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六十年》第七十九章恐慌的栎阳世族

秦立六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事情的发展,永远都是相对的,对于一方有利的时候,也会对于另一方不利,毕竟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东西,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在现实之中也是不可能存在。
    当魏国因为诸国毁约而会使魏国受辱,魏王瑩一连几天惴惴不安的时候,栎阳那些听闻中原诸国联盟伐秦的世族大臣们,眼见各国伐秦的日子一天天到来,也辗转反侧,屏息以待。
    可是五天之后,意料中的中原诸国联合军,却迟迟没有在秦国的边界线上出现,这让在重泉一线的赢虔,武关的守将车行心中不禁忧心忡忡,于是前线的战报便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送往在栎阳城焦急等待的秦王嬴渠梁。
    俗话说明枪易夺,暗箭难方。中原诸国联合军,若是正正当当地大兵压境,与秦人畅快淋漓地厮杀一番,秦人不敌,那也是怨不得别人;
    但是像此时这样一直萦绕在心中,可有可无,时隐时现的恐惧,是最让人害怕的,也是最让人感到窝囊。毕竟若是好汉子,就正大光明地摆开架势,一决雌雄,而不是躲在暗中放冷箭。
    原本秦国的国力,就远远弱于中原诸国,何况这次中原诸国还是联合伐秦,可是没想到诸国居然还弄这样的心思,顿时气的在前线的赢虔想骂娘,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加固防线,鼓舞军中的士气,多派军中密探,探查可疑消息罢了。
    秦国国府。
    “报,前线急报...”
    一连几天,秦国国府中,总有十几个从早到晚围坐在一旁,只为为了快速得知前线军情的世族大臣们。
    现在看着一个又一个手持着紧急军令的士卒,将前线的军情递交给有司之后,便顿时伸长脖子,想要探知那被羊皮所死死包裹的竹筒之中军文的内容。
    听到那有司官员高声道:“上将军回禀:前线未见中原诸国的军队”,围观的秦国大臣便又重重地叹息一声,不知所措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副颓然的姿态,毕竟一连几日的夜不能寐,的确让人难受至极。
    唉,关键是这样的军报,一天之内已经有了三封了,都是未见敌人踪影,一天到晚等候消息的世族们,此时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这些狗东西,动刀子也不给人一个痛快,怕不是今夜还能安稳入眠,明日一早还在睡梦之中的秦国大臣,人头便被突然来袭的敌人砍去领赏了。
    “走了,就算死,你秦爷爷,也要砍死一个做棺材本”,只听一个面容坚毅的世族,从那弥漫沉重压抑的气氛的房中走出,然后大吸一口气,望着东边大声喊道。
    随着一个世族的坦然离去,那些围坐在国府一角的秦国世族公卿们,顿时有几个跃跃欲试,一副也要离去的样子,不过终究还是少数。
    毕竟,能早已一刻得知前线消息,各家才能早做些准备,就算是死,也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死,死得个明明白白。
    “那些大臣还在国府之中?”,在秦宫之中,望着墙上的悬挂的木质诸国地图的嬴渠梁,对着自己旁边的黑伯轻声说道。
    “回禀君上,国府之中,每天的确有十几个世族等候消息。不过,这也只是少数,而且也都是一些无官无职之人...”。
    嬴渠梁听到旁边一脸沧桑的黑伯所言,也没有回答,陷入了沉思之中,让人不知道是对于世族大臣此行是赞同,还是充满了厌恶。
    “君上,此时还是要勠力同心....”,满脸担忧嬴渠梁的黑伯,此时见眼见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二公子,现在的秦王嬴渠梁久久没有说话,便立刻轻声道。
    毕竟现在秦国一副灭顶之灾之相,可不能再出现什么意外,因此此时便更要避免秦国朝堂之上的君臣生隙。
    现在见嬴渠梁久久没有言语,黑伯便十分担心,因为他明白眼前的秦王心思可深着了,不说话便已经代表了态度。
    “各地抽调的士卒可都安排好?国府是否还能挤出一些粮食?”,良久过后,嬴渠梁突然说道。
    对于秦国世族,嬴渠梁心中的确一直都没有好印象,不说刚继位之时,自己因为朝堂之上的世族势力而畏手畏脚,这次面对秦国大厦将倾之时,老世族的表现,也让嬴渠梁十分不满意,甚至是厌恶。
    作为秦国的公卿,就算没有在秦国朝堂之上任一实职,掌管某个部门,但是也都是背负着秦国的荣耀之人。
    现在秦国有难,不想方设法为国分忧,居然在秦国的官府中,举众闹事,扰乱秦国官府的秩序,这让那些进进出出的秦国官吏,以后如何看待世族公卿们?简直是丢人现眼。
    更加让嬴渠梁生气的是,现在居然还有秦国的大臣上奏,言栎阳距离河西之地太近,易受到占据河西之地的魏军袭击,希望他嬴渠梁能够将国都迁回雍城,拨乱反正,以正朝纲。
    一想到这件事,嬴渠梁现在还感到发笑,拨乱反正?那些上奏的大臣也不想想是谁将都城迁往栎阳城,那可是自己的公父呀。
    更何况若是觉得栎阳易受河西魏军袭击,那就更应该举国夺回秦国的河西之地,一雪秦国的百年之耻。说什么以正朝纲,那就更可笑了,无非是为了争权多利罢了,真是不知死活。
    “君上,各地的士卒已经在往栎阳城汇聚。可是若是这样,先前国府制止的谣言?”,黑伯闻声后,连忙道。
    “不,现在五国来袭,不仅是我秦国的灾难,也是我秦人的灾难。若是秦国百姓不愿跟随官府抵抗,那我秦国就算侥幸躲过这次,也是名存实亡”。
    黑伯一听,顿时浑身一阵,望着赢渠梁高声说:“老秦人都是好汉子,必不会将这祖先用血肉换来的土地,白白送给那山东六国之人。
    到时老奴便随这君上,一起去斩杀那些意图染指我大秦之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赢渠梁一听,顿时也是热血澎湃,望着眼前从自己公父起便追随秦廷,现在更是辅佐自己的老汉子,高声说:“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秦国,太师府。
    在得到国府中关于前线战报后,心中惊慌的杜挚便几个世族大臣,急忙来到秦国太师甘龙府上。
    可那知进入太师府后,便看见老甘龙,一脸舒适地半卧在凉亭之中,闲逸地翻看着面前案几上的竹简,完全没有丝毫的惊慌,便都面色奇怪地问道:“太师大人,没有收到前线的消息?”
    正在聚精会神翻看秦国历年公文的老甘龙,此时听到身边的声音,便微微抬头,便看到满脸焦急之色的杜挚,秦国大臣养茂,屠迟三人。
    “杜挚,养大夫,屠将军来到老夫府上,为何不提前禀告?”老甘龙望着杜挚沉声说道。
    还没等杜挚解释,一旁的养茂望着眼前甘太师的泰然之色,顿时急声道:“我的老太师,这都到了什么时候呀?”,一旁的屠迟也附和道。
    “哦,出了什么事情吗?”。
    “老师,现在已经过了五天,可是前线的军报中,均称未见山东诸国的军队,现在国府之中都在暗地传言,说那大梁之盟只是一个幌子。
    山东五国根本不是在大梁会盟之后,然后组成联合军,自河西向我秦国袭来,而是各国各自出兵,多路讨伐我秦国。”杜挚此时等到甘龙提问,便连忙回答道,以弥补刚才自己的失礼之举。
    “对呀,还说现在楚国十万余众,已经乘船逆江而上穿巴蜀之地,绕过武关袭击我秦国;而赵国的赵侯也率领十万之众,从雕阴一带袭击我秦国腹地。
    至于上将军在重泉一带所面临的便是魏,韩,齐三国联军共计二十万众呀”。
    “恐怕老师先前隔岸观火的计策,怕是要落了空,这下一来,山东五国是铁定要灭了我秦国”,杜挚随后又忐忑地看了一眼,支支吾吾地继续说道。
    看着眼前满脸惊慌地讲述自己所听所闻的三人,老甘龙不仅没有被所讲述的内容吓到,反而哈哈哈大笑起来。
    望着大笑的老太师,即使是作为弟子的杜挚,此时脸上也十分不好看。
    毕竟,别人可是在一本正经地为你着想,掏心掏肺为你好,你不领情也就罢了,居然还大笑嘲讽,那不是显得别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太师大人,若是如此,那么恕养茂今日自作多情了”,养茂当场便脸色通红地说道。
    老甘龙见到满脸羞愧,准备离开的养茂和屠迟便立刻解释道:“老夫并不是嘲笑二位,只不过各国多路攻秦,实在是可笑呀”。
    老甘龙话音一落,那正准备离开的养茂和屠迟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便沉声道:“太师大人何处此言?”
    “山东五国,相互之间龌龊生隙已经几百年了。秦国虽然弱小,但是要想吞并秦国,也是要耗费一些功夫。
    若是合兵伐秦,老夫还会相信;可是分兵伐秦的话,若是一国没有信守承诺出兵,然后趁别的国家在讨伐秦国之中元气受损之时,举兵讨伐他国。
    那岂不是既能得到他国在秦国的利益,也能削弱甚至是吞并他国,增长自己的势力?难道各国的国君没有这样的忧虑吗?”
    听到甘龙的话后,本来忧虑的三人,这才心中慢慢平静下来。毕竟各国国君相互攻伐已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是号称一衣带水的三晋之盟,现如今也是土崩瓦解。
    这时一旁的杜挚道:“老师,就算五国分兵是假。可是君上通过官府发布公文,大肆抽调各地士卒来抵御来袭之敌,却是真的呀,现在已经弄得现在栎阳城人心惶惶。
    若再不制止,公文发放到各地,恐怕整个秦国都会知晓五国伐秦之事。老师,作为秦国的太师,可是要管一管呀,君上实在是太恣意妄为了”。
    “杜挚,大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老甘龙一声怒喝,在场三人顿时噤若寒蝉,然后便听老甘龙说:“老夫不仅不反对,而且已经准备上书大肆赞扬君上所做所为”。
    “老师,这是为何?”
    “是呀,太师大人”。
    望着急忙劝阻的三人,甘龙笑道:“现在秦国如此危急,秦人理应有为国效死的决心。而且我还准备建议君上,大肆启用战死将士的遗孤,充任这些征调的民兵的长官。
    毕竟,这样一来也不会慰藉那些为国捐躯将士,也能激励秦人敢战之心,使我秦国团结一体,共赴国难”。
    在场三人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若是这样,那么世族大臣便能顺势掌握地方的军权,毕竟那些能够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