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七卷大野龙方蛰天下鹿正肥第七百九十章坑人标题党!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街道上,一骑快马狂奔而来,铁蹄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踏起点点火花,转眼消失不见。马上的骑手背上插着一杆认旗,上面墨迹淋漓,写满了字,急切间也看不清上面写得什么,只见他挥舞手中一份捷报,一路飞驰一路声嘶力竭地叫道:“大捷,大捷,李大人、昭阳郡主松江大捷,阵斩伪逆博洛!黄浦江中焚毁击沉贼舟数千只!”
    他这一路奔来,立时全城轰动,沿途所进,所有的官民百姓都是欢呼起来,无数的鞭炮先后炸响,有如万门火炮齐轰。更有人发足狂奔紧紧的在那报捷使者身后追赶,试图看清楚那旗帜上所书写的捷报内容,也就是所谓的露布报捷。
    “大捷,大捷,伪逆兵败,大军反攻,收复金山、青浦、嘉定,上海解围……”
    有使者前来报捷的消息,自然有人飞奔着送到皇宫之中。
    此时,隆武皇帝正在与几个文学侍从学士在讨论诗词文章,探讨春秋大义。这几个文学之士虽然没有侍从经筵讲官的头衔,但是朝廷文学正道之士却也是视他们为偶像,在朝中也是自视甚高之人。
    虽然听得他们一个口吐莲花,舌灿大义,说得口沫横飞,兴高采烈,一时恨不得尽数将胸中平生所学卖弄出来,可是,隆武皇帝却是心不在焉。前几日朝中一番争论,让他心中忐忑不安,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心烦意燥得很。朝中局势很是明显,不仅仅是文武官员,便是他这个皇帝,有谁不是在梁国公的掌中?不要说当真翻了脸动起刀枪来,便是梁国公手下人稍微示意一下,断绝饮食,减少供应,便足够让这些嘴上夸夸其谈的家伙叫苦不迭!
    突然,他们听到皇宫外一时间人声鼎沸,仿佛有数万人齐声呐喊欢呼一般,紧接着,便是无数的鞭炮声炸响,最后,整座城池都似乎沸腾起来,只有一个个声音在天地中回荡:“……大捷……大捷!”
    “………逆贼兵溃……大军反攻!……”
    “……天兵收复金山、青浦、嘉定,上海解围,兵锋直逼松江府……”
    鞭炮声、欢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渐渐的有了锣鼓声交织在期间,听得人越来越兴奋。也不由得隆武皇帝又惊又喜,全身都不可控制的哆嗦起来,他猛然大步走到阁门,翘首期盼,有如小媳妇期盼久未归家的丈夫,等待着那个好消息的到来。
    而在他身边的那几位文学侍从之臣听到这巨大的声浪后,也是满脸的惊喜交加,个个都不由自主站起来。他们和皇帝一样,都知道这场胜利的意义,眼下的大明朝廷,隆武天子都太需要这场胜利了。
    “此番大捷之后,李卫儒既有拥立之功,又有护国之绩。外有兵马钱粮之基,内有开科举士之望,世上何人能够制之?”享受着开中门、鼓乐、鸣炮迎接待遇的黄道周,却是忧心忡忡。李守汉大势已成,从此朝中便无人可以制约,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这份捷报的到来,却是令隆武皇帝欣喜万分,龙颜大悦。有了这场胜利,他这个唐庶人的皇帝,便是有了充分的合法性,再也不用比别的皇帝矮三分,什么得位不正,辈分不对之类的话,统统滚他娘的辣块妈妈咸鸭蛋的去!朝野上下,更是欢腾一片。从松江、上海方向传来的胜利,更是让人们一扫甲申年来的颓唐失败情绪。无数人暗自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开始张罗着上表,请皇帝犒赏有功将士,“不吝封爵之赏!”更要祭告太庙、祖先,告知陵墓田园宗祠无恙等等。更有商人们口沫横飞的对主顾们大肆吹嘘,“阿拉早就跟宁讲过,上海那是啥地角?风水宝地!早就劝宁到那边厢买地皮造房子,宁就是不肯相信阿拉!说什么鞑子过了江肯定要打上海!现在侬看看怎么样!?几十万的辫子兵把上海的墙皮摸脱了一块呣?日后隆武天子回南京,上海的房子还是要涨价的!所以,趁着眼下这个辰光,赶快去上海,正好可以抢帽子!”
    抢帽子,这本来是交易所里的一句术语。这几年被南中商人们在交易场上流行开来。早期的证券、期货交易都是交易员在交易池内喊价交易,用手势加上高声喊叫来报价,于是那些在日内短线炒作的交易员就要不停地举手报价,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抢帽子一样(当然空中并没有帽子),所以就把日内短线交易的手法称为“抢帽子”。话说,当年伟光正的校长就是在上海交易所抢帽子抢的不错,才有钱在上海又娶姚冶诚、又追陈洁如,又是回老家修他妈妈的坟地。当然,上得山多终遇虎,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最后还是以破产欠债而结束了他短暂而光辉的金融实践活动。带着陈洁如南下广州投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去也!这段金融实践活动,为他打下了雄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最终将中华民国的国民都变成随随便便一个人都是亿万富翁。顺便说句题外话,陈洁如在黄埔系当中颇为有人望,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说起她来,终身都是称她为蒋师母。
    在这种情绪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高声吟诵着“青春作伴好还乡”,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川景物,不知多少人喝醉。便是深夜,街头巷尾,仍有成群结队的从酒楼茶肆出来,一路醉醺醺的欢呼而去。
    更有从南京一路从龙而来的官员们,高声喊出了“收复南京吃粽子,打过黄河过新年”的口号。这种事自然不会登上朝堂,只能是用来作为一句茶余饭后激励人心的话语。
    但是,朝廷当中,也有人开始筹划着为有功将士大肆封赏的名单、封爵等级诸事了。
    不数日,前方的详细军报接踵而至。
    “阵斩伪逆奴酋博洛!”
    “斩获伪八旗兵马首级数千!”
    “斩杀俘获附逆兵马数万!”
    “大军收复松江等处!”
    “昭阳郡主领水师一战于吴淞口外,二战于黄浦江,将逆贼水师船只尽数歼灭!如今,江面之上,我军船只往来纵横!”
    “水师统领施琅,引数万兵马围攻杭州,逆贼岳乐所部支持不住,不日便可克复杭州!”
    松江府方向是早就有了胜利消息传来,给大家打了预防针。如今杭州方向也是指日可下,怎么能不令人更加兴奋?东西两路连克名城,席卷江南之势已成,苏州方向,又有人称查白地的数千兵马在与清军周旋,只需大郡马收复杭州之后派遣一旅之师前往,便可在査继佐所部的配合之下,将这苏杭之地,江南精华所在尽数收入囊中。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施琅部下的那几万人马的出身来历。礼部和吏部的司官郎中们会同书吏们在悄悄的为两路大军的所部兵马将领们封官授爵打出一个草稿来,免得到时候慌乱。在他们的方案里,两路人马当中所有营官以上的,尽数有封赏。从轻车都尉到子爵、男爵、伯爵不等。差别也是在于是世袭几代还是仅仅本人享用。最高的,便是李华宝的,封侯爵,世袭罔替,封妻子为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指挥使。而施琅,则是要等到收复了杭州之后再议。不过,这两路人马水陆各军的统领,不过是李华梅、李华宝、施琅姐弟夫妻,怎么都是便宜不落外方。三人以下,各镇统制官、各旅旅长,基本上都是排排坐分果果,都有男爵子爵的头衔等着。
    随着捷报的一道道传来,加之应试时间邻近,福州城内外的读书人越发的多了起来。这些人聚集到了一处,除了指点江山诗文应和之外,便是诗酒集会,少不得要议论一下当前的局势,畅想一番我辈一举高中之后,如何能够挥笔安天下,谈笑定乾坤。
    当然了,诗酒和风流自然是少不了的。何况如今又有爵帅提供的食宿津贴,大家不必担心温饱问题,自然,饱暖之后,少不得要有些绮丽的心思和行为。一时间,林大掌柜的各处生意,出出进进的都是一袭青衫,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的生员、举人。
    彼此一起吃过酒,一起嫖过娼,赤诚相见过,又有同窗同乡同门的各种交情,少不得日后还会在官场中同气连枝守望相助,渐渐的,一份据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考题试卷,便在应试举子们当中秘密流传开来。这种事,自然每个人做起来的时候都是神秘兮兮的,不是彼此交情足够,或是有同窗同门的背书,绝对不会将这种关系到穷通富贵身家性命的事情同你共享的。(开玩笑,就那么多的名额,我把考题给你了,回头你中了我名落孙山了,岂不冤哉枉也?!)
    一传三,三传十。十个人知道了,基本上全世界就都知道了。很快,这份据说是内阁首辅大学士黄道周老夫子拟定的考题,便摆在了黄老夫子面前。
    初看上去,这三道题目非常像。经义、截搭等科举考试主要因素都有了。但是,仔细看上去,特别是以黄道周这种经历过科举考试,一路从笔阵之中厮杀过来,当过考生,也当过考官的人看来,这三道经义题非常奇葩!不但奇葩,而且包藏祸心!
    第一道名曰:君夫人阳货欲,第二道名曰:王速出令反,第三道名曰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
    一题君夫人阳货欲是截搭题。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邦君之妻,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然后翻页到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之后俞樾就掐头去尾来了个君夫人阳货欲。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是当时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姓阳名虎字货,由于曾经征辟过孔丘当官,所以论语中字而不名以示尊重。不过如果没读过论语的人,看到阳货这两个字第一时间肯定会想歪,再加上前头的君夫人,估计想得会更歪。
    第二道王速出令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是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支也。原本是齐国伐燕引发诸国干涉,然后齐宣王召孟轲询问对策,孟轲忽悠一通仁政的事情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支也说的是大王快快下令把抓获的燕国老幼都放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贵族商量再立一个新的燕国国君后撤兵,这样诸侯就不会武装干涉了。
    第三道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也是出自孟子,原本是孟轲在滕国和滕文公谈话的内容,原文是滕文公问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