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七卷大野龙方蛰天下鹿正肥第805章南北君臣4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股票价格是什么,为什么李守汉改个名字就要涨了一成。这些事,不要说多尔衮兄弟俩如坠五里雾中,便是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等汉臣也是似懂非懂。无奈之下,冯铨只得心中暗自得意鄙夷着的给他们进行扫盲。
    “这招股,就好像是要开个买卖铺子手中银钱不够,于是拿出些股份来找相与们合作。你出多少银子,占多少股份,到了账期分多少红利。这些,便是在晋商浙商等商家之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梁国公却走得更远。下官曾听人言,早在河静草创之初,梁国公便开创了这个制度。大凡是开办一个工场、矿山,甚至是修造一条海船,都可以招股进行。这也就是为何南中的事从来不虞缺少银钱开办的事情。而且,这些股份可以在市面上交易流通。买卖好,大家都看好,股份的价钱就高,大家都不看好,自然股份就价钱低甚至是亏本。”
    说到这里,多铎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不等于是拿着大家的钱来为他李守汉打江山嘛!”
    “豫王爷,话也不能这么说,据下官所知,数十年来,南中各地的各种股份,大到矿山工场,小到海船公所的一艘渔船,还没有说赔钱的。”冯铨含笑为多铎解释,心中却如电闪一样算计着自己在安源的那些股份现在市价多少了。
    股价什么的,多尔衮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这个安源矿务总局,眼下的情形如何了,一年下来,能够出多少煤炭,多少生铁,多少钢,进而打造多少兵器甲仗。对于南北的战局会有什么影响。
    多尔衮问到的产量,恰恰也是所有人们都关心的。本身差使是冶铁制造兵器的陈板大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他用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纸笔,一双小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冯铨,唯恐漏听了一句话,少记了一个数字。
    “据闻,”冯铨也被众人那种狼一样的眼神吓了一大跳。这种眼神当年翰林院的那些家伙们也没有过,但却在这大清朝廷的权力高层眼中看到了。这大概就是明清两个朝廷的区别所在吧?!他只能一边措词一边努力回忆着当时同年书信当中的话,同时偷眼看看招股说明书上的话。
    “袁州府的这个安源矿务总局,要下辖一个年产数十万吨煤的煤矿,这个煤矿下面下设数十个煤窑,用以开采。煤矿开采出来的煤炭,要在附近加工成焦炭,用以冶炼铁矿石。另外,附近的矿山,也是要年产出数十万吨铁矿石来,加以分拣后,送到冶炼厂进行冶炼。”
    “冶炼厂据说要建造至少十座用来冶炼生铁的高炉,四座用来炼钢的高炉,六座用来炼熟铁的高炉。另外,下官的同年在上海听人言道,附近还要开办各类工场,用来制造甲胄铳炮,打造各种农具铁器。”
    “这招股说明书在上海出现之时,附片里便有说明,袁州府已经在当地招募了数万流民,用来充当矿山、矿场、高炉上的劳工。另外,下官的同年也曾经和几个赣南的同门书信往来查证过,袁州府当地已经在几处矿山和矿场以上好精铁铺设了轨道,以骡马拉车在轨道上往来输送,较之原本的道路运输事半功倍。轨道往来如织,纵横交错,长达数百里。”
    “什么!?袁州府也铺设了这马车轨道?”洪承畴眼睛几乎都要瞪出来了,“看来梁国公对这安源矿务局可谓是志在必得!马车轨道,如此耗费的事,居然在这赣南也做了!”
    何谓马车轨道,在场的大清高层们都不知道,少不得洪督师要为大家充当一次科普老师,把当年做大明督师时手下禀告给他的二手信息再加一道手倒出去。
    “此物最早也只是在广州府、上海县等繁华要冲的码头等处铺设,为得便是大宗货物搬运便利。将上好精铁打成轨道铺设在烧灰路面内,骡马拉着大车在轨道上面行走,一辆马车可以输送数千斤之物,端的是十分轻便捷力。只可惜此物耗费巨大,每一里不得上百斤上等精铁?何况还有烧灰等物!梁国公不惜血本,在袁州府铺设了马车轨道,足以证明他对这里的重视程度!”
    “洪大人所言极是,学生那同年也曾画了图画给学生描述,大抵与大人所言相差无几。”冯铨也点头称是,为洪承畴的见识广博点赞。在护书中翻捡了几下,找出几张图画来递给侍从,请多尔衮等人过目。
    与当下的文人画风不同,这是一张铜版画,也就是在铜版上用腐蚀、雕刻等手段制造出底版后,再用油墨印刷出来的,比起木版画,更加写实一些,当然,价钱也会更贵一点。
    画面上,高炉、矿山、铁工厂被密密麻麻的轨道连接成一体,有往来奔驰的马车将铁矿石、煤炭等原料运输到炼焦池生铁炉,然后将加工好的产品运往高炉和铁工厂。
    “陈板大,你带回去一份。让你手下的奴才们好生揣度琢磨一下,看看能否在我大清照样铺排开来。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可是别人手里的玉,你好好的给朕攻一下,看能不能也攻出玉来!”
    陈板大咧了咧嘴,也知道心中苦笑着接过了这个差使。当初在关外时接了制造九转钢的差使,结果,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仿制,却还是不得其门而入。最后还是摄政王出面找先帝说情,以技工不全,缺少技术支持为理由,这才将这件事暂且放下。
    如今这袁州府的矿务总局,天晓得是不是又是另外一个九转钢的把戏?在淮南是甜美的橘子,到了咱们这里就变成苦杏仁了?
    “冯先生,这安源矿务总局,到底一年要生产冶炼多少钢铁出来?”多铎半晌没有开口,只是紧闭着双眼手指不断在在腿上划着道道,看得出来,他在心里计算着什么。
    “回禀豫亲王,按照下官同年所说,至少一年要生产数十万吨钢铁出来。”这一句话,吓得多尔衮差点没从龙椅上掉下来。数十万吨钢铁在袁州府生产,那就是可以让南军省下数十万吨的运力来!这还不算,单单这数十万的钢铁能够打造出多少甲胄兵器铳炮来,用这些东西砸下去,都能把江南江北的清军砸得头破血流了!
    “当然,这是招股说明书上所说的设计能力,估计头一年乃至前三五年,能够有个三五万吨出来都是好的了。”冯铨不太懂得军事上运输力量的重要性,这话说的轻松得很。但是,这话却令洪承畴多尔衮等人脸上带着一抹苦笑。
    “日前,学生那同年命人间道送来平安书信,向学生报平安。书信当中有云,如今,从广东往赣南等处运粮的船只,充塞了赣江、抚河等大小河流,往袁州府一带行走的流民难民多如过江之鲫。李闯余孽自从与梁国公合流之后,军中裁汰下来的老弱,也被安排到了袁州府充当矿上的各级头目,以兵法部勒劳工。”
    铺设用上好精铁制造的马车轨道,大量的粮食往袁州府运输,将李闯部下那些裁汰下来的老弱安排到矿山充当各级头目,短短的几句话,里面包含的信息却比三十二磅炮都来得凶猛。李守汉除了在袁州府搞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外,更是准备了大量的粮食作为物质基础,准备了各级骨干来管理那些到矿山和工场讨生活的流民和难民!
    “这梁国公!要打江山,那就大家在两军阵上刀枪铳炮的见个明白!好没来由的,在这袁州府搞什么矿务总局!”多铎忍不住又放了一炮。
    “豫王爷,在这件事上,却是您大意了。依奴才看,梁国公所作所为,恰恰如同当年的秦王。。。。”
    “郑国渠!”
    多尔衮冷声说道。
    《史记》、《文献通考》等史书中都有记载,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关中由是益富饶。自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史记中更记载,在郑国渠完成六年之后,秦国出关东下,一一扫平关东诸国。征伐韩魏赵燕等国大军军粮大抵是出于郑国渠修成之后关中增收的粮食。而不再以巴蜀依靠都江堰所生产的粮食为主要军粮来源。
    四万多顷土地,折合一百一十万亩,亩收一钟,也就是现在的100公斤。总量算下来,也就是每年一亿一千万公斤。这还是在原先的盐碱地荒地上增收的数字,那些原本的良田呢?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最先被秦军灭掉的,就是建议秦国修郑国渠的韩国。
    “梁国公在袁州府搞这个矿务总局和秦王修郑国渠有什么关系?”多铎却一时跟不上二哥的思路。也难怪,存在决定意识,人的高度和角度决定了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两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知道水利的重要性,以至于三公的司空就是管水利的。可两千年后,就是有人不知死活,把一切都交给所谓的市场,君不见自从开始这些操作后,水灾从百年直接上升到万年。而情急之下,能救他们的房子妹子票子的,还是在上甘岭上前仆后继的人民军队。可就是这支军队,恰恰是他们最想消灭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的代表也顶多就是在九江大堤上大骂几句王八蛋,然后该搞国企搞国企该搞下岗搞下岗。这几天的新闻里,淮河的王家坝又成了热门。不由得让不厚道的作者想起了那个被黑被有意遗忘了几十年的人,就是他不惜民力,大兴土木的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所以他活该被黑,你把事情都办得好好的,不发大水了,我们怎么依托市场来搞?怎么发财?怎么把人家的女儿变成我们的暖脚器?
    “豫王爷,让下官来为你分说一番。”半晌沉思的洪承畴,接过了冯铨的话头,顺手从旁边的瓷罐里抓起一把小米,这也是用来在地图上铺陈颜色所用的。
    “袁州府在江西,与赣南巡抚所辖之地毗邻。如今,赣南已经成了李某人的铁桶江山。”说到这儿,不由得洪承畴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幸好殿内光线将他的面部遮挡,没有人发现这个神情变化。
    “都说武昌、汉阳是九省通衢,河南是中原四战之地。可若是看看这湘赣之地,便可以发现,这里对梁国公的重要,甚至超过了中原之地。”
    “袁州府,南面可以与赣南相接,北面是长沙、岳阳、九江,东面是南昌。这一带,差不多已经被梁国公那个乘龙快婿施琅和李闯余孽全部占据,剩下的便是设立官府治理地方抚慰流民恢复农桑。”他嘴里说着,手上的小米如同一条金黄色的细线在这些地域上均匀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