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最新章节目录
天才壹秒記住『笔下文学】中途遇到的打劫次数数不胜数,光天化日之下明抢明夺的就有四次,趁着夜色偷鸡摸狗的更多。当然了,别说千把人,就算后面加个零,也打不动装备了二十多门野战炮的帝国陆军,更别提这些军队都是骑兵。不过为了收留俘虏,洪涛不得不再向临安告急,要求沿河运河再增派运输船。
这条运河并不是后世大家熟知的京杭大运河,而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隋代运河。它的北端在涿郡,南端是杭州,可是中间要向西偏一些,中心点在洛阳,因为隋炀帝的国都在洛阳。从涿郡到洛阳这一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的一段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杭州则叫邗沟。
洪涛要想顺着这条河北上一直到涿郡,就得先沿着邗沟到淮水,然后继续沿着通济渠直奔开封,最后从开封转进永济渠才成,全程两千多公里,要走三个月左右,到开封的时候刚算走完了一多半儿。从临安出发的时候还是严冬,到了开封,柳枝上已经有发芽的迹象了。
对于这小一千人的俘虏,洪涛没再派船往临安运,这些人都跟着走了一半路,不用再回去改走海路,干脆就一起走吧,再忍一个月就到地方了。如果沿途再有这么多俘虏也好办,把口粮减半,只要不饿死就成。想吃饱饭就别磨蹭,到了涿郡分房子分地,顿顿吃大鱼大肉,这是洪涛给他们画的大饼。
这张大饼管用吗?真管用!这个时代的人太好骗了,只要见到当官的他们就不由自主的会信三分,再看到黄乎乎的绸缎圣旨和沿途官员对洪涛毕恭毕敬的态度,虽然他们也不清楚总理是个啥官职,但心里却信了七八分。
另外跟着洪涛的这支军队走,基本不用干什么重活儿,每天还能吃上三顿饭,妇孺还能坐着船不用费劲走路,待遇太好了。就算没有以后的承诺,大部分人也不愿意离开,还有一些人开始关心起当兵的条件了。他们也想当这种兵,反正都是卖命,干嘛不卖个好价钱呢。
当然了,洪涛不会收他们入伍,不过也没就此拒绝。在洪涛看来,利用当兵为诱饵,先把这些盗匪流民练一练,让他们知道知道规矩,对他们以后也是有帮助的。于是这一千来人就成了临时预备役营,也有了个单独的营地,由正式军人带领着,每天按时出操、训练、生火做饭、安营拔寨。
凡事儿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别看就是简单的每日训练,原本还以为当兵很容易的流民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知道这碗饱饭不像预料中的那么好吃,光是负重越野跑就够绝大部分人叫苦不迭的。你说你身体素质好,能扛过去,那还有队列练习呢。而且这些东西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天至少一次,就连生病了也得照常参加,除非你能得到那些军医的认可。
最可怕的还不是累,而是烦。让流民们直接进入军营生活,无处不在的规矩就成了最大的障碍。吃饭、睡觉、起床、走路、说话都有规矩管着,连拉屎撒尿都不能随意,这让散漫惯了的流民很不适应。违规了就要受罚,轻则丢脸受训、重则受刑,预备役营成立的头三天,军营里从早到晚都是哭嚎声,听着那叫一个惨啊。
此时大部分流民只能哀怨自己命不好,刚吃饱肚子又得吃苦受累挨管制。有少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开始琢磨着如何逃走,宁可再去山林里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过这种非人的日子了。
可惜没有任何一个逃兵能成功逃走,被抓回来的人会被绑在木桩上,由与他同一个帐篷的人亲手用刺刀刺成筛子眼。谁心眼软下不去手的话,旁边端着枪的士兵们也不会逼着你去刺。这些当兵的很讲理,他们会把你也绑上,然后让别人刺你。是杀人还是被杀,百分百由自己做主,谁也不干涉。
当队伍进行到河北西路境内时,洪涛突然发现这里的情况又和刚过黄河时有很大不同。虽然人烟还是比较稀少,但这里的村庄、市镇都比较有秩序,盗匪基本见不到。
“姑丈,我怎么觉得这里有点奇怪啊。您看啊,咱们这么大动静走了三天,凡是路过的村镇,就没一个出来迎接的。就算当地的老百姓不欢迎咱们,当地政府的官员呢?见到朝廷的旗号,他们怎么也得派人出来问问吧?”离开开封沿着运河向北走了三天,泊蛟对目前的状况又有了疑问。
“如果你要是以前问我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法回答你。在大宋皇宫里待了几个月,我也算是涨见识了。你猜大宋朝廷把北方领土收回来之后,是如何进行管理的?”洪涛放下望远镜,没回答泊蛟的问题,而是出了一道题。
“我哪儿知道啊……”泊蛟自幼长在海边,这次恐怕是走得最靠北的一次了,对这里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清楚。
“老孔,你说呢?”洪涛又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孔沛。
“难不成还是交给地方豪族管理,朝廷不插手?”孔沛仔细想了想,给出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
“我就说嘛,地方上必须让熟悉的本地人来管理,外人来了不光没有责任感,还不了解本地民情。老孔说的没错,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依旧仿照蒙古人占领时期,交给各地豪族来管理。名义上这些地方是需要向朝廷每年交钱纳粮的,可实际上朝廷从来也没收到过他们的税。”洪涛冲孔沛伸出两根大拇指,极度肯定了他的猜测。
“那还费了好几年时间,又花钱又死人的劳师远征,把这些地方收回来何用?这不是赔本的买卖嘛!”孔沛这个答案洪涛能理解,泊蛟却一点都想不明白。国家政府统治一片土地,要的不就是税收、人口和资源嘛。现在可好,连税都收不上来,人口和资源就可想而知了。
“不是朝廷不想管,而是朝廷管不了。当年朝廷南迁的时候,这些地方的百姓一部分跟着朝廷走了,但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金人来了,当地的豪族出面与金人周旋,大致上也能保得一方平安。蒙古人来了,依旧还是这一套。没有这些地方豪族,蒙古人连粮草都征收不齐。现在大宋朝廷又回来了,可是时过境迁,里大宋占领这里的时间已经过去上百年了,当地人谁还记得大宋是谁?他们依旧要用这一招来对付大宋朝廷。你看着吧,这一路上保不齐还得出点什么事儿呢。前面离大名府不远了,让士兵提高警惕,按照战时情况对待。多一分小心是一分,你姑丈我也不是神仙,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麻烦。”
洪涛刚开始听说大宋朝廷把北方统一了,却一直没向黄河以北派遣地方官的情况时,也和泊蛟一个想法。后来经过丁大全和贾似道的一番讲解,才明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宋朝廷不是不想把黄河以北的地区收归中央政府领导,而是没这么大能力,只能先保持原状。
“……如果是我,我也不太欢迎大宋回来。当年扔下我跑了,让我受外族统治这么多年,说回来就回来?我还得欢迎?我咋那么贱呢,谁知道下次他们会不会再扔下我跑路。”泊蛟大概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站在他的角度上发表了一番言论,从精神上给予当地百姓严重支持。
“所以啊,我当初一说要去直沽寨以北建造工厂,伊一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就算我和他说那里是我的老家,我想回去看看,估计他也不全信。你俩信不信,这支队伍里不光有你们俩这种明着的帝国观察员,隶属于帝国监察部和国防部的眼线也不会少。”洪涛没有反驳泊蛟的言论,也没法反驳,泊蛟这还是碍着自己的面子才没说得太难听。
“那您到底是不是想回老家去看看?”一听洪涛说起这件事儿,泊蛟和孔沛几乎都是一个反应。洪涛想的没错,不光伊一不太信,泊蛟和孔沛估计也不全信。
“百分之八十是。”洪涛没敢把话说满,自己想去这个年代的北京看看是实话,不过也没抱多大希望。现在北京那块地方说不定还是荒地,就算回去了,自己也很可能找不到后世的城市应该在哪儿。
“那还有百分之二十呢?”泊蛟很执着,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和伊一不是政敌嘛,这次他任期到了,你不打算上台再干几年?怎么这么上赶着为他出力,你老实和我说,他是不是许了你什么好处?”洪涛瞪着三角眼有点不耐烦了,自打穿越过来之后,他增加了一个怪毛病,就是不喜欢别人过多问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比较私人的事情。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 快穿之撩汉日常
- 那一年,汤霓机缘巧合之下上了系统的黑车…就下不来了!每当想起这件事,她抹了一把辛酸泪,拖着挂在身上黏腻的男人进入洗手间。这是我颜控最后的倔强!穿梭无数个位面,她总是刻意避开他。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接着她就被强行绑回家当他媳妇了。他是皇帝,她是皇后,上朝拎着她去。直到那天,皇帝陛下惊呼“什么!
- 青咳咳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440章:怕他受伤
- 南宋风烟路
- 第1章白雪歌,歌未央本章免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天山,千百年数不清的荒凉,道不完的寂寞。梨花开遍,琵琶远,雪溅角弓;马蹄踏尽,沙场暗,剑碎长空。他站在漫天遍地的纯白里等待她的到来。可是他明白,等待通常是成全离别。四年前,她莫名地失踪江湖,杳无音讯—四年,足可以改变任何人的一生。鸾铃声近,
- 林阡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36章天选之人[2]
- 宋春归
- 周南,一个普通职业者,无所谓宋粉,只是比较喜欢北宋那个繁华风流的“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朝代,却在一次旅行中被穿越到了即将灭亡的辽国。幻想还能被托送回来的周南,在一次次被现实击破希望后,走上了抗争之路,带领北宋在靖康耻的黑暗前夜,走向了更繁盛辉煌的巅峰盛世
- 南风寄梦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七章大买卖8
- 南宋刑狱司
- 南宋刑狱司,宋慈是也!断案分是非,自有一手
- 颜白木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402章:好时节
- 至尊古魔
- 建武城,凌风武院。凌风武院建立已有百年历史,是建武城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武院,曾经出过不少的天才人物,就连如今的建武城城主,也曾经是凌风学院的一名学子。这样的一所武院,自然是成为了建武城无数少年心目中的武道圣地,凡是一心向武的少年,无论是世家弟子,还是出身平凡的寒门弟子,都以能够进入凌风武院为荣。此刻,
- 南宋馒头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73章同归于尽?
- 南宋锦衣卫
- r
- 雪山飞狐连载中
- 最新章:南宋完本说明+新书试读预告南宋完本说[2]
- 南宋国运神
- 一个陆军航空兵找到了回到南宋的大门。他用现代的武器装备,先进的战略战术,以国运神的身份护佑着汉家衰微的南宋,克复中原直至问鼎世界
- 魔都蘑菇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第六十六章
- 重生在南宋
- 现代特工因为核爆穿越到南宋初年,他靠智慧和铁血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帝国。让欧洲人颤抖的黄祸提前一百年降临了。第二章长弓
- 楚地浮云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结局
- 与南宋同行
- ;宋子强之所以獯尉刍幔桓鍪撬娴氖窍肽钆笥衙橇耍鲆彩羌依锏拇竽咽露疾畈欢嘟饩隽耍那榉潘赡亍?他家的筒子楼动迁了,他搬进了新房子,由于那一片筒子楼的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于是开发商没办法把坐地户另外安置,就只能和商品房安排在一起…三十几层的高楼,他分到了二楼,只要能在这个城市里有住的地方,他就
- 小样有型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三章站队的成功与失败