的有联络,彼此之间交换信息,串联。
    如今,江北局势不稳,四镇兵马都有些群情汹汹,一场哗变眼看着就在眼前。这种事又怎么能少得了素来在这种事情上经验丰富的平贼镇左良玉部呢?
    虽然距离左梦庚最近的黄得功素来以忠义而闻名,可是,他忠于朝廷,不等于他部下的田雄、马得功等人也是如此。
    历史上,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田雄、马得功二人便决定降清。黄得功不知军心已变,把刘良佐派来招降的使者处斩,引兵出战。叛军趁黄得功不备,暗中猝发一箭,射中得功喉部。黄得功自刎而死。弘光皇帝被田雄等活捉献给清方。有一种记载描写了当时的场面:“田雄负弘光皇帝于背,马■唤(马得功的外号)执弘光二足。弘光恸哭,哀求二人。二人曰:‘我之功名在此,不能放你也。’弘光恨,啮田雄项肉,流血渍衣。”
    啥意思呢??“你是我们两个人的功名官职,荣华富贵,后半辈子的饭票,哪能放你走呢?!”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两个人一个背着弘光皇帝,另外一个抓住弘光的两只脚,唯恐另外一个人放走了他。
    也就是因为这段绑了弘光皇帝来献的功劳,二人被清廷加官进爵。浙江总督张存仁奏稿残件中说:“总兵田雄收黄蜚溃败之卒,缚弘光以投诚。”以其“劳苦功高”建议清廷授以提督之职,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二十页。
    左梦庚此时的想法,如果南粤军当真因为某种原因在给予自己重创之后收兵撤走了,那么,咱老子就做两手准备,一个是向梁国公痛哭流涕的检讨自己的错误,请爵帅收编自己的军队,从此便为爵帅前驱,效犬马之劳。另外一个,那就是想办法渡过长江,到江北去同江北各路兵马合流。以左军的气势名望,在江北各军当中,仍然是稳稳的坐定第一把交椅地位。
    所以,左梦庚眼下就是一个态度,不管你南粤军如何的示弱,诱敌,咱们就一个态度,“严守营寨,坚壁不出!”
    这一点,是出身辽东军中的左良玉沿袭下来的精髓体会。
    但是,刚刚安排好各营各镇的防守,外面又有新的军情到了。
    “禀大帅!江边上,梁国公的座舰已经开始升帆,有大批人员护送着一乘软轿上了船!另外,在梁国公座舰附近停泊的傲梅号,也已经升帆,李华梅那头母老虎的认旗,也在桅杆顶上竖起来了!”
    “可曾看到母老虎李华梅和梁国公本人?”
    “这个却不曾见到!不过,在江边码头上,出现了近卫旅的旗号。”
    什么?
    斥候头目的报告,顿时让在场的左军将领们态度为之一变!
    “近卫旅的旗号出现在了九江码头上?”
    “有多少人马在码头上?”
    “当真是近卫旅的兵马?”
    谁都知道,近卫旅是南粤军战斗力的核心,也是全军的精锐部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和汉家羽林、成吉思汗的怯薛歹一样,都是跟随着主帅行动的部队。也是主帅手中掌握的最关键一支战略预备队,随时投入到战场最关键的时刻和最能改变战局的位置方向上。
    近卫旅出现在了九江码头上,这就说明,李守汉也有可能当真的准备东下,撤离九江回南京去。
    “咱们的斥候离得远,看得不是特别清楚,大约有六七面营旗,二三千人登船,有民夫和咱们的被俘兄弟搬运火炮到船上。那些火炮,都是把炮身、炮架拆开了,装箱抬到船上下到底舱里!要不是当真撤走,怎么会把大炮都拆了?!”
    “还有,属下也到码头附近窥探,那些集结在码头附近准备登船的兵马,有些人因为焦躁,加上天气也有些暖和了,便把头盔摘了下来,软帽子下面,全都是光头!”
    这就没错了!南粤军和清军有一点相像的地方,那就是发型。清军是金钱鼠尾,而南粤军则是另外一种。凡是主力精锐部队,都是毫无例外的光头。按照李守汉的说法,这是为了在遇到头部外伤的时候,好进行抢救包扎。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传来传去,在南粤军内部就成了区分主力精锐部队和一般部队的标志了。所以,凡是警备旅以上的部队,几乎毫无例外的一色都是光头。而各处的守望队、动员旅等部队,队长以上的军官也是一色的光头,用来显示自己的资历和战功。
    “大帅!南蛮子这是真的要走啊!”
    “肯定是南京城里发生了变故!老李头这才急急忙忙的要赶回南京去灭火!不然,以南粤军的行事风格,他们不把咱们一刀一个的都给砍死,那才叫见了鬼了呢!”
    “大帅,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趁着南京城里有事,南军要撤走的好机会,咱们集结人马,给老李头屁股上来上一刀,也出出咱们胸中这口恶气!也让天下人看看,咱们左军的利害!”
    “就是!老金说得没错!老李头回了南京,他的营盘里,辎重粮草少不了!咱们此时不抢他一把,恢复一些元气,更待何时?!”
    这些左军将领个个都是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了。深知军中惯例,大凡军队行军、撤退,那些紧要的,值钱的物资大抵是随中军行动,可是,像什么粮草、火药、器械这些笨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