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退伍兵》潜龙出渊第二百九十三章游说

最强退伍兵最新章节目录
   离开格尔木,杨芮他们并没有乘坐飞机。
    而是租了四辆悍马H2,自己开车离开。
    这样虽然耗时,可是安全。
    孕妇不光是刚到高原的时候危险,离开也同样。
    大气压的骤然变化,普通人没有关系。
    可是孕妇,已经肚子的胎儿可能因为大气压的骤然变化,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
    张梁却不得不和杨芮分开,提前搭乘飞机离开。
    后天就是原制管厂拍卖的日子了。
    张梁必须赶回去参加制管厂的拍卖,不然之前交的几百万保证金被扣是小。
    制管厂的土地被别人拿走,那张梁哭都来不及了。
    交代完之后,张梁连夜做上飞往西安的飞机。
    第二天又从咸阳机场转机飞回鸢都。
    同行的还有苏文芳苏律师,拍卖结束后接着就是签合同,苏律师过来帮着审核合同。
    老妈一看张梁和自己新认的干闺女回来,不见儿媳妇。
    立马大怒,逮着张梁好一通埋怨。
    现在在老妈心里,谁也比不上怀着她孙子的儿媳妇重要。
    张梁和苏文芳再三解释,又拿出手机,让杨芮和老妈说话,老妈才放过张梁,拉着干闺女回后院和儿媳妇去视频聊天。
    制管厂看上去不小,一百多亩地,可是这点土地对于市里的大开发商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尤其这一百来亩地还是工业用地,居然会引来这么多开发商关注,张梁都不知道是说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差。
    按照陈哥的说法是运气逆天。
    就在陈哥帮着张梁把制管厂运作好,进行国有资产拍卖不久,市里就传出消息,市里打算在潍河两岸打造潍河文化产业带。
    制管厂属于潍河管理处的第三产,在那个地皮不值钱的年代,制管厂选择的自然是最好的位置,紧靠国道,交通便利。
    后来制管厂破产之后,这里一直都是潍河管理处的一个管理所,有七八十来个人在这里上班。
    要不然也不会保存到现在。
    市委传出来的一个消息,普通大众不知道,可是瞒不住神通广大的开发商,于是制管厂成了香饽饽。
    一百多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了。
    拿下制管厂,稍微运作一下,补交土地税,就可以改成商业用地。
    最关键的是,可以通过制管厂来控制周边的土地。
    现在纠结这些也没有用,张梁打算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就是刺刀见红的时刻,张梁必须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
    他现在不差钱,可是也担心阴沟里翻船。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张梁带着苏文芳来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事物越来越公开。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无论是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还是土地挂牌拍卖,都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
    四月十五日,上午九点半,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号厅,进行制管厂土地及地上附着物的拍卖。
    张梁来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时候,二号厅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张梁和是苏文芳一走进二号厅,立刻吸引了许多目光。
    苏文芳火辣的身材非常惹火,七八道贪婪的目光,先在苏文芳身上狠狠的打量了几眼,才把目光转向张梁。
    显然他们都知道张梁是谁。
    本来陈哥操作的项目,他们突然插一杠子,有些不合规矩,容易得罪人,可是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至于规矩,不就是用来破坏的嘛!
    “张总!有时间吗?聊聊?”一个秃顶中年男子,挺着大肚子迎着张梁走了过来。
    “你是?”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华置业集团的副总经理,我姓冯··············”秃顶中年男子笑咪咪的自我介绍道。
    东华置业也是鸢都的龙头房地产公司之一!
    和青牛置业一样,都是本土房地产企业。
    规模不青牛置业小,这也是他明知道制管厂竞拍是陈哥的手笔,还敢插一脚的底气。
    “你好,冯总!不知冯总有何指教?”张梁大体也猜到秃顶的冯总为什么找他,索性开门见山的问道。
    “指教不敢!就是眼前这块地皮,我想和张总打个商量!”
    “哦?”
    张梁静静的等着冯总的下文。
    “我知道,张总的家具厂刚刚租赁制管厂,这次拍卖可以说也是张总促成的···········”
    “你妹,知道是老子托关系促成的,你们还横插一刀,太不讲究了,还有脸跑到自己面前说·············”张梁忍不住在心里腹诽着。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样做有些不地道,所以我代表大家和张总打个商量!”
    张梁没有说话,看着冯总,示意他继续说。
    看他能说出什么动听的话。
    “这块土地,我们这些人拿到,两年之内,也不会开发,或者说真正需要拆迁制管厂,怎么也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见张梁不说话,冯总只好继续说下去。
    “如果张总肯退出这次竞拍,我代表大家承诺,无论最后谁拍下制管厂这块土地,都让张总免费使用三年,直到土地开始开发,准备拆迁为止!”
    不得不说,这些地产商打的算盘非常好。
    他们都清楚,真正竞拍的话,他们竞争不过张梁。
    要知道,这可是工业用地,按照今年二月份到三月份挂牌拍卖的工业用地的地价,这个位置最多也就是二三十万一亩,他们能够承受的底线是五十万一亩。
    再高就超出他们的预算了。
    毕竟这块地拍下了,还有花钱运作,变更土地用途,还要补交土地使用税。
    制管厂的厂房,对于他们来说,是待拆迁的建筑物,对于张梁可不一样。
    这些厂房对张梁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所以张梁敢报高价,哪怕一百万一亩,对于张梁来说都不是事。
    可是对于他们这些地产商来说,一百万一亩,那就是天价了。
    于是这些人聚在一块,一商量,先劝说张梁退出,剩下的他们自己再凭本事竞拍。8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