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第一百二十五章熙熙攘攘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目录
   熊槐一惊,斗由请罪,看来事情不小啊!
    十有八九是楚国的财政出了大问题了。
    “贤卿,何出此言?不知寡人有何疏漏,让贤卿以至于此?”
    斗由行礼道:“臣不敢。”
    迟疑许久,斗由才道:“大王,我们楚国很快将会无粮可用。”
    熊槐一听,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难以置信道:“贤卿,我楚国一向不缺粮,怎么可能会缺粮。”
    就算这一战消耗巨大,但是以楚国的实力,还没有缺粮一说。
    斗由一脸沉重道:“大王,我楚国现在还没有缺粮,但是很快就会缺粮。”
    熊槐瞳孔一缩,正色道:“请贤卿细说。”
    斗由清了清喉咙,道:“大王,我楚国这十几年来长期和越国相持,为此征调民众扩建广陵城,这消耗了我楚国淮水流域大量钱粮。”
    “其后,秦国攻占巴蜀,威胁我楚国后方,为了应对秦国的威胁,大王令将军昭鼠领十万大军常驻汉中,伺机夺取南郑。”
    “虽然将军昭鼠的大军在汉中也种植粮食,但是汉中耕地较少,依旧需要支援大量粮食。”
    “接着大王令柱国领军三十万与秦国大战经年,而后柱国司败伐齐,大王自领军与秦国大战,东西共动用了超过六十万大军直接参战。”
    “最重要的是,大王在陈地聚兵的命令,导致超过五十五万大军在陈地汇聚···”
    “等等!”熊槐一听超过五十万大军在陈地汇聚,瞬间吓了一跳,不是应该只有二十万至三十万百姓吗,怎么突然增加这么多?
    熊槐惊疑不定,问道:“陈地怎么会聚集这么多百姓?”
    斗由看到楚王满脸难以置信,低下头,解释道:“大王,陈地超过十四岁的国人一共征发十万余,庶人征发十万余,邓叶两地前去陈地的国人接近五万。”
    熊槐诧异道:“这不就是不到三十万大军吗?”
    斗由咽了咽口水,声音有些颤抖道:“大王,这还没有结束,后来不知从哪里传出的谣言,说只要陈地的庶人参战,就可以获得国人的身份,导致陈地庶人汇聚,短短两个月时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近三十万庶人,导致陈地庶人暴增,如果不是一个月前,大王宣布解散陈地的军队,臣恐怕···如果继续在陈地聚兵,那么陈地将会汇聚近更多军队。”
    说完,斗由拜了下去,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侵湿一大片。
    天哪?
    我楚国陈地有这么多野人吗?这些野人从哪里冒出来的?
    寡人就在刚刚的几个月间动用百万大军!
    我楚国有这么多人么?
    吓死宝宝了。
    熊槐见斗由有些颤抖的身躯,自己大吞一口口水,道:“司宫!”
    “臣在。”李秋应道。
    “赐太府尹水!”
    斗由闻言谢道:“谢大王赐。”
    李秋答道:“唯。”
    李秋着人倒了一杯水,送给斗由,而后自己倒了一杯水,走到楚王身边,奉给楚王。
    熊槐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杯水下肚,压了压惊,缓了缓神,顿时感觉好多了。
    斗由接过侍从送来的水杯,一口喝完,长吐一口气。
    停顿了一下,斗由继续道:“大王,如今令尹已经解散了陈地的国人和庶人,送回了邓叶两地前来支援的军队,而在陈地的庶人,令尹已经将陈地闲置的王田全部分完,但是依旧有近十万庶人,暂时难以安顿,依旧需要支援粮草。”
    难以安顿···
    熊槐无语。
    无论是国人还是庶人,耕种的都是楚国的王田,只要不是自发或者破产逃亡的盗贼,都是有田有家的稳定家庭,根本不存在安顿一说。
    需要安顿的,都是新到陈地的野人,这些人到了陈地,肯定都不想再回原来的地方了。
    这将近三十万的野人,肯定是陈地周边地区的野人,得知陈地参战后可以获得国人身份并且将会免税后,就自动跑到陈地去了。
    “现在令尹在何处?”熊槐问道。
    斗由答道:“回大王,之前陈地周边地区的贵族封君以及官员前去陈地缉捕盗贼,被令尹呵退,而后令尹一直呆在陈地未归,现在令尹正在指挥陈地官员带领陈地庶人开垦荒地,安置庶人。”
    熊槐愕然。
    景鲤的行动出乎熊槐预料之外。
    面对楚国的举国而战,景鲤在楚王声名和贵族利益之间,极力维护了楚国的稳定,以及楚王在楚国的威望。
    如果景鲤是一个彻底的守旧派,那么这一次他不会将割地前去陈地缉捕盗贼的人全都挡住。
    毕竟庶人无故离开原地,前往其他地区定居,虽然对楚国而言,这只是人口的迁移,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对楚国而言人口并没有发生增减,依旧是那么多人口。
    但对于迁出地而言,那就是人口的减少,尤其是贵族和封君,野人离去,无疑令自己的治地之民变少,相当于被削弱了。
    可要是让他们将治地之民抓回去。
    那么自己这个楚王的威信必然大跌,楚王与贵族封君的交锋中,无疑落入下风。
    在这一场抉择中,景鲤虽然没有表现出支持变法,但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明确表示站在中央这边。
    想到这,熊槐不得不感慨,人都是复杂的,一棍打死,简单划分守旧党和改革党,实在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情。
    若是现在直接进行共产主义变革,那么恐怕除了自己,其他人就全都是守旧党。
    若是现在直接废除封君和贵族,那么楚国的贵族和封君肯定全部都是守旧党。
    之前屈原决定贵族的俸禄只发两代贵族,第三代贵族起,楚国将不再发放俸禄,结果只有两三个大臣支持,极少部分大臣或不支持,或不反对,其他的大部分大臣全都反对。
    这就是变法太快,一下子触及大多数人的底线,导致反对者太多,然后变法失败。
    但如果决定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权利,那么朝中的大臣,肯定大部分都是支持。
    想到这,熊槐若有所悟,对于大部分的守旧党而言,反对变法所反对的并不是变法这一件事情本身,而是反对变法的内容危害了自己的利益。
    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只是因为不适应而反对一切变法。
    如同赏赐废肉刑,并没有危及贵族利益,反而对贵族有利,结果大部分贵族都成了变革党。
    感慨一番,再次转到楚国缺粮上,熊槐对斗由道:“贤卿之前说缺粮,但是就算加上陈地的这三十万百姓,我楚国也应该不会有缺粮之虞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