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退伍兵》潜龙出渊第三百五十七章比看电影还爽

最强退伍兵最新章节目录
   “程馆长,这套木雕板画很珍贵?”见程馆长如此庄重的给张梁敬礼,刘记者有些动容。
    张梁不知道,她可是清楚,就在三个月前,程馆长正式挂上了将星。
    成为共和国少将。
    辽省军事博物馆,实际上归属北部战区,是战区的副军级军事博物馆。
    一位将军给普通退伍老兵敬礼,这种情况好像只在、电影、电视剧里出现过。
    “何止珍贵可以形容?这是无价之宝,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程馆长激动的眼圈都有些泛红。
    吴教授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军事博物馆,不缺少藏品,珍贵的文物也不少,都是革命先烈们留下来的,可是宗师之作,至此一件。
    “真的这么珍贵?”刘记者不是搞艺术的,不懂得宗师之作的价值。
    感觉程馆长和吴教授表现的有些夸张。
    “小刘同志,难道我还会骗你?
    你知道宗师意味着什么吗?咱们部队上,一级军士长比将军少,每一位都是军队的宝贝!
    而宗师比一级军士长还要稀少!
    要知道,宗师的基数可是全国人民。
    每一位宗师都是国家的宝贝!
    宗师之作,就是宗师的作品,你自己琢磨,有多珍贵?
    历史上被称为宗师的像李斯,张芝,王羲之,张旭,颜真卿,吴道子……齐白石,哪一位不是流传千古?”程馆长向刘记者解释的时候,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木雕板画。
    “老兵能和先贤媲美?”程馆长这一解释,刘记者反而更加不信了。
    上面程馆长说的那些人,哪一位的作品不是以亿计算?
    她怎么看,张梁的作品,怎么着,也不值一亿。
    张梁不知道刘记者的想法,知道了也不会辩解什么。
    “是首长过奖了,我离宗师之境还差很远!
    更不敢和先贤相比!
    这幅作品,只能算是妙手偶得之!”张梁谦虚道。
    “先贤怎么了?为什么不能比?
    先贤和小张比,也就是他们死的比小张早而已!
    等小张死了之后,他的作品肯定也会大受追捧……”吴教授更是语出惊人。
    “……”
    张梁无语的看着吴教授,您老是夸我?还是骂我?
    我为了出名,就得去死?
    我不出名,也要好好活着!
    说完,吴教授也感觉自己的话,有毛病,忙向张梁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小张,我老头子是老糊涂了,你别和一般见识!”
    “没事,我理解您说的意思!”张梁冲吴教授笑了笑,别的他能说什么?
    张梁带给程馆长的惊喜太大了。
    以至于,军事博物馆的两位大佬都有些失态。
    程馆长连饭都不想吃了,嚷嚷着让张梁赶紧打包。
    让警卫员找车,现在就出发,他要连夜赶回去。
    张梁一再挽留,加上随行人员也一个劲的劝说。
    程馆长这次同意在鸢都停留一晚上,做明天上午的飞机回奉天。
    决定不走了,程馆长和吴教授再次把目光转向木雕板画。
    一幅幅看,一幅幅揣摩。
    “好,太好了!英雄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的意志永远流传!”看完最后一副画,程馆长红着眼睛站起身来。
    程馆长伸着手,虚空抚摸木雕板画,不敢真用手去摸,怕一个不小心,这套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受损。
    “包起来!你们几个,小心一点,把它们包起来!”程馆长看完之后,直接指挥自己带来的专家给木雕板画打包。
    “哎!哎!程馆长,我还没看完呢!”刘记者刚才光琢磨张梁和先贤的差距了,才观看到第七幅作品。
    第七幅是小高潮。
    打鬼子的高潮,是让人看了最爽的几幅木雕之一。
    刘记者仗着自己是女士,拉着程馆长,死活不让他打包。
    太过瘾了,比看电影还过瘾。
    这是刘记者的切身体会。
    “不行,这么多人,万一把木雕板画碰坏了怎么办?
    还有,这么多人,会出来的空气,让木雕板画受潮,缩减寿命怎么办?
    想看等运回博物馆,做过防护措施之后,再看!”程馆长一点都不给刘记者这位长腿大美女面子。
    “首长,其实不用那么小心,这套木雕板画,我已经做过烫蜡上光处理,只要不泡到水里,不用担心受潮的问题。”张梁心里暗笑程馆长紧张过度。
    却不理解,程馆长这是穷怕了。
    军事博物馆,大军区级的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是不少,可是真正有价值的不多。
    大多是某场战役使用的红旗,某某英雄人物穿过的衣服。
    还有一些抗战时期使用的地图,武器,缴获日军的武士刀,日本军旗之类的。
    像张梁这种木雕作品,军事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些,都是部队上木雕艺术家,捐赠的作品。
    可那些,连大师级的作品都不多,宗师之作更是一件没有。
    现在好不容易得到一件宗师之作,还是一套十二件宗师作品。
    程馆长,包括跟着他来的文物保护专家,感觉再怎么紧张都不过分。
    张梁见自己说话也不管用,也就不再吱声,反正东西给程馆长了,他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刘记者看程馆长不理自己,没办法只能把视线转向张梁。
    程馆长带她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宣传张梁。
    这也是经过报社领导同意的采访任务。
    “老兵,咱们聊聊?
    你能和我说说什么样的人初衷,让你创作出这幅作品的吗?”
    “这个还要从去年说起……”
    张梁也很配合,把去年程馆长向自己约稿,自己钻研程馆长提供的历史资料。
    后来看到刻瓷板画,灵机一动,想出来创作木雕板画这个点子。
    最终确定以杨将军为背景创作出这幅作品。
    张梁笑着配合,让刘记者很满意。
    不等不靠,带领?战友自主创业,张梁的故事太励志了,非常符合时代旋律。
    加上张梁适时送的几个木雕小玩偶,刘记者决定好好挖掘一下张梁的故事。
    最好能弄出来个一二三期。
    把张梁当做新时代退伍军人的典范来宣传。
    对此杨芮举双手赞成,积极为刘记者提供各种素材。
    :推荐一本朋友的,《舌尖上的炊事兵》也是退伍题材的军事。
    我没有金手指,也没有系统,我只是一名退伍的四级军士长,但是我有一个无所不能的舌头。
    我的舌头能够品尝出鲍鱼的……
    不对,我的舌头能够分辨出上万种不同的味道。
    大家多支持一下。
    也许和光,有一天能够成为退伍兵军事题材的开山鼻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