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袁大将军》正文121传国玉玺

汉末袁大将军最新章节目录
   ?为了守卫许昌,曹仁和李通带走了汝南大部分的守军,面对高览,郭淮、马岱三人率领的河北军几乎没有多少抵抗,就打开城门投降了,豫州直接就落入的袁熙手中。豫州虽然不大,却是中原的中心,将扬州、兖州、荆州连接在一起,豫州的丢失,也使扬州的寿春陷入了孤城。
    随着豫州陷落消息的传开,寿春守将夏侯惇和李典的处境更加的困难。袁谭以十万大军围困寿春,寿春凭借城高墙厚、兵精粮足,抵挡了一个月有余,原本还在等待援军,心中还有一丝希望。豫州被袁军占领之后,已经断绝了回归许昌之路,而且孙权也趁火打劫,出兵攻占合肥,并且开始占领淮南地区。
    夏侯惇也知道寿春守不住,对李典道:“曼城,袁军已经占领豫州,想来许昌的形式已经岌岌可危。江东孙权也趁火打劫,攻占合肥和淮南地区,寿春已经是孤城,守不住了,你率兵突围,赶回许昌,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退回关中,保存我军实力。”
    李典不肯服从,毅然道:“将军乃是秦侯手下第一大将,焉能有失?李典愿意坚守寿春,为将军断后,虽死无憾。”虽然李典如此劝谏,不过夏侯惇还是亲自留下镇守寿春,若是主将逃跑了,寿春将士的士气也就没有了。李典见夏侯惇坚持也就只能自己率领少量士兵前往许昌,希望能从许昌得到援助。
    夏侯惇的视死如归,也激发了寿春守军的士气,哪怕面对数倍于自己的袁军,也坚决不降。又坚持了一个月,寿春终于被袁军攻破,夏侯惇自杀身亡。袁谭敬佩夏侯惇对曹氏的忠心,令人厚葬夏侯惇。
    袁谭原本是想占领寿春之后,继续取淮南和合肥,没曾想江东趁火打劫,已经提早拿下合肥和淮南。江东目前是作为河北的盟友,若是直接讨要合肥和淮南有失道义,在辛评的建议下,袁谭派遣使者与江东孙权谈判,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归河北,淮河以南归江东。
    当袁熙得知豫州、淮河以北都已经落入自己手中,曹操在中原的势力只剩下许昌和宛城,亲率大军攻打宛城,阻挡曹军退回关中之路。
    曹丕自然不能让袁熙轻松攻取宛城,与众人商议道:“如今袁熙攻不下许昌,却直取我后路宛城,一旦宛城陷落,我军将献于被动,不知众位大人有何高见?”
    曹仁作为曹丕手下最得力的将领,自然有最大的话语权,对曹丕道:“大公子,许昌就交给在下。你与众位将军率军支援宛城,若宛城不能守,便退回关中。相信以主公之能,已经攻陷益州,不久便会支援关中。而袁熙刚得中原,人心不稳,不敢轻易攻打关中。”
    曹丕自然希望退回关中,只是这话如果自己提出来,手下将领一定会认为自己胆小怕事,不能为人君主,将来也会失去继承权。曹仁提出来最是合适,位高权重,他的命令十分管用,众人也认为宛城不能丢。曹丕的演技十分高明,明明想要退回关中,却假惺惺地担心起曹仁来,伤心道:“子桓怎能丢下子孝叔不管,父亲让我镇守许昌,我怎能临阵脱逃,那岂不是辜负了父亲的期望?还是我留下看守许昌,子孝叔去支援宛城,我定不会让子孝叔失望的!”
    曹仁说什么都不同意,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曹丕只能率领十万大军,与于禁、夏侯尚、刘晔等人前往宛城对抗袁熙。临走时,曹仁担心许昌守不住,让曹丕带着传国玉玺一并离去。
    袁熙与徐庶商量道:“宛城没有多少兵力,我军攻取宛城并不困难,只是曹丕很有可能会派大军来支援,一旦发现宛城已失,很有可能直接从武关退往关中,我实在不想放过重创曹军的机会。”
    徐庶仔细察看许昌、宛城、关中的地图,然后指着宛城周边的地形为袁熙分析道:“宛城地处高处,易守难攻。曹丕救援宛城一定心急,我军不如埋伏在许昌前往宛城的途中,伏击成功之后,曹丕会走散关退回关中。我军再伪装成曹军,骗取宛城城门,夺取宛城。宛城一失,曹仁孤立无援,许昌不保,不敢退回宛城,直接走武关,我军提前做好准备,曹军可破,曹仁可擒。”
    袁熙按照徐庶的计策,果然有效,在宛城附近大败曹丕,曹丕只能走散关退回关中。令袁熙意外的是,在追击曹军的途中,曹丕不知什么原因居然将传国玉玺丢于途中,为赵云手下一骑士所得。赵云不敢怠慢,将传国玉玺交予袁熙。
    只见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五龙,有一角缺失,用纯金镶嵌,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与传闻中的一模一样。此物关系重大,徐庶问袁熙道:“主公,常闻得玉玺者得天下,三分天下已得两分,此乃天命所归,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身边的人也都紧张起来,袁熙的这个决定关系着自己的未来和前程,他们并不是汉室的真正拥护者,认可的是大将军袁熙。袁熙忠于大汉,他们便是大汉忠臣,袁熙想要自立,他们便是大魏的忠实拥护者。
    比起众人的热血沸腾,袁熙要冷静的多,恭敬道:“天子并无过错,只不过是逆贼当道,至于玉玺还是送去洛阳交予天子,待评定了曹操、刘备,再论其他。”
    曹丕败走之后,袁熙让袁军身穿曹军军服,以援军的身份骗取宛城城门,宛城守将娄圭投降,袁军顺利占领宛城。袁熙整顿宛城,并释放一千曹军俘虏回许昌。
    曹仁听得宛城已经失守,而且曹丕被袁军所败不知去向。曹仁顿时忧心忡忡,自己原本是想要曹丕回至关中,若是因为自己的决定而丢了曹丕的性命,实在是愧对曹操。
    谋士程昱最为冷静,劝曹仁道:“子孝将军放心,大公子有众人守卫,定可安全退往关中。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守住许昌,中原之地已经全部陷落,宛城也落入袁军之手,退回关中只有武关一条路了,还请子孝将军早做准备。”
    曹仁沉默了下来,许昌虽然是中原第一大城,可是如今已经是孤城,也坚持不到曹操率军来救。曹仁衡量孰轻孰重之后,决定与许昌共存亡,对众人道:“众位都跟随秦侯已久,是曹氏的忠臣,也是曹氏的希望,我决定留在许昌,为秦侯尽最后的力量。还请众位回到关中,见到秦侯时,就说我曹仁为国尽忠,没有辱没了曹氏的尊严。”
    众将见曹仁没有撤退的想法,曹丕已经退回关中,当然以曹仁为主,誓死守卫许昌。许昌全城上下一心,就算凭借着剩余的十万大军,顽强地抵挡住了袁军三十万大军的进攻。眼见着许昌就要陷落了,不过许昌百姓还是顽强抵挡着,他们相信曹操一定能够凯旋归来,救援许昌。
    那么曹操现在在哪里呢?是不是已经攻下成都,答案是否定的,不过也快了。曹操的大军从小路偷袭梓潼,虽然张任有所防备,然而却担心吴兰守不住剑阁,亲自前往剑阁。带张任抵达剑阁一看曹军进攻懒散,这肯定不是曹军主力,很有可能自己的猜想是对的,曹操直接攻打梓潼了。
    曹操沿着小路想要偷袭梓潼,见路口已经有益州兵把守,心也凉了半截,荀攸却认为守军不多,并且没有意识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只要趁着天黑,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这支守军。曹操再观看益州守军,决定按照荀攸的计策,等到天黑,偷偷地解决了这支守军,然后趁机攻打梓潼。
    庞义不知曹军从何处而来,没有多少防备,还在睡梦中就被曹军擒获。待张任带兵支援梓潼时,梓潼已经被曹军占领,还被曹操大败,只能退回剑阁。虽然曹军前后夹击剑阁,不过张任拒绝投降,毕竟间隔尚有五万益州兵,一时之间,曹操也拿不下剑阁。
    另一支曹军在曹休和曹真的率领下,付出了伤亡两千多人的代价,终于通过阴平小道,出其不意地直取绵竹。益州军并没有想到曹军天降神兵,直接来至绵竹,被曹军偷袭得手,绵竹陷落。
    一连串的失利消息传至成都,刘璋觉得益州完了,自己完了。益州众人还是相当有能力的,只是刘璋不会用人,黄权建议道:“主公,成都尚有三万兵马,虽然不知道曹军是如何占领绵竹的,不过军队人数一定不多,以三万益州军一定能守住成都。”
    刘璋忧心道:“曹操已经占领梓潼和绵竹,我成都已经陷入绝境,虽有三万大军也无力回天,不如舍我一人性命,保全益州免受战乱。”
    张松不喜曹操,若是让曹操占领了益州,不说自身难保,被嘲笑奚落是必然的,也劝刘璋道:“主公勿忧,梓潼虽失,张任将军尚在剑阁,曹军不敢攻瑕萌关。巴西郡的颜老将军手下尚有数万兵马,若能让其领兵来救,可以收复绵竹,成都之围可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4手机版阅读网址:m.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