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魔女》第二百五十二章殉葬(二)

娇宠魔女最新章节目录
   老皇帝死后新年号彻底确立。
    自十月开始,便就是思雨元年。
    这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来也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用一个妃子的名字确立年号,何止是标新立异,用一些御史言官的奏书原话就是,亘古未有,简直臣不忍耳闻也。
    思雨也劝过皇上,不要用自己的名字当做年号,如此一来,就怕是把自己都架在火上烤,让自己成为了天下之敌。
    按那些御史言官的说法,好像自己成了妲己,杨玉环一般的人物。
    偏偏皇帝根本就懒得听,对于这些发上来的奏折,根本就留中不批。
    既然留中不批,那就等于淹了。
    淹了的说法,也只有大明王朝才有的一个特有的现象。
    只要皇帝留中不发,不做批阅不做批示,也不作出任何的回应,很快这封奏折就会被文山会海所淹没。
    这是皇帝专门对付那些固执大臣的一个办法,也可以说是最让人诟病的处理政事的方式之一。
    而皇帝对于思雨的宠爱居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处理方式,这与他一亲政以来就提出要效仿太祖的口号,完全是相悖的,可见思雨在皇帝的心中占有的分量是如此的重要,这让许多大臣都非常的担心,生怕将来妲己之祸能够重现人间。
    如此一来就无形当中就把思雨推上了,风口浪尖之上,这对于皇帝来讲也是没有想到的事情,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是短小小的一个举动,便给思雨造成了如此大的困扰。
    而对于思雨来讲,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不过皇帝还是皇帝,经过短短一阵的闹腾很快,这件事情也只能是不了了之了,思雨的年号还是得到了确定。
    想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这事情的另一面,那就是思雨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似乎人人都知道,只要冬至一过,等着老皇帝的热孝一完,思雨的地位肯定会向上再提上一大截。
    朝中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早已对思雨示好,救援一些外省的封疆大吏,甚至都向皇帝开始问起思雨娘娘的好来。
    不过这只限于与皇帝关系极其密切的肱骨大臣,关系稍远一些的大臣肯定不敢这么问,只怕是立刻会遭到皇帝的斥责。
    偏偏如此一来,无形之中在这官场之上有人能够问候思雨的安,成为了一个史上成为了一个身份的象征,这在思雨看来只怕是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也让皇帝哭笑不得。
    “皇上这件事情都怪你,本来臣妾的闺名天下人就很少有人知道,你这么一来,别说天下臣子都知道了,就怕是以后万事的史书都会留下我的名字!”
    思雨显然有些薄怒,但在皇帝看来是十分的动人,不由的好言相劝道:“你得这么想,这也是朕对你的一番恩宠,千秋万世之后只怕是你的名字,记在人的心里岂不是更好吗?”
    听到这里思雨才婉尔一笑道:“你还好意思讲,你看看这些奏折,几乎纷纷奏疏都在问候,我的安,这让臣妾情何以堪啊!”
    果然这每一封奏疏除了问候皇帝就是问候思雨,接下来才是谈及政事。
    这让皇帝哑然失笑,但同时他和思雨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就是皇帝这么一来无形当中就将思雨的地位无限的拔高。
    本来不认识思雨的那些橙子都在多方打听,思雨姓甚名谁,身世到底是如何?
    如此一来,思雨的家乡,封龙城反倒成了全国的景点之一,只要逢着节假日,全国的臣民有时候好奇,就会跑到封龙城去看看这个神奇妃子所在的家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这倒是,思雨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此一来,年号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让皇帝和思雨都有些始料不及,没想到只不过是小小一个年号,居然引起了如此大的轰动。
    但是思雨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多事的一年。
    女真人也刚刚的退却,而与高丽国时所谈的事情也在慢慢的推进,高丽王国的国使也已经答应了,大明王朝的请求准备出兵,女真中的后方两相夹击,准备彻底拔出女真这颗钉子。
    但让皇帝没有想到的事情,那就是草原的俺答又开始进犯了。
    这在思雨和皇帝看来也是十分的意外,本来每年的冬天俺答是不可能侵犯北境的。
    今年和往年似乎有些不同。
    今年的大雪来的尤其的早,对于中原民族来讲可以说是瑞雪兆丰年,但是对于草原各部来讲完全是一场灾难。
    草原上的马匹深处还没有完全储备好草料,这场大雪就不期而至了,如此一来就让这些深处还没有机会吃饱,没有储备好足够的脂肪来面对严冬,然而这严冬就到了。
    今年的冬天,草原上十分的酷寒,大批的牲畜被冻死,而那些牧民也没有来得及完全储备好棉衣,这么一来大批的子民被冻死。
    这简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暗打只好南下劫掠,希希望于跟大明朝打上那么几仗,劫掠上一些财产,最好就是劫掠一些棉衣,能够让自己的不足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
    但是草原部族的劫掠攻城略地,这让大明如何能够承受得了,当即就和这俺答打了起来。
    有明开国以来,自从把北元打到漠北以后,然而这些蒙古部族在草原上,要是没有中原王朝提供的铁锅,还有棉衣,是无法在草原上生存的。
    说来这些草原部族也真是难以落后,本性就是天生的劫掠,自己无法生产出一口完整的铁锅,而且也缺乏重要的战略物资,那就是棉花,缺少棉花就无法织就棉衣。
    仅凭着羊皮羊袄,也只能让少数人挺过这个冬天,但是大部分牧民哪里舍得能如此奢侈。
    这么一来就形成了死结。
    为了生存草原各部就得不停的南下劫掠,与中原部族形成冲突。
    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世世代代没有休止。
    偏偏大明王朝是一个极其硬气的王朝,根本就不存在和谈一说,如此一来更让这矛盾加剧。
    一方是不得不南下劫掠,一方是不得不奋起反击,就这么子子孙孙,一直互相争斗不休。
    思雨仔细想想这件事情,面对北边来的奏疏,觉得这件事情必须有个长治久安的办法。
    对方也不过是只要个棉衣,但是棉衣这个东西,对于大明王朝来讲,真就不是什么稀罕物。
    目前棉花也只在南方有所种植,在黄河以北,因为气候条件所限,产量也是很少,品质不高。
    如果将棉衣从南方运到北方,加上运价的话,俺答所给出的每件棉衣的定价,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总不能让大明王朝每年赔钱干这件事情吧。
    虽然之后俺答也派来了使臣,想与大明王朝谈判,以罢兵事,但是她们给出的定价实在是太低了。
    接到使臣的汇报以后,思雨陷入了沉思,就在这时,妙玉给她拿来一件沈大公子从南洋买来的马来棉衣。
    起初思雨也没有在意穿在身上,只是觉得分外的暖和,又见这个棉衣特别的密实,关键还十分的沉重。
    这当然比不上大明王朝的松江棉了,忽然她灵光一现,叫妙玉找了把剪刀将这棉衣撕开以后发现里面的棉花,十分的稠密,好像真的是不要钱一般,完全不计成本。
    她不由的心生一计,给沈大公子写了一封信,不为别的就是想问问一问,这南洋的棉花是否能够在北方种植?
    很快她的信就得到了回应,沈大公子在信中讲,南洋有些出产棉花的地方与大明的北方并没有多大区别,完全可以拿来仪式,这也是他专门将这件棉衣呈送给她的意思。
    而且沈大公子在信中讲,这种棉花产量非常的高,质地虽然不如大明王朝的松江棉,但是做个棉衣是绰绰有余。
    想到了这里思雨灵光一现,他立刻向皇帝建议,是否能够将南洋的这种棉花移植到北方种植。
    今年虽然是赶不上了,但是只怕是过上那么几个月,这种棉花一年可以收三次,产量还非常的高。
    如此一来在北方一些酷寒的地区推广种植,不但能够满足自己子民的需要,而且还能与草原各部族做生意,因为这些棉花的成本非常的低廉。
    就是按现在俺答部所给的价格大明王朝也是赚的盆满钵满,皇帝一听,也是眼前一亮。
    “你可真的是朕的解语花,这么一来大明王朝不但可以解决变换,而且还可以将这棉花卖给草原各部,也能够让北方的经济发展起来,这简直就是千秋万世之功业”
    思雨觉得这件事情也完全可行,至少也能够将北方落后的经济发展起来,虽然比不上南方,但也可以减少南北之间的差距。
    如今的大明南北差距非常的大,南方极其的富有,北方却极为的贫穷。
    官场上流行一句话,宁做东南的一个小知县也不愿意做黄河边的一个太守。
    可见大明的南北经济水平差距非常的大,引进这棉花完全也可以让北方的经济发展起来,让北方成为整个北亚地区的棉都中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