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七卷大野龙方蛰天下鹿正肥第七百八十四章佛郎机对小男孩(三)[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也只有李守汉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在众人手中,这么一枚小小的银元,散发着新铸造出来的钱币特有的可爱光芒。但是,他们却意识不到,这么一枚小小的银元,却是眼前这位梁国公李守汉的一件利器。
    不管你是在大清朝的治下,还是在大顺、大西的地盘上,亦或是在日本幕府将军的旗下充当顺民,或者是在更远的欧罗巴、天方、大食、天竺,只要是有商品流通的地方,这枚银元都是你逃避不了的。他都会收取你的铸币税。
    “陛下,只要能为大明收复江山社稷,让前方将士不虞饥寒,让将士们能够坚甲利兵,便是臣破家为国又有何妨?何况,臣之身家,皆为我大明天子所赐!”
    李守汉站出来讲了这么一套话,将隆武皇帝的问话搪塞了过去,也解了众人心中的疑惑。“哼!也好!你梁藩这些年把持海上贸易,肆意收取赋税,早已赚得金银如海。此时此事上让你破费一二,也是可以的!”一些文官心里不无咬牙切齿的默默念叨着,他们期待着这些银元兑换的越多越好,流通的越远越好,这样也好让眼前这个令人厌恶的家伙大大的破上一笔财!
    李守汉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正所谓“**************”?但是,这话却让站在南粤军官员队列当中的李沛霖听了十分不悦。
    “主公,您的江山,便是南粤军的江山,却不是他老朱家的江山。何况,这江山是咱们披肝沥胆筚路蓝缕,在蛮荒之地一刀一枪一船一炮的拼将出来的,是无数将士百姓的血肉血汗铸成,须不是他老朱家的!”
    “陛下,臣虽然对钱粮度支之事知之甚少,但是,臣却知晓货如轮转,钱似水流。如今,梁国公以家财为国铸造元宝通宝,可令四方前来兑换。臣粗粗估算一二,仅仅江南一地,便至少会有亿兆之银钱流通而来。何况,还有湖广、两广、闽粤、浙江等地,更有西方红毛夷人、东瀛倭人都要输入银子,有如此之多的银钱,何愁军饷不足?!”
    黄道周见李守汉一直都占据了朝堂上的主动权,便站出来试图将风头扳过来。只有将主动权抢过来,他才好把他胸中筹划已久的主张拿出来。你李守汉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不是为了收复大明江山吗?那么,收复江山社稷就要打仗,要打仗,就要有兵马。那么我这个号召各地士绅学子召集义兵,归朝廷统一调遣,发给粮饷器械,给予官职的主张,你就不能拒绝。你总不能说你铸造这许多的钱币是为了你梁国公家里钱太多没地方放吧?
    “臣见军报,日前在松江府、杭州府等地,爵帅部下兵马与清兵大战连场。虽将士英勇,杀贼报国,血战不退,但奈何清兵鸱张势大。据闻便是李华宝将军也是亲冒矢石挥刀领兵上阵,方才抵住颓势。此皆兵马不敷使用之过也!”
    “臣见于此,忧心忡忡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终于得一策。今日献于陛下驾前,望乞收用。臣斗胆断言,此计策若蒙陛下恩准使用,则各地忠义士民振臂一呼,呼吸之间可成师旅,朝廷旦夕之间数十万兵马唾手可得。朝廷凭空多了数十万兵马在手,何愁不能驱除胡虏收复江山社稷!”
    “哦!今日倒是个好日子。大将军献了通宝、元宝以为饷源,不想首辅大人却也有足兵之策。说来听听看!”隆武皇帝兴趣颇高,他颔首示意黄道周说下去。
    李沛霖在队列当中也示意南粤军的官员们要细细的听,认真的听!
    于是,黄道周便侃侃而谈,将他那套号召各地官绅士子,嗯还有乡贤,只要是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起来编练武装,朝廷根据兵马实力给予官职粮饷,发给器械的方案拿了出来。
    “相公做官数十年,犹是书生之见也。”
    没等隆武皇帝表态,一句嘲讽便在众人耳边炸响。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