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信仰》正文第十九篇:评审准备

学术的信仰最新章节目录
   这天,贾亦真来到陆兮非办公室,原来最近他遇到烦心事,想听听陆兮非的意见。和墨涵相处一个多月以来,他们的关系突飞猛进,两人感情进展很快。他年龄也不小,很想早点结婚,可是墨涵目前还没有结婚的想法。更为关键的是,最近他收到消息单位近期准备分配集资房,但分房的要求是已婚正式工作人员。他虽是单位正式人员,可惜未婚,不符合条件。现在如果不拿房的话,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有可能永远拿不到。
    众所周知,现在能分房的单位越来越少。整个天元市就没几家单位还能分房。他们单位之所以还能分房,原因在于早些年学校领导非常有先见之明囤了几块土地,用于盖集资房保障职工住房待遇。没想到后来房地产兴起,房价上涨厉害,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对集资房需求越来越大。可是房子分一套就少一套,需求却越来越多,学校的土地供不应求,用于盖集资房的土地几乎使用殆尽。看情形,以后将采取不分房而进行货币补贴成为学校今后住房保障的趋势。可是货币补贴的钱根本解决不了买房的问题。在天元市,一套房产的价值可想而知。一些人一辈子的工资不吃不喝都不够买一套房。因此这样分房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
    陆兮非听后,对贾亦真更加羡慕嫉妒恨,为自己的身份再一次感到憋屈。凭什么身份不同,我就不能拿房?我为这个单位工作9年,学历、能力哪一样比贾亦真差?而贾亦真工作才不到2年,就因为他是单位正式人员可以分房,而自己是聘用人员就不能分,同工不同酬是何道理?!这是什么破政策!陆兮非心里默默地骂道。可是他又无可奈何,这是学校的强硬政策。
    之前有聘用人员去学校领导面前游行抗议争取权益,校方以房源有限,只能优先照顾单位正式人员为由,再一次将他们打发。迫于无奈,他们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上级部门认定这属于学校个体政策,不具普适性,不能插手干预,最后他们的诉求不了了之。有些人员实在气不过,便提出离职,期间流失了很多高级人才,但是学校觉得无所谓,以学校的影响力不担心招聘不到人才。
    贾亦真如果能迎娶墨涵,其实根本不用考虑房子的问题,以她家的条件不需要他买房。但是,当代人的感情不像以前那么牢固。以前一生只爱一个人,现在见一个爱一个,谁也不能保证他俩的婚姻天长地久。再加上,婚前财产不算共有财产。就算他们结婚也有可能离婚,一旦离婚他的名下仍然没有房产。所以,为了长远考虑,先拿到一套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才是当务之急。
    陆兮非对他说,“那你赶紧向她求婚啊!”
    “我也想过,可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而且她现在好像也没往那方面想。现在求婚肯定不合适。如果我告诉她是为了房子而结婚,她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觉得我是因为贪图房产而不是因为爱她才结婚。”
    “这确实不能说,被她知道就完蛋了。我有一个主意,不过感觉不太好,但确实是个好办法”。
    “你说。”贾亦真好奇地问道。
    “你让她怀孕。女人只要怀孕,结婚很快就会提上议程”。陆兮非说完以后,就有些后悔,感觉这个方法确实有点损。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可是我还没有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呢。”贾亦真害羞地说道。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你早点向她求婚。把结婚证先拿到,有了结婚证就可以分房,婚宴以后再说。”
    “我先试试看。”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课题组终于完成项目申请书(标书),并向有关部门递交。赵如兰非常开心,给每一个人发了条信息,肯定他们最近辛苦的付出。
    千山鸟飞绝,都在写标书;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标书;
    生当作人杰,死亦写标书;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写标书;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要写标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标书;
    但使龙城飞将在,看谁敢不写标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还在写标书。
    这首串改打油诗引起大家的共鸣,他们深有体会这一个月来撰写标书时的痛苦与焦灼,标书改了一遍又一遍。赵所长的思维多变又跳跃,有时是这个思路,后面改成另一个思路,再后来觉得不妥推倒重来,再过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原来的方案好,又按照原来的思路改回去,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大家被折腾得痛苦不堪。赵所长也不轻松,每一部分都由她亲自过目,一个字一个字非常较真地把关修改完善。标书最后终于完成,大家如释重负。
    开会时,她首先对大家一个月来的辛苦表示感谢。她鼓励大家,经历过这次的痛苦,他们就成长了,以后写其他项目申请书肯定不在话下。但是,她话锋一转,标书虽然完成,但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结束,相反更艰难的还在后面。标书递交上去以后,估计半个月左右时间就会组织项目评审,这才是最恐怖的环节。大家标书写得这么辛苦费劲,评审如果没有通过,前期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因此评审才是关键。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为评审做准备,要把答辩幻灯做好,答辩精彩,这才成功一半。她劝诫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后面的时间要好好准备幻灯,时间紧急,任务艰巨。
    她为什么说只成功一半,大家心知肚明,因为成功的最关键在于暗箱操作,她不方便在会上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学术潜规则,不能见光。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做好评审专家的工作,搞定专家,通过评审自然不成问题,这才是整个评审最关键的部分。
    大家面面相觑,刚才还挺兴奋,一想到做幻灯,就都蔫了。做幻灯比写材料更痛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项目变成一个show,科研项目的好坏,完全靠嘴皮子说。科研的好坏,本应该以这个科研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来衡量。科研项目是否有创新价值、科研成果是否能被人所用,这才是科研的意义及本质。然而,现在有些科研,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申请标书上。项目申请时,技术方法越晦涩难懂越好,不管自己有没有掌握,评审专家也不一定看的懂,最好看不懂,才会认可这个项目;需要做的工作和成果也往高大上写,不管以后是否能做到,只要把专家哄住,就能拿下课题。
    可是项目真拿下来以后,之前标书上计划要完成的内容却大打折扣,为了完成结题,成果东拼西凑。专家才不会细细推敲成果是否与本课题相关,只要有成果,就算结题。
    这样的科研使得整个学术形成一股浮夸之风,浪费了太多的资金投入,人才的培养也完全偏离轨道。真正踏踏实实肯干的科研人员反而被埋没,深谙潜规则的大专家、教授却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这样的浮夸之风,大家对科研项目的申请才会如此的重视。撰写标书重视,答辩就更加重视。大家深知接下来的半个月将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又将经历非人的折磨和痛苦。
    会议结束后,赵如兰将陆兮非和天舒单独留下来。其他人离开办公室以后,赵如兰让天舒把门关上,等她坐下来以后,才开始说话。
    赵如兰首先问道:“陆兮非,上次的2万元你报了吗?”。
    陆兮非没想到她会问这个。尽管他内心很不情愿拿这笔钱,但还是没有扛住现实的压力,已让天舒把这笔钱报销了下来,并将这2万元还给了同学郑伟,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钱已经报销了。谢谢所长。”陆兮非羞愧地说道。
    赵如兰听后却非常开心,陆兮非拿下这笔钱她就放心了。现在陆兮非和自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接下来就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最近工资降的这么厉害,你又要还房贷,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这点钱可以补贴家用。”赵如兰说这些话给人的感觉像是施舍,陆兮非听上去很不舒服。
    接着,赵如兰话锋一转,“今天把你们倆留下来,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你们商量。刚才我没有在会上说,因为这件事情非常敏感,你们俩都不要说出去。”她很严肃地看着陆兮非和天舒。
    两人承诺不会说出去,赵如兰才放下心里的戒备。
    她继续说道,“你们也知道,大家撰写这个标书非常辛苦,很不容易才完成,咱们可不能让前期的努力白费,对不起这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接下来马上要进入评审阶段,评审是整个项目申请里最关键的环节。你们也知道,咱们所里包括我还有刘谨实也在申请这个项目,刘谨实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但是名额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务必拿下。评审过程中,我们要提前给专家打招呼,可是打招呼需要花钱,一个专家2万元,20个专家就得40万元。这40万元,从哪里出呢?你们有什么建议?”
    陆兮非和天舒都不敢发言。他们心里也清楚,赵如兰应该是想从科研项目经费或评价工作室的经费里套现,他们知道这是违法的,因此谁也不敢提。
    赵如兰见他们俩都不发言,便自己说出了方案。
    “陆兮非,我想从评价工作室里先套现出10万元,然后再从我的课题经费里套现30万元。如果全部从我的课题经费里出,有点压力。分两个渠道里出,两边压力相对小一些。评价工作室里的经费,你和天舒想想办法,从办公经费、打印费以及广告费中列支,应该问题不大。科研经费里30万元,就有点麻烦。现在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管控越来越严,报销越来越难,天舒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天舒是财务,心里很清楚哪些经费项目方便套现,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她知道,赵如兰其实心里早已有答案,只是等她说出来。
    “所长,您可以通过劳务费走一部分,然后再从专家咨询费里走一部分”,天舒小心翼翼地说道。
    “可是30万元,都从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里走,报账的话很容易被发现吧?劳务费的标准是500元每人次/天,专家咨询费是800元每人次/天的标准,这么一算得虚列375个人才能报销呢。这么多人很容易被发现吧?”
    经赵如兰一说,天舒也觉得万一审计起来确实危险。她欲言又止,看了一眼陆兮非,然后没有说话。赵如兰倒没有看见天舒的异样,见天舒不说话,以为她也没有了主意,便让他们俩回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