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三百零五章赵云[4]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少。”
    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刘备在平定荆州南部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成为荆州牧。
    先帝刘玄德声势渐大,孙权便建议他们双方结亲,先帝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
    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
    先帝刘玄德离开荆州之前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
    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为。
    先帝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孙夫人趁机将刘禅也一并带走,幸亏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云别传》: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
    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
    至次年于成都南面,完成对刘璋的包围。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在这里多一句嘴,赵云的翊军将军不是什么杂号将军!
    赵云任翊军将军时为成都既定,也就是刘玄德给赵云专门设立的,和他一样待遇的还有一个诸葛孔明,军师中郎将!
    这也是为什么赵云能够和关张马黄的前后左右四将军并列的原因!
    这个将军位,并不下于前后左右四将军的地位,而赵云也一直和黄忠被称之为并列!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将赵云的翊军将军与关张马黄的前后左右将军并称。
    《华阳国志·卷六》: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大司马。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零陵赖恭为太常,南阳黄柱为光禄勋,王谋为少府,武陵廖立为侍中,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皆假节钺。又以黄忠为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其馀各进官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黄忠、赵云以爪牙比于灌、滕。
    从字形来看,“翊”通“翼”,形声。字从羽,从立,立亦声。“立”指“竖立”。“羽”指“双翼”。
    “立”与“羽”联合起来表示“鸟之双翼竖立起来”。本义:鸟儿准备起飞的样子。鸟儿欲飞。
    同时,三国蜀汉后期将领霍弋曾因功升任监军翊军将军。
    成汉时期李寿之子李势在被立为王世子的时候,官拜翊军将军。
    南朝梁置翊左、翊右、翊前、翊后四将军,为优礼大臣的虚号。
    隋时出现四翊将军,即翊左、翊右、翊前、翊后,为重号将军!
    以后大家不早说,赵云是个杂号将军了,你们看看是不是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先帝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还是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先帝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不过也是因为这一点,赵子龙得罪了很多大将!
    若非是他赵子龙资格足够老,本事足够大的话,恐怕这事儿不好做。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进攻汉中,汉中守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斩。
    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运送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
    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但是黄忠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
    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
    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
    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
    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
    满朝文武意见一直没有统一,但是只有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
    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赵云的话说的有理有据,但是赵子龙的话并没有被愤怒的刘备接受!
    不接受谏言的刘玄德,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云别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直到章武二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之后先帝刘备病逝永安宫。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此时的赵子龙基本上已经算是站在了蜀汉朝廷的巅峰了!
    建兴五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
    两人带领大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
    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
    因此主帅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
    (《三国志·赵云传》: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经问邓芝说:“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
    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
    (《云别传》: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可是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这次冬天出兵的时候,赵子龙其实已经是不行了,身体已经非常差了,但是他仍然坚持的冲了上去!
    这一次诸葛亮再次失败了,这是他的罪过。
    但是诸葛亮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决定,竟然让这个老将军就这么结束了!
    “送赵云将军,回成都!”诸葛亮并没有送他最后一程,他还有很多事情!
    赵子龙将军去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又一个著名的“余孽”消失了!
    现在这天下的余孽之中,竟然让张颌那厮成了气势了!
    此时诸葛孔明想到的是另一个人,神鬼辈出的年代,张颌不过尔尔。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